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1/24 19:19:41瀏覽963|回應7|推薦169 | |
堤契諾之冬 精神疾病社會公共議題
林葉落盡 世界變化萬千 枝葉交錯 展現前所未有的稀疏 遠山蒙上一片紫紗 雪色晶瑩剃透 線條優雅 湖水顯得更為接近,更為遼闊 南坡斷崖上 風和日暖 大地一片芬芳 露出春意無限 ps:此詩詞為赫賽為大自然抒發的作品,以饗讀者!
* 赫賽的生平背景簡介
西元191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曼.赫塞的行腳 來到了瑞士南方、靠近義大利邊境的堤契諾。此刻 他剛結束了每天面對戰爭苦難的時代動盪,同時他 也面臨了家庭的支離破碎與妻子的精神繃潰。因此 ,赫塞急需要一個安頓身心的地方,以便沉澱思緒 與創作。
赫塞一到堤契諾就愛上了這裡的山間美景與湖 光山色,他在這裡的創作力得以發揮。因此, 赫塞在這裡完成了許多重要的作品,包括:流 浪者之歌(Siddatha,1922)、荒野之狼(Step penwolf,1927)、知識與愛情(Goldmund und Narziβ,1930)、克林索(Klingsor) ----等,造就了他的聲名,也享譽全球。 不經意地閱讀到崇尚自然質樸的赫塞寫的<堤契諾 之歌>一書,赫然發覺赫塞彷彿是中國文學裡的陶 淵明,而堤契諾就像桃花源仙境般的寧靜恬雅。 <克林索>(Klingsor)是赫塞在堤契諾完成的小說 之一,是在描述他自身的成長故事;赫塞便將書中 的主腳克林索比擬為杜甫,可以見得他對中國文化 有著相當程度的認識。
赫塞這樣的描述堤契諾,四面環山、湖水清澈、 四季分明、天氣變化快速很難捉摸。赫塞在堤契 諾充份地觀察到了大自然的景觀變化。他一有空 閒暇餘,就揹起畫架去畫畫,堤契諾裡的樹林、 葡萄園、農村、湖水、盡收入赫塞的彩筆之下。 他認為萬物都有靈性。因此,赫塞一邊作畫的同 時,就一邊和萬物對話。他希望藉由這樣的心靈 互動溝通,能和萬物合而為一。於是,大自然的 景觀,不管是老樹或山岩,都成為他的好友。 因此,我們知道在這樣優美的大自然環境下, 蘊育出爾後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曼.赫塞。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