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7/23 00:33:46瀏覽3467|回應2|推薦81 | |
北京行只餘天壇、紫禁城兩地未記,卻遲遲未能動筆。一方面兩者都是規模宏大的宮廷建築,認真深究起來,繁文縟節不知伊於胡底;另方面我非文史專家,寫再多也不過抄書罷了。所以採取折衷取巧的做法,以照片為主簡單介紹;想深入瞭解請上官網,或由維基百科、孤狗大神入手。 天壇是明清帝王祭天的場所,民國後闢為公園,對公眾開放。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把傳統天地分祀合而為一,稱天地壇。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將老爸那套原樣複製,因此天壇內外兩道牆北圓南方,合「天圓地方」之說。嘉靖年間皇帝突發奇想,於京城四郊分祀天地日月,此地專設天壇至今。清乾隆帝大肆改造,除祈年門和皇乾殿保留明代建築,其餘都是清代建造。 造訪當天由南門入園,年假人潮大舉出籠,多得可怕。首先抵達內壇南方的圜丘,是冬至祭天的場所。圜丘又分為位居南方三層圓形白玉祭壇,和北面置放神位的皇穹宇兩大部份。圜丘壇的欄板、望柱、台階等,處處是九或其倍數,意謂「九五之尊」。頂層圓形石板外,有扇面石板共9圈,最內圈九塊,每多一圈遞增九塊。三層欄板數量分別是72、108和180,加起來恰好是360。滿滿的數字遊戲。 圜丘南面的欞星門 西南角僅存的望燈台。原有三座,各高九丈(近三十米)。注意左下角有兩個人 圜丘周圍,內外兩道牆之間 焚燒供品用的超級大金爐。左邊八座稱燎爐,燒給皇帝的列祖列宗 綠琉璃磚這座稱燔柴爐,燒給祭祀正位的皇天上帝 祭天的圜丘,上下計三層 每層石板各九圈 欄杆頭刻有雲龍紋,欄柱下伸出用於排水的石螭頭 頂層中央圓形石板稱天心石,據說站在上面發聲會有回音 圜丘頂朝北望,圓頂建物即皇穹宇 北面的欞星門 皇穹宇南面的琉璃門 琉璃門是皇穹宇唯一出入口。圓形院牆以臨清磚密接而成,號稱「回音壁」。 由庭院看皇穹宇正殿 正殿供奉「皇天上帝」牌位 由正殿看庭院 正殿後方的院牆 由皇穹宇正殿北望通往祈谷壇的成貞門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