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8.21 中華讀書報/戴錚
隨著出版不景氣、採訪費用極度縮減、綜合類雜誌相繼停刊,日本紀實文學(一稱報導文學)正深陷苦境,摸索生存之道刻不容緩。 在前不久舉行的第44屆大宅壯一紀實文學大獎的頒獎儀式上,評委立花隆表示,眼下不從屬於各大組織、自由創作的紀實文學佳作愈來愈少,作者年齡則愈來愈 大,本屆大獎入圍者平均年齡達55歲。獲獎者船橋洋一已68歲,原為朝日新聞社主筆,獲獎作品《倒計時‧災難》(カウントダウン・メルトダウン/Countdown To Meltdown)是他在退休之後創作的。 大宅壯一紀實文學大獎的另一位評委關川夏央也表示,希望能夠吸引更多二十來歲有才能的人加入紀實文學的創作隊伍,但在目前狀態下,自由撰稿人如何獲得收益卻是一大問題。 立花隆和關川夏央都在三十多歲時獲得過講談社紀實文學獎,著名紀實作家澤木耕太郎和星野博美榮膺大宅壯一紀實文學大獎時的年齡也在三十出頭,而如今願意投身紀實文學創作的年輕人則少之又少。造成這一現象的背景在於日本出版業每況愈下,《現代月刊》等綜合類雜誌相繼停刊,致使發表紀實文學的媒體日益減少。 採訪費用也是一大問題。儘管不進行採訪就無法創作紀實文學,某大型出版社的編輯卻宣稱,出版紀實文學成本太高又賣不掉,除非是相當有名的作家,出版社基本不會支付採訪費。37歲的角幡唯介(かくはた ゆうすけ)是位紀實作家和探險家,著有《空白的五英里:挑戰世界最大的雅魯藏布大峽谷》(空白の五マイル チベット、世界最大のツアンポー峡谷に挑む)等紀實作品,他說,為了寫這本書,探險、採訪的費用花了100萬日元以上,如果作品不在雜誌上連載,光出版單行本的話,收回這筆費用就會十分困難。 為了打破目前的窘境,紀實作家開始擺脫虛構與非虛構的門類限制,找尋綜合類雜誌和週刊之外新的發表作品的場所。有「邊境作家」之稱的高野秀行就將主戰場轉移到了文藝雜誌,眼下已在純文學雜誌《昴》、《小說現代》月刊等連載自己的作品。「在文藝雜誌上發表作品,不光主題要更加突出,文章也要生動有趣、具有可讀性,我的目標是創作出也能當成娛樂作品來讀的紀實文學。」高野秀行說。 網路則成了紀實作家籌措採訪資金的新管道。哲學家兼批評家東浩紀為了實地採訪車諾比核電站(Chernoby,切爾諾貝利)廢墟緣何搖身變為觀光區,從今年3月末開始在網上募集資金援助,一個月左右,就從728人那裡募得約609.5萬日元。《車諾比黑色旅遊指南》已於7月出版,短短20天銷量就達2萬冊。出版方日本言論出版社宣傳室的家入明子負責策劃此書,她稱這部紀實作品的主題很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因而募集到了大量捐贈。相信今後根據作品主題或題材來募集捐贈和投資的手法,將逐漸在其他出版社得以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