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1/08 08:30:00瀏覽17964|回應0|推薦0 | |
劇情簡介 : 八歲的伊翔喜歡小狗、喜歡小魚、喜歡花花草草,他的世界充滿了鮮豔色彩和奇妙幻想。但是他的功課很糟糕,常常被老師處罰,媽媽不斷的幫他複習,他還是學不會。他的人際關係很差,他常常被誤解,他不懂得如何溝通,常常和別人引發肢體的衝突,鄰居常常來告狀。不斷闖禍的伊翔終於讓爸爸忍無可忍,決定將他送到一所以管教嚴格聞名的寄宿學校,希望他能成為一個「乖小孩」。伊翔十分傷心要和媽媽分別,他有一本自己畫的漫畫本,漫畫中原本媽媽牽著他的手,媽媽與的距離愈來愈遠,最後書中只剩下他一個人,媽媽看著這本書也只能暗自掉淚,也不能改變送他去住校的事實。在新的學校,他常常被指責被處罰,沒有媽媽在身邊的伊翔,他感覺自己被遺棄了,於是他選擇自閉,行屍走肉的度過每一天。 尼康上課的時候,在黑板上寫了一些字,沒有人能夠回答這些字是什麼意思,但是當尼康拿出一面鏡子,從鏡中出現的字,大家馬上就認出這些字,尼康解釋歷史上有些名人也有閱讀障礙,"愛因斯坦"就有這樣的問題,伊翔醒來了,他發現有人了解他的困難,同學都散去,教室只剩下伊翔和尼康,尼康告訴伊翔,還有一個人也有閱讀障礙,他的名字叫尼康。尼康幫助伊翔克服閱讀障礙,他用全開大的白紙畫上格子,叫伊翔在紙上寫字,等到伊翔的字從扭曲變成工整,紙張就縮小,一直練習到伊翔已經可以用一般的寫字本寫字。尼康知道伊翔有非常高的美術天份,尼康說服學校的校長,舉辦一場美術寫生比賽,邀請全校師生一起參與,評審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女士,比賽結果出來了,有二個人的作品不相上下,一個是大人一個是小孩,評審決定這個小孩得勝,第一名是伊翔,第二名則是尼康,尼康的作品畫的是伊翔。學校學期要結束了,校長決定學校年冊的封面使用伊翔的作品為封面,尼康的作品為封底,學期結束家長可以接回自己的孩子,伊翔的父母開心的要接伊翔坐車回家,伊翔回頭看到尼康在對面,伊翔衝到對面抱住尼康不放,臉上綻放極大的笑容。有一天兇惡的美術老師離職了,學校新來了一位美術老師尼康,上課的第一天尼康就化身一位快樂的小丑,帶領大家唱歌跳舞,全部的同學都浸泡在這歡樂的氣氛中,只有伊翔一個人眼目無神的坐在坐位上發呆。尼康用鼓勵思考、勇於作夢的教學方式,激發大家無比的想像力。當所有同學都愛死了這位與眾不同的老師時,卻唯獨伊翔仍然鬱鬱寡歡。尼康很快察覺到伊翔的不對勁,尼康心中有憂慮,伊翔就是他小時候的自己,他如果再不行動,伊翔就會毁滅了,尼康查看過伊翔的作業,他發現了一些問題點,他去拜訪伊翔的爸媽,觀看過伊翔的作業與作品,他發現伊翔在美術上有極大的天份,他告訴伊翔的父母,伊翔有閱讀障礙。 觀後感:非常溫馨感人的勵志片。 雖然阿米爾汗在戲劇的後半段才出現,不過他的角色扮演著非常重要的關鍵,從這部電影看到亞斯伯格症的孩童,因為他們與眾不同的想法,才能創造更多的"不可能任務",因為他們太專心他們所喜愛的,對其他不喜歡的就顯得笨手笨腳的,特別是人際關係,好像顯得粗魯及沒有禮貌。有時候我們在公共場所,看到有些小孩嚎啕大哭,先不要指責小孩子沒有家教,也先不要指責家長不管教,有時候亞斯伯格症的孩童,被勉強做他們不熟悉的事情,他們非常害怕又不擅於溝通,只好用哭來表達,他們一哭就不可收拾,必須要哭到一個程度才能停止。有一個真實故事:有一家長一直帶著亞斯伯格症的孩童走東邊的路,有一天家長突然覺得有事要辦要走西邊的路,這個小孩哭的像受虐兒一樣。 尼康在片中曾經提到所羅門群島的原住民砍樹的故事: 所羅門群島的原住民要砍樹時,不會用任何器械去砍伐樹木,而是招來大批原住民不斷咒罵,幾天後,這棵被咒罵的樹就枯死了。 要毀滅一個人你不需要拿刀殺死他,需只要讓他失去自信。讚美會讓人愈來愈有自信,不是只有他們需要讚美,我們每一個人都非常需讚美。 被診斷為亞斯伯格症候群的兒童,必須具有以下三種徵狀: 1.社交困難(Social deficit)、 2.溝通困難(communication deficit) 3.固執或狹窄興趣(rigidity or restricted interest) 頭兩項可以綜合為以下幾個現象: 1.對常規無法理解或僵化規則。 2.對突如其來的轉變感到不安,甚至出現不穩定的情緒。 3.患者的情緒成熟度只有年齡2/3左右。 4.執著一種或多種特定且不具功能性的行為。 5.在分辨真實與虛擬世界上有困難。 而對於興趣方面,患者一般會對一種或多種異常強烈的興趣模式。在這些興趣圈子中經常可以看到亞斯伯格症與其他類型的身心障礙者出沒,甚至表現出特殊天賦。 亞斯伯格症候群名人 比爾·蓋茲,戴高樂,傑佛遜,貝多芬,莫札特,安徒生,瑪麗蓮夢露,柯文哲,希特勒,蘇珊大嬸 現今流行文化中的相關作品有: 《我的名字叫可汗》(2010年印度電影) 《阿蒙正傳》(Simple Simon)瑞典,導演:Andreas Öhman 《巧克力情緣》(Mary and Max,2009年澳大利亞黏土電影) 《心靈鑰匙》(EXTREMELY LOUD & INCREDIBLY CLOSE) 《星星的孩子》(Temple Grandin 天寶·葛蘭汀) 《一閃一閃亮晶晶》(台灣電影,導演林正盛2010作品) 《遙遠星球的孩子紀錄片線上版》(台灣電影,導演沈可尚2011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星期三是藍色的》(丹尼爾.譚米特) 《家規》(茱迪.皮考特) 《深夜小狗神秘習題》(馬克·海登) 《去月球》(To the Moon,使用RPG Maker製作的冒險遊戲,2011年11月發售) 《星星小王子》(Asperger Syndrome,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維基百科) 阿米爾汗:1965年3月14日出生,是印度著名電影演員、導演和製作人。 1986年大學還沒畢業的Aamir,即和Reena Dutta結婚,而一畢業後即投身演藝事業的他,礙於偶像明星的地位而掩飾已婚的事實,後來在事情曝光後還成為大新聞。兩人育有一子一女,但在2003年離婚。2005年12月28日和他的第二任妻子Kiran Rao結婚。 他來自於一個影片產業家族,Aamir越是成名,他對製片、拍片更為嚴謹,在成天軋片拍戲的印度大明星裡,他卻堅持一次只拍1部片、一年只拍1-2部片,算是寶萊塢電影界中的異數。 他寧可自製自演,「Lagaan (榮耀之役」)就是最好的例子,2002年「Lagaan」被奧斯卡提名為最佳外語片,是2002年亞洲唯一的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影片,也是印度歷史上首次得到奧斯卡青睞的電影。 2012年,他發揮藝人的影響力,主持電視節目-《真相訪談》(Satyamev Jayate),採現場脫口秀訪談和記者實地報導方式,將印度長久以來為人垢病的社會問題攤在陽光下檢視,包括非法墮胎女嬰、兒童性騷擾、印度嫁妝問題、殺蟲劑濫用、醫療不當,社會不公的種姓制度等。(維基百科)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