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6/08 05:10:30瀏覽2220|回應6|推薦45 | |
美國近日發生的一些社會動亂事件,讓「種族歧視」(Racism, Racial Discrimination)一詞又天天出現於媒體。 歧視(Discrimination),就我自己簡單的定義是:如果我輕看自己,或是「容許」別人因其個人偏見(personal bias, prejudice)而輕看我,那麼當環境艱困,而我又不想克服困難時,可以使用的一個藉口。 我在Ohio州教書的那幾年,有段時期是學區唯一的ESL老師。 剛開始我是半時間(part time)去幫忙一個ESL老師,教兩個台灣移民家庭的六個孩子。隨後有越南,柬埔寨的移民孩子,我受任繼續幫忙;另外的時間依然承擔特教的職務。那位ESL老師離職後,我就成為唯一全時間的ESL老師。 學區裡有個白人家庭,陸續收養了幾位印度的小孩。那個母親不要我教她的孩子,說我的英語口音不正確。其實她收養的孩子都不是非常年幼就來到美國,而是六歲、八、九歲,甚至12歲,他們講英語已經帶有其印度方言的腔調了。 在她執意頑強要求下,學區於是聘任一個半時間ESL老師,也分擔我那時已經超負荷的學生人數 (最高負荷量18個,我那時已經有將近30個學生,需要奔波於高中,初中,和小學。) 一個學期之後,那位半時間的老師就遞上辭呈,臨別時告訴我:「I am not cut out for K family!」(我生來不是為了服務K家人。) 想來我的前任恐怕也是因此而離開的,因為在學區裡大家都聽聞那位母親的強橫,對老師的諸多要求和挑剔。 她因著我的口音,不要我教她的收養子女,反而省卻我許多壓力。 雖然我的上司認為那個母親如此對待我算是歧視,但她挑剔我的口音,對我而言卻是提醒我要更多學習,改善我的英語發音和咬字,力求清晰;也是對所教的學生負責。 有一天,我去作年度體檢,在稍微閒聊中,我的家庭醫生說,如果不是看到你這個人,只聽講話,我難以相信你是第一代移民。我謝謝她的善意鼓勵。 我想到我的兒子們的一些非洲裔同學。 我們那時居住的小鎮,算是大城市邊緣的郊區,因為房價平宜,是一些想離開城中公屋社區的非裔家庭之首選,我們的學區裡,非洲裔學生比例與其他郊區的學區相比,算是高的。 有一天到高中接當時唸九年級的大兒子回家。在校門口碰到一個非洲裔男孩,自我介紹他的名字,還主動告訴我,他正在和我的兒子一起創辦一個社團。他開朗親切有禮貌的招呼,讓我印象深刻。 後來兒子告訴我:安德魯全然沒有黑人慣有的「失敗意識」 (Andrew does not have a little bit of sense of failure common to the African Americans.) 那是我第一次聽到那樣的說法,所以很驚訝。他解釋,很多黑人就是帶著:因為其膚色,註定他們就是會失敗的生活態度。兒子們在美國出生成長,加上喜歡觀察,對於美國各族裔文化,想來比我清楚。 後來我在學校懇親會見到安德魯的父母,他的父親那時罹患癌症,無法工作,家裡經濟全靠母親擔任大夜班護士的收入。 他的父親臉色略微蒼白,但話語間看得出很關心孩子的學習,而母親則是帶著開朗堅毅的神色,跟我暢然談論兩個男孩(她和我的兒子)對所成立的「少年政治家社團」(Junior Statesman)的熱衷,也談到她其他孩子各自的夢想。她還提到,選擇上夜班,除了薪水多一些,也能確保孩子們下午放學時,她在家裡,能督促他們作功課。 安德魯的父親在他十年級時過世。他後來拿到密蘇里州華盛頓大學(一個美國中西部非常好的大學) 全額獎學金。如今他是一個小企業的老闆。 大兒子另一個家從奈吉利亞移民來的同學,高中畢業去賓州唸卡內基梅隆大學的電腦系(Carnegie Mellon U),如今在科技界也有出色表現。 人有失敗意識,就真的註定會失敗嗎? 我想到聖經的敘事。以色列人因原居地饑荒,移遷埃及,後來作埃及的勞工(用現代詞語來說,就是外勞),服苦役430年之後,上帝任命摩西帶他們離開埃及,應許要領他們歸回先祖的故居,迦南地。 以色列人走過紅海,進入曠野,與上帝立約,成為祂分別為聖的百姓,接受並答應信守上帝頒訂的誡命。 然而當他們聽到去窺看迦南回來的探子說,那地的人身量高大,覺得自己宛如弱小的蚱蜢,他們的心志就溶化了,哭喊著不如早死在埃及地,或是倒在曠野,強如被迦南人殺死,他們於是想另設首領,轉回埃及;完全忘記上帝是「應許」要帶他們「回到」祖居。(舊約民數記13-14章) 以色列人想要回埃及,在曠野鬧事,那不是第一次。每次遇到什麼艱難險阻,或是食物飲水短缺,他們首先浮現的就是在埃及地至少能得粗飽,卻忘記服役時的無奈艱辛與對上帝的哀嘆哭求。 他們身體雖然已經離開埃及,已經不是埃及的奴工,但心態上,他們仍然受奴工生涯習慣的捆綁。 上帝沒有以祂的大能大力,帶領以色列人馬上進入迦南,而是在曠野錘煉他們。一方面要他們預備好,能應對那時住在迦南地的驍勇善戰民族,以得回失落的產業。另方面想必是要他們脫除長年累積的「為奴意識」,轉而信靠上帝,與上帝同行,開啟新階段的生活。 但是以色列人卻不肯懷著期盼,在信靠中「前瞻」,只是不斷「回首」過去,心思帶著埃及地的枷鎖,在曠野蹣跚踉蹡而行;以致那不信的一代終是沒有進入迦南。 失敗的意識心態,仿佛真是帶來失敗的結局。但,那卻不是「註定」的,而是人愚昧、頑梗的選擇。 其實帶著不揮除過往的心態,各個族裔都有,不限於出埃及地的以色列人,或是曾經在美國農莊擔任奴工的非洲裔種族。 有些移民來到美國的各國人,無視這個國家提供的許多機會,不想力爭上游,只是想領受不勞而獲的福利,一味認為自己貧窮,理當配得那些本來是要救急不救窮的社會福利。 持著這樣自認失敗、貧賤的心態,不但自己可惜而可悲的過了一生,還代代傳延下去。。 相對於地上移居的人,一些有天國子民身份的人,也是持續以地上如蟲爬行的心態生活。 即使使徒保羅說過如此大有盼望和應許的話語:「無論誰,一旦有了基督的生命就是新造的人;舊的已經過去,新的已經來臨。」(哥林多後書5:17) 但還是有很多聲稱自己重生得救的信徒,不肯擺脫舊事,執意抓住過去的傷害記憶,隱約就是拒絕活出新造的樣式。 這樣的人很可惜,不知道自己錯過多少豐富的祝福,是上帝藉著耶穌基督要他們去經歷,而後也成為祝福他人的管道。 有個牧者如此說:「如果你的重生只是口裡說的,而非顯於性情,你就是一個騙子。」(If your “born again” is only by mouth and not by character, you are an imposter. By Richard Takim) 新造的人,是脫去昔日的舊性,連同一些失敗、難堪、錯誤的往事,把那些都交給在十字架上的主耶穌,看自己也已經與之同釘死;然後靠著耶穌基督復活的生命,與之同行,開始展望並體現前面的生命之旅。 這樣的人,不斷在蛻變,更新,成長,不斷因信靠而經歷上帝釋出的豐富。無暇去想什麼族裔歧視,或把自己的失敗意識,退縮膽怯,裹足不前,自暴自棄,不願承負責任,不願面對過錯而更改,歸咎於社會不公不義,歸咎於他人的攔阻排斥。 就心態而言,認為自己被歧視,若加以深入檢視,其實是被惡者所蒙蔽欺哄,因為它一貫所作的就是要欺騙,毀壞和殺害;讓人不知自己被造的尊貴性,如同珍寶,卻當石頭看待。而若是有人執意因不同因素歧視其他人,則是成為惡者使用的工具,來製造人與人之間的分化。 從聖經記載看到,上帝使用男,女,不同族裔,文化,年齡,還有殘障,甚至膽怯者,去完成祂的託付。因此執意認為遭受種族歧視,性別歧視,年齡歧視,文化歧視,殘障歧視等等,以致情況無法改變,突破,那些謊言是要遮斷人們前瞻的視野,平白放過或錯失寶貴的時機,終至無法達成上帝的命定(divine destiny): 祂創造每個人,賦予人們各樣不同才華,能力,恩賜,時間,要他們在各生活領域裡成為忠信的資源管理者,不但賺取自己所需,也幫助服務他人,在世人中有所貢獻。那是每個信靠上帝而新造的人都能有的蒙福生命。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