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4/17 04:57:42瀏覽6764|回應5|推薦71 | |
那天與一個姐妹電話中再次討論﹐從大衛擊殺歌利亞的故事來看耶穌基督的得勝。 她說﹕進入基督得勝的事實﹐讓整個視野變得很不一樣﹗以往讀馬太福音5到7章的登山寶訓﹐總是很挫折。 對於耶穌所說的﹐例如不能恨人﹐不可起心動淫念﹐要愛仇敵等等﹐覺得自己根本力不從心﹐不配為天國子民。 我想起章伯斯(Oswald Chambers)曾說過的﹕如果我們心儀﹑讚嘆登山寶訓的教導﹐把耶穌當作偉大的教師﹐那是荒謬的﹔耶穌來﹐不是給予我們新的教條規範﹐而是讓我們能夠(enable us to keep the codes)去信守遵行本來就存在的規範。 「耶穌不只是來告訴我們要聖潔﹐而是要讓我們成為聖潔 ﹔他來為我們做到我們自己無法做到的。」」(Jesus Christ came to make us holy, not to tell us to be holy: He came to do for us what we could not do for ourselves.) 為什麼人要成為聖潔﹖因為神是聖潔的。 忽略了聖經敘事一貫要凸顯的核心人物﹕耶穌基督﹐然後又把耶穌基督的話語當成道德教訓﹐其結果就是錯失耶穌來到世上﹐要揭陼並且引領我們進入的寶貴實境﹕ 恢復與創造之主(耶穌稱之為天父)的和諧﹐重新締結父親與兒女的親密關係。 以這個角度讀登山寶訓﹐我們觸目就不再是要服膺一連串的道德要求﹐而是面對「應許」和「邀請」﹕與父神和好的就是這樣的人﹐你們若是肯信服我﹐我就要使你們成為這樣的人---不是成為道德良好的超級模範生﹐而是父親珍愛﹑施恩﹑憐恤的孩子。 舉例來說﹐馬太福音第6章﹐34節的經文﹐天父這個詞就出現了11次。聖經的章節裡﹐若是有個詞語重複出現﹐往往暗示那就是該關注的主題。 這一章裡﹐耶穌也提到有兩個可能的試探﹐會轉移信徒的注意焦點﹐而不去渴慕親近父神。 第一個試探就是﹕看重並堆砌外表的敬虔﹐例如張揚自己的善行﹐把專注於天父的禁食﹑禱告﹐變成引人注意﹑博人稱讚的行動。 第二個試探是追求地上的珍藏。 耶穌說﹕不要為自己在地上積聚財寶,因為地上有蟲蛀,有鏽侵蝕,也有賊挖洞來偷。要為自己積聚財寶在天上,那裡沒有蟲蛀鏽蝕,也沒有賊挖洞來偷。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哪裡。(馬太福音6﹕19-21 2新譯本) 但是這幾句經文卻是常被錯解的。 一些教會鼓勵信徒奉獻金錢時﹐會提到這段經文﹔然後就引申到社會經濟的多變性﹐人們不可以金錢為安全感來源﹐把錢奉獻給教會事工﹐就是積財寶在天等等。 曾讀過如此錯謬而自我中心的證道﹕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天上,是為你自己﹔因為將來有一天你到天上﹐會用得到。 你到底會有多少資源,在永恆中讓你去執行的治理權,是取決於你積了多少的財寶在天上﹗本來包含「應許」的恩典話語﹐曲解成「道德性」或是「圖利自己」的要與不要﹐可與不可﹐讓信徒生發困惑和壓力。 其實﹐中文翻譯成「財寶」的原文字義是「珍藏」(stored-up)﹐英文是用treasures (貴重物)。 耶穌所謂的「地上」與「天上」﹐其實是指出兩個境況(realm)﹐或是兩個國度(kingdom)﹐讓我們選擇﹐到底要活在哪一個﹖ 甚麼是天上﹖甚麼是地上﹖ 這並非我們通常說的物質性的天與地﹐而是要按著聖經的定義。 聖經一開始提到神造萬物﹐最後造人﹐讓人類管理萬物。但是當人選擇違背父神﹐看不該食的果子為「悅目」﹐就把受造的次序整個顛倒了。 原本的次序是井然和諧的﹕父神---人類---物質﹐人仰望能力「無限」的造物主﹐按著祂賦予的權柄﹐管理其他受造物﹐也安然得著生活所需的供應。 顛倒後﹐變成物質取代造物主的位置﹐物質---人---父神﹐這樣的錯亂﹐使得人心中﹐造物主宰變成該聽命人﹐滿足人的僕役。 所以﹐按著聖經的定義﹐「天上」﹐就是父神掌權管理的境界﹔而「地上」﹐就是人離開神﹐讓罪的勢力掌控﹐隨己心而為的境況。 地上的資源是有限的﹐因此人們陷入緊張競爭﹐巧取豪奪的憂煩情況﹐許多生活的抉擇﹐從專業學習﹐工作﹐擇偶﹐親子教養﹐人際互動﹐儲蓄投資等等﹐深入探討﹐都隱含「恐懼」的驅策。 回到上述的經文﹐耶穌的意思應該是﹕人看為貴重的﹐就想珍藏﹐也會花心力時間去得取。 因此重點是﹕甚麼是我珍藏的﹖我的心思在哪裡﹖我的焦點是甚麼﹖誰是值得我投注心力的對象﹖ 從前後文看﹐耶穌已經數次應許我們能夠和天父恢復起初的關係﹐如果我們看重而且心思聚焦於此﹐這個「寶貴關係」是超乎時空的﹐不會被任何外力蛀蝕破壞﹐或是被人竊取。 又因為這個關係是永恆的﹐維持關係的雙方也必然是超越時空限制﹐這就是「永生」對於信徒的意義。 如果天父已經顧念我和祂的永恆關係﹐難道祂會不顧念我現今短暫世間的需要﹖ 順著這個主旨﹐馬太福音6章後半﹐出現一連串的「不必要」﹕ 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喝甚麼,也不要為身體憂慮穿甚麼。難道生命不比食物重要嗎?身體不比衣服重要嗎?你們看天空的飛鳥:牠們不撒種,不收割,也不收進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們;難道你們不比牠們更寶貴嗎?。。。不要憂慮,說:『我們該吃甚麼?喝甚麼?穿甚麼?』。。。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擔當就夠了。 耶穌並非要信徒壓下憂煩﹐刻意掩飾﹔或是不食人間煙火﹐而是先看清﹐心思聚焦「地上」(沒有父神同在)的生活真相﹐從而選擇活在「天上」(有天父同在)﹕ 先求(seek, desire for)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一切(世間生活所需)都必加給你們。(你們要先祈求上帝主權的實現,遵行祂的旨意,祂就會把這一切都供給你們---新譯本)。 這就是聖經所說的「悔改」(repent﹐ change the mind﹐change the purpose)﹐或是「「回轉」 (convert)----從心思聚焦於地上﹐被恐懼驅策﹐「轉而」接受與父神和好﹐馬上得以活在天上(天國)。 也就是耶穌傳道時宣講的信息﹕悔改吧﹗因為天國快實現了!(馬太福音4﹕17 新譯本) 眼睛看對了﹐選擇就會正確﹐人能活得坦蕩蕩。明白耶穌話語的真義﹐相信而接受與父神關係的恢復﹐生命所處的境界就全然翻新。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