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役屋而不役於屋
2007/11/02 12:17:34瀏覽1917|回應5|推薦45

次級房貸風波未見好轉﹐ 美國的信用卡債也跟著浮漲到前所未有的 9150 億美元,不斷飆升的違約率﹐ 更是令銀行業忐忑不安,害怕會變成次級房貸後的下一場金融風暴。

金融風暴或個人財務危機﹐ 豈是短期之內就形成的﹖

如果最先銀行業謹慎行事﹐ 不輕易貸款給信用記錄不佳的人﹐ 或是不以浮動利率吸引其實資金不足的房屋買主﹔ 如果個人仔細估量自身經濟能力﹐ 生活量入為出﹐ 或者買能力可及的房屋﹐ 是否現今這些悲慘的情況可以避免﹖

多年前我和先生在購買第一棟房屋時﹐ 犯了一些錯誤﹐ 使我們吃了許多苦頭﹐ 從痛苦中學到寶貴教訓。

將近三十年前的休士頓﹐ 因著迅速發展的煉油業﹐ 吸引許多人﹐ 特別是從汽車業蕭條的密西根州﹐ 南遷到那裡﹔ 學化工的先生畢業後﹐ 也在那裡找到第一份工作。一年半以後﹐ 雖然公寓的租金低廉﹐ 可是眼見同期畢業的朋友紛紛買了房子 ﹐而且房價節節上升﹐ 我們不免也心動﹐ 而跟著行動。

沒經驗的我們找房屋經紀人帶著看房子。他在商言商﹐ 首先找價位高的房子﹐ 看過那樣的房屋﹐ 再來看價格低的﹐ 當然難有滿意的。

最後我們決定的一棟三房兩廳平房﹐ 是薪水能付的上限﹐ 那是第一個錯誤。

為了貸款申請順利﹐ 我們放了超過房價 20% 的頭款﹐ 是我們一年多來極其省儉生活的全部儲蓄、加上向父母的借款﹐ 那是第二個錯誤。

正式簽約的前幾天﹐ 我心中一直沒平安﹐ 禱告時總覺得有個攔阻。可是捨不得已付出的一千元定金﹐ 還是硬著頭皮簽了合同。

漠視聖靈的感動」是我們犯的第三個﹐ 也是最最嚴重的錯誤。

房子在郊區﹐ 我唸研究所的大學在市區﹐ 必須再添購一輛車子。鑒於原有的老車常出毛病﹐ 所以買了新車﹐ 我們經濟負擔更重﹐ 那是第四個錯誤。

遷入後半年﹐ 休士頓的榮景開始生變﹐ 公司紛紛裁員﹐ 屋價直直滑落﹐ 房屋出售的牌子逐漸多到讓人觸目驚心。

失去工作的先生決定攻讀另一個機械材料學位﹐ 房子卻成為我們甩不掉的重殼。

他的獎學金加上我半日教職的微薄收入﹐ 扣了稅﹐ 十一奉獻之後的 70% 用來支付每月的房貸和車貸﹐ 剩下的 30% 付水電帳單和日常飲食。

我們捉襟見肘的過日子 ﹐體會到什麼是家徒四壁。原先租住的公寓附帶所有傢具﹐ 傾出積蓄的遷入新居﹐ 我們除了臥室的一張床﹐ 和車庫拍賣買到的一張舊書桌﹐ 以及飯廳簡單的餐桌椅﹐其它地方都是空蕩蕩的。

我們有屋 (house) 而無家 ( home) 。 上下班時間﹐ 休士頓沒有一處公路不塞車﹔ 要避開車潮﹐ 只好提早出門﹐ 而先生必須作實驗﹐ 也無法日落就息。因此天未亮就開車上路﹐ 夜已深才疲倦歸回。我們過了將近四年這樣披星戴月的日子。

那段年日雖是艱苦﹐ 卻也充滿神的恩典。生活雖拮倨﹐ 但也無大缺乏。壓力之下﹐ 我們難免有紛爭﹐ 全賴神的保守﹐ 藉著禱告而度過次次的婚姻低潮。

後來先生畢業﹐ 在北方找到工作﹐房市仍不景氣的情況中﹐ 我們的房子還是順利售出﹐ 雖然低價﹐ 款額卻剛好還剩餘的房貸。神管教我們﹐ 卻也沒讓我們虧損到失去信用記錄。

以後再買房子﹐ 我們謹慎許多。任憑經紀人游說﹐ 我們堅持要的房價是一份薪水可付的下限。

我們要在無牽掛下營造合神心意的家﹐ 而不是咬緊牙關﹐ 負擔徒具漂亮外殼的屋宅 。

( 在地生活北美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chen50&aid=1342852
 引用者清單(1)  
2007/12/15 05:24 【企鵝爸爸的網誌】 買房經濟學之一

 回應文章

陳正華 牧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5/23 23:07
多麼美好的分享!

時季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剛剛一個仲介員告訴我
2007/12/15 05:19
他見過幾個百萬美元的豪宅,裡頭卻像樣的家具都沒有,房主人也是付房貸付得吱吱叫。

時季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人心不同啊
2007/12/15 05:10

據了解,如果你花一萬元去重新整修廚房,轉賣的時候,可以多拿一萬元回來(即兩萬元)。

除了游泳池以外,幾乎每一項對房子改善升級的投資,都是可以(除了原來的支出之外)多拿一半或是一倍回來。游泳池的投資最多只能拿回原來的一半,也就是說等於賠了一半,據說是最不值錢的投資。

如果真是如此,我就在想,那我就應該專門去選那些沒有升級改善的房子,把省下來的錢拿出一半來改善不就好了嗎?不過有人就是懶得這麼做。


crystalsu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還好苦過來了
2007/11/08 17:10
美國經濟太過於強調信用消費,也反映在房貸上,現在美國以外的許多銀行與投資人因為買了美國金融產品,也一起遭殃。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07-11-10 03:03 回覆:

對呀﹗經濟上錯誤的抉擇到達一段時間後會自動調整軌道﹐我們現今不過是在承受過去幾年錯誤運作的結果而已。(Choices--Cosequences)

你說的沒錯﹐美國銀行把貸款弄成債券﹐買它作投資的的確都虧損了。


寶娘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我閱讀你的文章時想到一個案例
2007/11/07 13:18

曾經有一個客人來找我幫忙她 STOP FORECLOSURE PROCESS

在看過她的財務報表我很吃驚

因為她一個月賺兩千五但她的房貸是三千貳一個月

還不包括INSURANCE AND PROPERTY TAX

這已經不是FINANCIAL KNOWLEDGE的問題

而是COMMON SENSE 了

不知道他們腦袋在想什麼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07-11-08 08:24 回覆:
當時那個經紀人要我們考慮re-sell的狀況﹐所以力勸我們不要買價位太低的。問題是我們必須量力而行。我們那時是太無知了﹐才把自己弄得那麼辛苦。其實地上的房地產真算不了什麼﹐不值得花那麼多心血和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