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My Fair Lady
2006/04/30 01:50:19瀏覽6497|回應0|推薦9

沒料到東拉西扯還能講這麼多.篇幅既然已經拉得這樣長,不如乾脆介紹一下誰是這位My Fair Lady.

這首耳熟能詳的童謠基本型如下: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Falling down, Falling down.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My fair lady.

中譯通常把最後一句改了,大概感覺有點突兀.唱英文歌的人,多半也會懷疑,怎麼沒事冒出一個My Fair Lady,她究竟是誰?

London Bridge (1616)   by Claes Van Visscher, details

古老的傳說有各式各樣的版本.這首童謠通常伴隨著遊戲一起唱,最常見的形式是兩個小朋友面對面互牽雙手,高舉成城門狀;其他小朋友一邊唱一邊穿過城門,等唱完「My fair lady」的時候,城門放下,被捉到的就中獎了.

Eleanor of Provence.  details

比較廣為接受的版本,說是13世紀英王亨利三世的王后伊蓮娜(Queen Eleanor).這位王后在英國歷史上出名地不受歡迎,曾在倫敦市民暴動時被追捕,躲進主教家裡避難.一個王后為什麼會被追殺?雖然當時沒有股票可炒,但理由想當然耳,差不多也就這麼回事.後來倫敦橋之所以倒塌,原因之一便是皇后挪用了保養經費.至於挪用來買禮券還是基金,就不得而知了.把歌詞、遊戲和歷史故事連貫起來,一切若合符節,可能真有幾分道理.

更早的傳說包括挪威王歐拉夫(Olaf II)在與英王結盟對抗丹麥的戰爭中,一把火燒了倫敦橋.同樣的曲調,當時是殺氣騰騰的戰歌,歌詞當然完全不同.其他傳說不計其數,利用搜尋引擎可以找到一托拉古,就不再贅述了.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fnjil&aid=256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