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愛恨電影期貨
2010/03/14 07:14:05瀏覽5139|回應2|推薦19

 

 

     再過不久,這世界又將增加一種新的金融工具:電影期貨。看好一部電影的票房,你可以買進;看壞,可以放空。 

 

     最快在下個月,紐約Cantor Fitzgerald集團,將會推出史上第一檔「電影衍生性金融商品」。最低只要五十美元,你就可以進場押注。另一檔由Veriana公司推出的「趨勢交易」期貨,預計也將在今年上路。 

 

     這種期貨的玩法不難懂。比方說,假設即將上演的《鐵面人二》票房目標是一億元,而你用一百元買進,那麼,到時候的實際票房收入是兩億,你就可賺進一百元;相反的,假如票房奇慘,只有五千萬元,那麼你將會賠掉五十元。以此類推。而按照目前兩家業者的規劃,你能押注的還不只是票房。包括製作風險(最後是否真的能成功拍完)、預算風險(實際上是否會超出預算)、檔期風險(能否如期上檔)等,你都可以賭賭看。 

 

     業者很得意,都說電影期貨是種很棒的發明。一來,以後所有投資電影的人,都能夠有避險的工具,不至於因為誤判而血本無歸。誰都知道,電影的投資風險越來越高,難以掌握的消費者口味,無法估計的盜版與下載,都可能讓一部花好幾千萬美元拍出來的片子,上映沒幾天就草草下片。假如可以透過這種期貨來降低可能的損失,當然再好不過。 

 

     二來,也是更重要的,比起石油、大麥、柳橙等期貨,電影在一般投資者眼中,有趣且容易理解。大麥收成好不好,多數人不懂,但一部電影好不好看,多數人都願意猜,也會更勇於下注,電影期貨的交易量,自然不在話下。 

 

     這也就是為什麼,當這兩家業者從去年底開始舉行說明會以來,電影期貨就引起好萊塢熱烈討論,電影公司財務長們,都在研究各種對自己有利玩法;知道這消息的電影迷,也在好奇著如何把興趣變現金,在電影期貨賺一票。 

 

     且慢這麼想。因就像近年來各種衍生性金融商品,推出時候,大家都只看到好處與機會,對風險與問題視若無睹。電影期貨聽起來很好玩,實際上的問題,卻遠超出散戶的想像。 

 

     首先,對一般散戶來說,要事先判斷票房好不好,當然沒那麼容易。從《海角七號》到《艋舺》,誰能預見票房?周董的《刺陵》,全至賢的《血戰》,誰又料到票房不如預期呢?平常猜著好玩可以,但要拿血汗錢去賭,就不是件可以鼓勵的事了。 

 

     其次,電影業畢竟與農業不同。農產品的價格受天候影響,而沒有人能操縱天候。從預算到檔期,電影業處處都有人為操作的空間。即便是票房,要硬炒高也許不容易,但要讓票房差,卻不是太難的事。尤其,這年頭要搞假消息也很容易,比方說,有意在電影期貨上撈一票的業者,可以透過大量的宣傳與報導,營造大熱門片的假象,誘騙不知情的散戶上鉤。一般散戶,要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掉進業者的圈套之中? 

 

     更重要的是,這種電影衍生性金融工具假如被不當操作,最後真能幫助電影業,而是回過頭來害了電影,就很難說了。就像剛剛害慘全世界的所謂「信用違約交換」(credit default swaps,簡稱CDS),照理說,這種工具很好,能讓「違約」的風險,「交換」給願意承擔的人──例如,承擔房貸的銀行,能把風險轉移出去;買了希臘公債的人,也能用這種方式,降低自己的可能損失。 

 

     但是現在大家都看到了,這些原本立意很好的衍生性工具,最後反而害人。房貸的CDS──也就是次級房貸──倒過來害了很多人丟了房子;希臘公債CDS,現在正害得希臘人必須付出更高的代價才能借到錢。 

 

     同樣的道理,電影衍生性金融商品假如沒有較好的規範,杜絕各種人為操作,電影業必將反過來身受其害──有錢人不再單純投資電影,而是同時想著在期貨市場上獲利;散戶們再也不單純地看電影,而是懷著賭的心態。 

 

     有人比照次級房貸,將電影期貨稱為「次級電影」(subprime movie)。真怕有一天,看電影會成一門染著投機氣息的「次級」娛樂。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ssesam&aid=3851785

 回應文章

Celine_百分之三百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Most traders should be insiders
2010/03/15 14:36

No offense, but two points need to be clarified.

1. Movie futures are not comparable with CDS because the former is tied to a specific movie and is thus much easier to be priced.

2. Individual investors should not be keen to invest in movie futures because they know they are outside the industry. It's way too risky for them to predict the profitability of a film as compared to informed insiders such as film producers.


阿勇(ayo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炒作
2010/03/14 11:20
有期貨 就有炒作

到時 就看誰 最會炒 炒得最漂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