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7/01 15:33:08瀏覽1922|回應3|推薦7 | |
總統馬英九提名王建煊先生為監察院院長,依據憲法,須經立法院同意。於立法院審查資格行使同意權前夕,王建煊表示:「一切盡心盡力,把結果交給上帝」。這是正確的人生態度,也是幸福快樂的重要泉源。 王建煊是信仰基督宗教的,對於不信教的人,幸福快樂的人生哲學基礎在那裏呢?在東方中國人的傳統思想是:盡人事,聽天命。簡言之,就是順其自然。 基督徒王建瑄沒有子嗣,在中國傳統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儒家思想壓迫下,必定會有遺憾,從而影響他的幸福人生。他敀依宗教,信仰上帝耶和華,一切以服從上帝的意志為訓。按此信仰,是上帝讓他無子嗣,祂必定另有目的;人是上帝的器皿,祂要王建瑄以特別的方式服務上帝。這個目的,上帝無聲不會明示,我們只能從現象來發現,來証明。這個現象是:他把對親生子女的愛,轉向扶助大陸失學的優秀孩童;這個任務告一段落後,他的第二項任務是:為台灣人民掃除貪腐的弊害。 王建瑄是幸福的。因為他相信,有一位全知、全能、愛他的上帝,為他的人生,安排好了一切。有如每一個孩童,在愛他的母親的引導及照護下,是安全的、幸福的。 但對於不能接受這種有一個主宰一切的上帝及人類的一切都依靠祂意志的宗教思想的人而言,在心靈上,我們所依賴的天命或命運又是什麼呢?我想,史賓諾沙的哲學是可提供答案的。在猶太教家庭中成長的史賓諾沙,不相信有這樣的一位上帝。他認為,上帝就是大自然,就是自然法則,每個人的人生都受制於自然法則,都被事先決定了。這是什麼意思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一看史賓諾沙的人生。 史賓諾沙是十七世紀出生在荷蘭的一個猶太家庭,因為發表異端學說而被逐出教會,備受毀謗與迫害。他後來歸隱並以磨鏡片維生,年紀輕輕的就於1677年死於肺病,得年四十四歲。史氏有一句拉丁名言:「sub specie aeternitatis」,英文意思是「under the aspect of eternity」,即用一種新的眼光,用「永恒的觀點」來看事情。大哲學家羅素最推崇他及他的思想。 在紀念史賓諾沙逝世兩百周年時,人們開始募款為他在海牙建造一尊塑像。捐款從世界各地受過教育的人那裏源源而來。從來沒有一座紀念碑是建造在這麼寬廣的愛的基座上。在1882年揭幕典禮上,法國哲學家Ernest Renan作了非常精彩的演講:如果誰在路過這裏時,膽敢朝這個溫雅沉思的頭像來一句詛咒,那就讓他滾蛋吧!他將得到懲罰,就像所有粗魯庸俗的教養受到粗魯庸俗人都會和不知何為神聖的懲罰一樣。這個偉人站在花崗岩的基座上,向所有的人指明他發現的幸福之路;即使在千秋萬代之後,有教養的旅行者經過這裏,也一定會在心中默念:最真摯地洞察理解上帝的人,大概就在這裏。 由上面的演講中可知,史賓諾沙的哲學為人類指明了幸福之路。我們在人世間的生活,是整個大自然生命中很小的一部分,是整個永恒浩瀚的宇宙中渺小、瞬間即逝的極小一部分。有如汪洋大海中瞬間迸起的小水滴,短暫出現,落入水中就與汪洋再度化而為一。萬事萬物都屬於自然,大自然就是上帝。上帝就是一切,一切都在上帝之中。人類的生命乃是遵守大自然的普遍法則,我們必須掙脫自我的感覺與衝動的束縛,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獲得滿足與快樂。 我們每個人的思想與行為都是上帝﹝或大自然﹞透過自然法則決定的。世界中所發生的每件事情都有其必要性,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遇到各種情況時要堅忍卓絕的緣故。我們常聽人說的:命該如此!認命吧!都是類似的思想。黑格爾也曾說: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合理的就是存在的。 史賓諾沙指出:使我們無法獲得真正的幸福與和諧的是我們內心的各種衝動,例如我們的野心與欲望。但如果我們認識到每件事的發生都有其必然性,我們就可以憑直覺理解整個大自然。我們會很清楚地領悟到每件事都有關聯,都是一體的。最後,以一種全然接納的觀點來理解世間的事物。只有如此,我們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與滿足。 王建煊的「一切盡心盡力,把結果交給上帝」,不就是「盡人事,聽天命」的順其自然嗎。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