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1/29 22:05:29瀏覽3093|回應2|推薦0 | |
長篇電視劇(簡稱「長劇」),標誌著香港(尤其是TVB)電視劇的黃金時代,也培育了不少螢幕偶像,天皇巨星,如《狂潮》(1976)的周潤發、《家變》(1977)的汪明荃等;長劇也曾經掀起過熱潮,市民可以為了追看《狂潮》的大結局而不上街,令到街上的士「水靜河飛」沒有顧客乘搭,長劇的確成就了很多經典,很多集體回憶。然而,今日的長劇成績令人黯然,1999年TVB投入過億人力物力資源製作的百集長劇《創世紀》收視平均不夠三十點,打不進播映那兩年(1999/2000)的十大收視榜1,反應冷淡,現在播放中的《流金歲月》(2002)收視也只是徘徊廿九點(約一百七十四萬),佔全港人數不到四分一。在無線電視廣播史上的三十幾年,長劇由「興盛」到「衰落」,代表香港社會的甚麼變化?究竟有沒有相互的關係?長劇的「衰落」是否必然的?本文嘗試就長劇發展的概況及以上幾個問題去探討。 首先,要為「長劇」這兩個字作界定。第一種定義是就長度方面,顧名思義,「長劇」的必要條件,就是集數夠長,一般中篇劇集數為二十集,任何集數比二十集長的劇集,都可以統稱為「長劇」,這是最廣義的講法,卻未必是一般觀眾對「長劇」的認知;第二種定義,是比較狹義,亦是一般人對「長劇」的認知,就是四個字:「恩怨情仇」。王晶曾經說過長劇的主要橋段只有兩個:「復仇」及「成長」,前者就是指主角及反派的互相鬥爭,而後者就是個人如何由籍籍無名到名成利就,然後從高峰走向下坡。幾部的經典長劇如無線的《狂潮》、《家變》、《網中人》,又或者是麗的(即現在亞視)《鱷魚淚》、《變色龍》等等,基本結構也是由這兩個橋段組成的,只是看其中的比重如何。2 而「港式」長劇的起源,就是來自外國的「肥皂劇」,即是那些由家庭用品(以肥皂為主)的商號贊助,專供婦女觀看的電視劇,內容主要是圍繞愛情、婚姻、家庭糾紛等婦女關心的劇集,劇集的背景往往含糊不清,劇情也因過份刻劃中產階段,忽略其他社會事件如經濟衰退、通貨膨脹等而被詬病。不過港式長劇與外國「肥皂劇」的最大分別,就是港式長劇較重視當時社會的意識形態及時代感,前麗的節目總監麥當雄曾經表示,七十年代香港的時代感就是「為金錢經常要艱苦掙扎奮鬥」,故此當時製作的《變色龍》等麗的長劇,甚至是無線的《狂潮》,劇中的人物在資本社會下打滾鬥爭也能夠配合到當時的「時期感」及寫實性。3 長劇在香港電視史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曾經在七十年代大放異彩,多部經典膾炙人口,甚至連評論界也擊節讚賞;在八十年代初經歷過兩台惡鬥的激勵戰況,泛濫過後開始衰落;到九十年代已經是苟延殘喘,甚至號稱「長劇」的劇集也已經變質,另一種劇集模式「系列劇」更有取而代之之勢。以下就詳細探究長劇由「興盛」到「衰落」的三個重要時代: 七十年代──長劇的黃金歲月 要數七十年代代表的長劇,就如天上繁星,無線代表就有《狂潮》、《家變》、《網中人》,而麗的即有《鱷魚淚》、《變色龍》,就算收視數據已經不可考,可是大家對於劇中的經典場面記憶猶新,如《狂潮》大結局中「雷茵(狄波拉)」槍殺「邵華山(周潤發)」大家一定會記得;《家變》的「洛琳」令汪明荃攀上「阿姐」的地位,甚至髮型也被稱為「洛琳頭」,全港婦女追捧而成為一時佳話,亦反映出深入民心的程度;《網中人》中廖偉雄飾演的「阿燦」更成為日後港人對大陸來客的統稱,更不要忘記由羅文主唱的主題曲:「知否世事常變,變幻才是永恆……」 長劇能夠興盛原因,與其本身的特性有關。因為有過百集的關係,能夠調控細水長流、盪氣迴腸的感人劇情,而其伏筆千里、氣氛委婉的氣派,更可以讓觀眾細嚼輕嘗。周華山曾經提過,只要長劇的開場的十五集成功留住觀眾,能夠牽動他們的情緒及認同,便可以保證往後半年的收視率,觀眾能夠從劇中感同身受,主角的經驗與遭遇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4以《網中人》為例,主角程瑋(周潤發)從大學畢業到社會出來做事,以及後來被陷害入獄,出獄後受到的白眼和不禮貌對待等等,觀眾會隨他的成功或不幸而感到欣慰或者哀傷;另外當時的長劇能夠濃縮時代脈搏,主動捕捉社會變遷的面貌,由一個物質貧乏、社會生活節奏緩慢和簡單的社會,變成東南亞的經濟大城市,社會趨向制度化及人際關係複雜化,長劇就能夠表達其中各階層的變化和感受,或者是資本社會底下商場競爭詭計,甚至是香港由傳統封建道德的意識形態變成適者生存的制度,長劇也可以表現到5,在不少長劇的主角如《家變》的「洛琳」、《鱷魚淚》中的「呂文駿」等,受到不同的傳統及現代壓力或社會矛盾,而這些矛盾就是戲劇吸引人的地方,再加上七十年代仍然是香港電視發展之初,電視人沒有實質的製作經驗,多數是邊學邊做,加上大部分均來自當時的兩間大學(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誤打誤撞產生出高度創意,如劉天賜、梁淑怡、王晶、蕭若元等等,他們會把平時學習或感受到的文化觸覺應用到劇集創作上。6綜合以上原因,不難發現七十年代的長劇之所以能夠興盛,與電視仍是新興行業,及能夠與社會發展緊密聯繫的特質有重大關係。 八十年代──長劇的衰落與轉型 踏入八十年代,香港社會發展急速而至成熟,長劇卻並沒有隨之而更為興旺,相反,傳統式長劇(即根據第二種定義)宣告衰落,1980年,原定為長篇劇的《輪流轉》在播出三十集後因為不敵麗的《大地恩情》而被腰斬,其後同類型的劇集竟然消失了好幾年,直至到1987年的《生命之旅》(59集)、1988年的《當代男兒》(60集)及1989年的《義不容情》(50集),但無論是收視與影響力都難與七十年代的長劇相比;就算以第一種的定義去界定「長劇」,集數較長的劇集也集中在武俠劇上,如1982年《天龍八部》的70集、1983年《射鵰英雄傳》三部共59集、《神鵰俠侶》的50集、1984年《鹿鼎記》有40集、1986年《倚天屠龍記》40集等;又或者是警匪劇的《新紮師兄》系列(1984年、1985年及1987年合共同120集)。7不過如何分類界定,都可以歸納出一個事實:長劇在八十年代已經走向衰落,長劇的固有模式失去了觀眾的支持,電視劇需要另覓新方向。 長劇在八十年代走向衰落的原因是內部與社會因素互相影響:長劇本身的特性竟然是令其在八十年代開始衰落的主因,而最諷刺的是,一切在七十年代幫助長劇成功的原因,在八十年代通通變成毒藥!上一部分曾經說過,長度是長劇的優勢,讓劇情氣派能夠慢慢舖排而凝聚觀眾,可惜,八十年代香港社會發展步伐之快令人咋舌,細水長流長劇的根本無法迎合當時的生活節奏,在《家變》等的一場客人到訪的戲也可以拉扯兩三分鍾,集慣了地鐵高速的八十年代觀眾根本難以忍受,結果是要把長劇的橋段不斷濃縮;加上1976年至1978年電視三台(無線、麗的、佳視)鼎立的肉搏戰後,大家互鬥把較多的橋段「塞」在劇集裏,橋段的變化始終有限,以致江郎才盡,重複抄襲的情況已經處處可見,長劇已經成為公式樣板劇集,已經無法讓觀眾感同身受了。8 另外,電視劇中的轉型情況也是令長劇走向衰落的主因之一。1980年的《上海灘》開啟中篇劇的先河,其後的劇集多以中篇劇的20集為主,或者以20集為單位去累積(如《射鵰英雄傳》三部),中篇劇的特性就是篇幅短小及步伐急速,這當然適何生活節奏日益同樣急速的香港社會,但是卻不擅長刻劃人物性格,及舖排佈局故事及劇情,如果硬把長劇的橋段塞進中篇劇中,結果只會是過分濃縮情節,如把愛情故事中從邂逅、相愛、三角關係、糾纏到分開的故事在六十分鐘發生,觀眾如何培養情緒及代入感?中篇劇弱於經營氣氛,而且因為預備時間倉卒,只能以煽情噱頭吸引觀眾9,如《義不容情》雖為八十年代的「經典」長劇,但要在50集內交待母親含冤被殺,兄弟反目成仇,兒子忘恩負義,忠角如何委屈求全的故事,就只能靠煽情劇情(如歹角溫兆倫推愛侶落火車的情節),故此其影響力始終不及七十年代的長劇深遠和雅俗共賞。 九十年代──苟延殘喘與專業系列劇 長劇在八十年代開始衰落,到九十年代更是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以第一種定義去界定長劇,符合條件的只有1996年的《天地男兒》(65集)、1998年《天地豪情》(62集)及1999至2000年的《創世紀》(107集),如果再加上第二種定義,符合的只可以再加上1991年《大家族》(30集)、1992年《巨人》(30集)及《大時代》(40集)、1993年《馬場大亨》(40集)及1994年的《笑看風雲》(40集)。10而亞視唯一能夠稱為長劇的是1999年的《縱橫四海》(40集)。無論以集數或者受歡迎程度都不可以與八十年代相比,更遑論光輝的七十年代?傳統長劇在九十年代只能在狹窄的空間苟延殘喘,除了八十年代遺留下來的問題外,長劇本身的變質、社會心態的轉變,及繼中篇劇後另一種劇種──專業系列劇──的興起有莫大關係。 在九十年代的長劇類面,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這些「長劇」與傳統固有模式長劇已經相差甚遠:脫離了當代的社會意識及時代感,九十年代,香港社會經歷成熟期,經濟轉型至以第三類工業(服務、金融業)為主,甚至是後來九七後的金融風暴,社會經歷負經濟增長等等,七十年代的「奮鬥向上,為物質金錢掙扎」邏輯已經不合時宜,九十年代初的長劇如《大家族》及《巨人》曾經因循這舊有模式,結果卻不被觀眾受落,《大家族》甚至被評選為該年最令人煩厭節目第三名11,結果往後的長劇偏離「鬥爭」,轉型多角愛情橋為上,如《笑看風雲》、《天地男兒》及《天地豪情》,無一不以主角、配角之間的愛情線為軸心。這與外國的「肥皂劇」同出一轍,均以婦女關心的愛情、婚姻、家庭糾紛等為題材,而故事背景亦開始含糊,如果沒有少量的「時事」穿插,根本分不清是八十年代還是九十年代的產物,這種長劇的「變質」,或者應該說是回歸「肥皂劇」模式的變化,使長劇不再貼近公眾生活,變得虛幻而不切實際,同時亦喪失了長劇原本擁有的魅力。 同時,香港社會背景及電視製作環境的轉變也是導致長劇一厥不振的主因。經歷過八九年的「六四」學運事件,市民積極參與各種遊行靜坐,「六四」成為香港的社會記憶,更發現政治與社會因素與個人的影響;另外,由於九十年代社會經濟發展趨向成熟,市民對個人物質生活滿足,對政治社會問題卻日趨關注。可惜電視長劇卻似乎沒有回應這種社會意識與轉變,尤其是對政治社會大環境的不安情況,由於在政治過渡期間電視業曾經受過直接或間接的干擾,自我審查等,長劇題材絕少提及「回歸」、「六四」等政治題材。12還有長劇的「必備」橋段:煽情、上流社會的鬥爭等,在九十年代日益發達的媒體發展中,吸引力變得疲弱,如看上流階層的故事,倒不如看《壹周刊》等富豪列傳或花邊新聞,它們的事件發展比長劇更曲折離奇和吸引,如鄧家爭產事件、羅兆輝失常等等,觀眾不必再由長劇中去滿足好奇13,故此長劇在九十年代一厥不振也是意料中事。 與此同時,專業系列劇的興起也是令到長劇「魅力不再」的原因之一。專業系列劇最初是指警匪劇,八十年代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1984年開拍的《新紮師兄》系列,到1987年為止的三輯共拍了120集,而故事亦圍繞同樣的角色發展。九十年代因為警匪劇題材有限,逐漸發展成拍攝其他警察部門或專業的題材,如O記(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的)的《O記實錄》、1995年開始容許持鎗女警的《陀槍師姐》、甚至是律師的《壹號皇庭》或醫生的《妙手仁心》等。這些類型的劇集因為涉獵的題材廣泛,能夠接觸社會不同的階層,甚至能夠包括中產階級,故此在生活、親切感方面能比長劇更貼近觀眾;況且這些劇集的優勢就是最初以中篇劇為單位,收視理想的話可以開拍續集,甚至累積拍三、四、五輯,因為無論對觀眾或電視台高層而言也有更大信心,電視台更願意投入更多資源,如演員陣容及宣傳等,就算成績不及前作,失敗機會也比長劇低,何況現在的編劇也是學習寫中篇劇出身,對他們來說,以中篇劇單位的續集會比長劇容易拿捏。14成功的專業系列劇例子有:《壹號皇庭》系列,五輯累積共109集;《刑事偵緝檔案》系列,其中有關連的首三輯共100集;《O記實錄》系列,兩輯共52集;《妙手仁心》系列,兩輯共72集;《陀槍師姐》系列,三輯共84集,第四輯拍攝中有40集,預計可合共累積至124集。由每套劇都能夠累積至以前長劇的集數(超過60,甚至跨越100)可見,專業系列劇比長劇更有收視保證,比長劇更有影響力,這也是同時令長劇在九十年代只能苟延殘喘的因素。 結語:新世紀──長劇宣告死亡? 踏入廿一世紀年,兩台對長劇的態度可謂非常審慎,在2001及2002年其間,兩台只有各自推出一部長劇:2001年亞視的《縱橫天下》(40集)及2002年無線的《流金歲月》(45集),前者以借諷時下的名人為主軸再配以「兄弟恩怨情仇」式劇情,而後者則將重心放在家庭感情事上,結果兩部劇的反應平平。作為結語,在新世紀伊始,長劇平庸的成績是否代表「長劇已死」?有趣(或諷刺)的是,長劇的重心市場已經不是香港本土,而是國內市場,曾經在香港反應平平及飽受劣評的《創世紀》(無線,1999年),在事隔一年後國內北京中央電視台上映時卻引起哄動,國內媒體稱之為「港劇航母」15,網路上泛濫著有關《創世紀》的討論,或者正代表著經濟發展急速起飛中國大陸的心態,與飽歷蒼桑(金融風暴)的香港心態比較,長劇「此消彼長」是一個有趣而有帶點無奈的現象。 (本文完成於2002年末)
1 香港:明報B06,2001年1月1日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