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2/12 01:17:48瀏覽3028|回應1|推薦4 | |
無意評論HKTV的《選戰》究竟是否抄襲美劇《紙牌屋(House of Cards)》【一來沒看過,二來拿無論政治題材或體制均成熟得多的美國(原著英國)跟幼兒班的香港相比不公平,更有陷入「電視劇鄙視食物鏈」的怪圈之嫌…】,倒是看劇的時候想到2008年的日劇CHANGE【難得連《選戰》的王宗堯訪問中有提到為參考有看過CHANGE,心中一暖…】。 【題外話,最近重溫CHANGE,還是很好看喔!政治門外漢當首相挑戰體制,比2001年專注破格地維護正義的HERO有魄力及野心,比借維持正義之名行維穩之實的HERO 2014更是爽快得多!不敢想像如果現在的富士電視台要續拍CHANGE的話會搞成怎樣…[委屈]】 由於地域性(當地政治體制)亦明顯,題材亦敏感(現實涉指性太強),故此政治劇在亞洲並非主流劇種,發展亦未夠英美等地區成熟。日劇CHANGE是35歲議員新手意外當上日本首相的童話狂想曲,男主角(木村拓哉)沒任何私心,面對任何陰謀都能夠「聖人」地以民為先;而港劇《選戰》則是走偏現實黑暗的諷世路線,連看似最正義的女主角(李心潔)也游走「為提名票出賣工人」的心理掙扎,表面看似完全相反的取向,卻意外地有著相似的共通點--政治冷感地區如何借劇集呈現出當地保守的政治文化。 CHANGE:基於理想去追逐理想? 2008年的日本所面對的政治環境,跟現在沒太大改變。所謂首相(即內閣總理大臣)其實只是執政黨的黨魁,而能夠投票的,當然只有議員身份的黨員;能夠成為議員的,仍然是有背景的世家子弟先行;雖然事實上這群議員影響著社會的福祉,但本質上仍然是小圈子選舉。大眾對政治冷淡,政治家的選舉還是彌漫著一片「不會用誰都聽得懂的話去講話」、「一旦當選就如特權階級一樣擺架子」、「比起國民利益更優先考慮自己利益」風氣(早前因為挪用出差費在記者會大聲哭泣的野野村議員就是最佳說明例子)。剛好現任首相安倍晉三於11月宣佈要解散國會眾議院重選(就是CHANGE最終回朝倉啟太做過的事),對照起來還是覺得「戲劇是戲劇,現實是現實」之感。 不過就像豬大爺所言:「參與政治,並不一定能讓你們順遂地達成理想;但至少所有後世的子孫都會清楚知道,你們曾經非常努力地在觸及著理想所能延伸到的每一個角落。」理想化的追求背後可能是骯髒的陰謀操作,但最少我們要相信,我們嘗試在追逐理想,那怕是遙不可及。雖然CHANGE劇情走童話風格,但的確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一般人能理解的政治秩序,亦同時借朝倉啟太這個出身政治世家的政治門外漢,以刷邊球方式在體制外圍提出各種質疑,也隱含對日本一池死水的政治形勢的不滿投訴。【遙想當年的フジテレビ及福田靖還是把「木村拓哉」當成單挑體制的icon,而不像現在的HERO 2014把他當成體制內的一部份(權威)…】 不過就結尾而言,以「解散眾議院」倒是有效地傳達一個訊息:建全的社會需要的並不是人格高尚的領袖,而是能夠監督各單位有效運行,令社會盡量趨向「公平、正義」發展的機制(這並不是「絕對」的概念),CHANGE蘊含對日本現有政治體制的信任,這就是我們相信的民主社會之基石。(縱使很多人對日本的政制發展持悲觀態度…) 《選戰》:模擬現世以諷世? 播了4集的《選戰》以架空的2020年香港為背景行諷刺現世之實,六年後的香港所模擬的,就是假設香港人接受「袋住先」的選舉機制而產生狀況,雖然女主角口口聲聲說「香港人是值得一人一票決定他們心目中的特首」,劇中的現實是需按照基本法,在1200名的提名委員會中取得600張提名票支持才能「入閘」參選特首。而這堆提名票仍然操控在大財團商家手中,弱勢社群仍然地位低微,再加上影射的現實人物呼之欲出【傳媒集團主席求特首救子這一段,真的很有guts!難怪某報系繼續唱衰HKTV…】,身為香港人理應感受更深。 劇中仍然有傳統的二元對立設置--建制派被設定為所謂的反派,富二代的特首候選人遇到床照風波,造王者受制於「王主任(國語)」卻始終不安於室,黨派之間鬼打鬼,黨主席利用記者、屬下團體為自己營造有利條件等等;但所謂「正義」的一方亦非完全正義,選舉主任耍花招哄騙女主角參選(偽造訪問紀錄),女主角要選特首亦有私心(想調查亡夫死因),為目的(爭取提名票)向現實低頭(與商家妥協說服工人停止罷工)…縱使劇情對白及拍攝手法未臻純熟(部份對白過於書面語以致有點生硬),但眾生相的佈局營造得很不錯,很有追看性。 吃政治飯的人嘴裡說的是漂亮話,更為此干犯「必要的罪惡」,我們或者自以為可以獨善其身,站在所謂的圈外、「道德高地上」批評世道荒謬,嘲諷出頭的新生代不識時務昧於大勢…但要成就一個建全的社會,需要的並不是「人格高尚」的領袖,而是能夠監督各單位有效運行,令社會盡量趨向「公平、正義」發展的機制,同時要知道這套機制並非絕對的概念,會因時制宜作出改變(勿論正面或負面)。《選戰》嘗試點出現有機制的漏洞、究竟我們身處一個怎樣的環境呢?其實「雨傘運動」之後,我們已經沒有對政治避而不談的空間了。 所謂政治劇並非要向歐美地區看齊,而是對身為公民的權利義務「覺醒」過程的一環,哪怕劇集播畢後可能春夢了無痕。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