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生幸福與競爭 - 富商之死
2008/07/04 17:19:02瀏覽661|回應1|推薦4
今日各大媒體報導,富商白文正在澎湖自殺身亡,消息傳來,令人不解與錯愕。

由此事件,讓我連想起,生存競爭確是幸福人生的重大殺手。在現今商業社會,人們為了生存,都要與其他人進行競爭。尤其,現今社會的生存哲學,已步上歐美先進國家的腳步,就是追求成功。而成功的最主要衡量標準就是:賺大錢,包括:住豪宅、開名車、穿名牌、吃高檔。現在年輕女子都盼望嫁入豪門,其次,嫁給醫師。究其原因,就是他們有錢。

這種過於重視成功及金錢,把它們當作幸福人生的主要目標,就註定招致煩惱、不快樂。當然成功的感覺,讓人飄然如仙,確享人生之樂。但獲致成功並非易事,大多數人無法有此機運,況且,獲致成功的代價也是極大的。至於,賺了大錢的人,還想更有錢;小企業主希望事業做大,變成大企業主;大企業主希望變成財團。當個富商不滿足,眼看還有百億、千億身家的富人排在他前面,耀武揚威;當了富豪還想當首富,沒完沒了,眼前還有美國首富、亞洲首富、世界首富排在他面前哩。

近五十年來,台灣社會從貧窮走上富裕,從戰爭陰影走向和平,這個年代的人特別懼怕貧窮。許多幼年時深受貧窮苦難的人,常常懼怕他們的孩子將來受到同樣的苦難,覺得賺得百萬、千萬、上億,變成億萬富翁,還是揮不去貧困在記憶中所留下的陰影。這個年代的人腦海中以賺錢為唯一人生目標,是不足為奇的。尤其,這種過去貧窮的經驗,與現今的追求成功的人生哲學合流,其走火入魔是可想而知的。

把競爭當做人生主軸,確實是太可怕了,他會讓人長時期處在神經緊張的狀態,久而久之,賠上了身體健康,最後賠上了生命。 大哲學家羅素認為,把「成功作為人生的目標」這個觀念在你心中存在多久,悲慘的情形也存在多久。成功只能是幸福人生的一部分,若犧牲了其他,去贏得這一部分,代價就太高了。羅素所希望於金錢的,只是閒暇與安全。救治之道是在「保持生活的平衡」這個觀念下,接受健全而恬靜的享受。

亞里士多德曾提出一個問題:什麼是人生的「至善」﹝最終的“好”﹞。這個“好”是人生最終的目的,它不服務於其他的目的。有許多人會答:成功賺大錢。但成功及賺大錢是人生最終目的嗎?不是的。賺大錢的目的是為了“有更好的享受”;而有“更好的享受”是為了“人生幸福”;而“人生幸福”是為了什麼目的呢?沒有了。因為“人生幸福”就是人生最終的目的,是“至善”。我們人生在世,一切作為都要以此至善來衡量。

最後,羅素認為下述觀念是不正確的:All's Well That Ends Well 。換個淺顯的例子說:一個人,艱苦生存鬥爭了一輩子,以守財奴的心態,死前坐擁龐大家產。死後,上帝召見,要算一算他的生前幸福總量。發覺上帝是一年一年結算的,不是以他最後一年坐擁龐大家產的幸福感,平均推算他人生各年的幸福。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摸 象 或 (不?) 著 木目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他為何尋短 ?
2008/07/04 21:45
尚未明 ?
懇請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