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4/27 15:38:45瀏覽2504|回應1|推薦2 | |
2004年港劇《金枝慾孽》影響深遠,最重要是為大陸宮鬥劇打開一片天,讓擅長權鬥的人把宮鬥劇發揚光大,令到原生地香港有點自慚形穢。 想當年既非《金枝》亦非宮鬥劇戲迷,但年齡漸長後,慢慢理解欣賞劇情設置及對白中的韻味,亦心知論宮鬥香港人必輸(所以大家才會對《甄嬛傳》等趨之若鶩,人家生於權力鬥爭的土壤啊!),所以對續集這回事,擔心/看好戲大於期待。 而且開續集未必是監製戚其義及編審周旭明所願,但既然人在江湖,開拍與前作風格截然不同,甚至把收視率及前作粉絲通通趕走的續集,這份膽色還是值得一讚--看看現在把《金枝貳》批得最狠的,最呻之以鼻,很多正是自稱為第一部《金枝》戲迷的觀眾… 當然,沒有明文規定續作就必定能討得第一部擁躉的歡心,同樣監製編劇的主觀意願觀眾不一定能接收理解,這就是媒體「溝通」的運作機制…(扯太遠)只想說,寫視評其中一項好處,就是可以不負責任地以自己的見解來詮釋一部戲。 第一集開場的無名氏演溥儀為引子,意圖繼《天與地》之後再創金句就不用多評了,只節錄2013年金句共勉之:「過去我們君臣之間,在禁宮之內,為了逃避現實,只好相信一個又一個的謠言和謊話,自欺欺人,但紫禁城哪怕再大,也容不下再多的虛詞作假,紅牆再高,但牆外的聲音更大,事到如今,我們還能裝聾扮啞騙自己,騙到何時呢?」 把第一輯的人和事當成謠言來處理,人物虛實交錯固然是很妙的設定(亦傷透了熱愛第一部粉絲的心ˊ_>ˋ),但最妙的設置,還是主角群從小主貴人換成宮女奶媽。 上一部講秀女力爭上位,無論是為義父出手的爾淳,還是為母爭光的玉瑩,甚至想復仇的安茜,她們爭的是求被皇上看中成為貴人,換個說法就是辦公室當中小職員爭取成為中層。雖然目光看似短淺,不像爭后位、跟皇帝「與狼共舞」的《甄嬛傳》般目指最高權位,好歹爭的是權,鬥爭是為了向上爬,看得見「向上流」的動力,與2004年香港人「自以為還有當家作主的能力」心境甚為一致。 到了2013年,後宮不再有「向上流」的力量,宮女「打工心態」更濃,只求安穩完成任期急急離宮,奶媽、太監相鬥為的是小小情報以求圖利,不見樣貌的皇帝、皇后卻擁有更深不見底的影響力,後宮不再爭妍鬥麗,而是因為一群前朝遺孀而更顯得悽慘…被皇帝寵幸然後飛上枝頭變鳳凰?只是都市傳說罷了。 對照近年日漸令人無力的社會及政局,不是更為貼切及諷刺嗎?平民百姓抗拒討厭這一個後宮,不只是不滿「皇帝、妃子」的缺席,而是這種無力感實在刺痛了大家。 當然,第二部問題不少,劇情沒有顧及一般對宮鬥劇有期望的觀眾只是其次,演員表現水準的確比第一部參差(應該說今次沒有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勉強外型雄糾糾的男人演崑曲名伶,亦令想包容複雜敘事架構的觀眾眼睛活受罪,絕對是明顯的缺憾。 但劇情暫時看來還是很好玩。第5集忽然像見鬼般聽到孫白颺(林保怡)【劇中已死】及孫清華(陳鴻烈)【現實過世】父子對話,處處要與第一部環環相扣,究竟想玩什麼把戲呢?忽然很想押一下結局--既然第二部的劇照中,霸氣的如妃、孔武及汀蘭也有出場,難道兜兜轉轉,第一部是真實,第二部才是霸氣如妃「悠悠一場大夢」?拭目以待。(不過更應「期待」的,是收視會否挑戰《天與地》的底線…) 附上兩年巡禮片段當中的宣傳獨白,當中字眼有些微差異,雖然巡禮通常都不算得什麼… 版本一: 版本二: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