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寫作:我的作家生涯 史蒂芬.金
2010/05/10 23:57:47瀏覽1271|回應0|推薦7


過去二十年來,因為作品帶給無數讀者無懈可擊的喜悅與閱讀樂趣,史蒂芬金已成為世界首席通俗小說作家的化身。不論任何世代和類型的作家,也不論成名與否,都將他視他為領導人物。特別是在這以大量娛樂矇混嚴肅專業藝術的年代,身為暢銷小說的作者,他的才華是無庸置疑的。這本書包含二個部份:一為自嘲式的回憶錄及積極成為一位小說家的過程與方法。

回憶,是書中大部分的內容,活潑的敍述著一個不安分小孩如何成為一名作家。你可以身歷其境與作者一起經歷毒草事件,放屁的保母,一本正經的女教師和骯髒洗衣店的工作,這些絕妙的故事全都反映在他一本本暢銷又膾炙人口的小說中。除此,他對大量文學作品的渴望也決定了他的人生方向,身為一個把家安頓在小拖車的年輕人,作者借由一個女子中學的警衛工作而得到一個靈感,只不過他並沒有完成故事,後來他接受同為作家的妻子塔比莎的建議,以及年少時對二個女同學受人欺負的記憶,使得他的成名作《魔女嘉莉》一書得以呈現世人眼前。

他同時回憶大學時代的生活和一場幾乎喪命的車禍後休養的日子,但焦點仍不離寫作的技巧。與他以往的著作不同的是,《談寫作》(On Writing: A Memoir Of The Craft)這本書用回憶錄的方式,提供大家透視史蒂芬金內心的機會,就好像他站在書房中引導我們如何計畫情節,如何將主角帶入生活,何時該做研究,怎麼組織文章。他以說話的方式來教導我們,不只是他如何執著寫作練習,還有他寫作的習慣和有些近乎病態的固執。他熱愛寫作,也強調這份工作比較像是遊戲。雖然鍾情於寫作是重要因素,但擁有一個工具完善的工具箱也是原因之一,其中包含字彙、文法以及《風格元素》中所提到的用法以及技巧。他同時指出多閱讀是無價之寶,讓故事發展則成小說的神祕之鑰,是預先擬大綱設情節,而人物特性則是給予角色適合的情境。在書的最後還有長達三頁推薦近來閱讀的書單。慷慨,剖析透徹,充滿熱情,他用盡心力在這本書中。


如何成為一個(暢銷書)作家轉自環玥北京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人過生死,所言至直。

我對史蒂芬金的第一印象如下:暢銷書作家、好萊塢紅人,很有很有名,很有很有錢,我羡慕他。

看完這本書後,我的改變如下:如果成為一個作家需要這樣艱難的旅程,那麼我放棄文豪的未來,保持現狀就可以。

人人都有面臨選擇題的時候。史蒂芬金完成這本書在2000年,1999年,他在散步的時候被一個冒失鬼開車撞倒,差點去和死神約會,在清醒過來面臨可怕的復健過程裡,他寫下這本自傳體的指導寫作書,我想他是為了給自己留下些點東西。在美國,暢銷書作家如他,還不能受到主流評論家的青睞,作為一個擁有龐大讀者群支持的文人,他很不滿,這種感覺我能體會,就好像作協的老師們認為我寫言情小說浪費生命和不嚴肅對待寫作是一樣的道理。所不同的是,史蒂芬金已經自認(這種認識程度由廣大的普通讀者承認,問題是據說這些普通讀者都來自中下層社會,也就是說他們沒有媒體操控權,時髦點叫做話語權不足,一個具體例證是他們還保證著給作者寫紙信的習慣)為是一個可以影響部分人的嚴肅作家。他想要留下足夠多的證據證明這一點。

書很好看,用詞造句都有作者小說裡的簡潔明快,史蒂芬金全面坦白自己的身世,用幽默的口吻,這種口吻只有成功者在回顧悲慘經歷的時候才能偽裝出這一分豁達來。他記憶裡不可磨滅的傷痕包括曾經的老處女老師說他寫的都是狗屎,還威脅要讓他退學。他出身貧困的單親家庭,而且一輩子沒見到父親的樣子。他的婚姻簡單,因為沒錢的關係,沒機會面臨太多誘惑,而第一部真正賣錢的作品《魔女嘉莉》出版時他因為不知道要找文學經紀人被出版社剝削。

那些關於洗衣店的工作經驗看的我反胃,文學經紀人的部分倒是羡慕的,中國目前為止,還只有可怕的出版社,他們編造各種藉口拖欠微薄的稿費,我每週打一個電話也沒用。

這本書的主題是談寫作,所以在簡單介紹了自己的身世作為證明自己確是從一個毫無出版關係人脈的普通文學愛好者,一個倒楣的英文老師開始向出版社進軍的普通人,史蒂芬金開始以自己的經驗作為同樣的我們的參考。

他把能想到的主題都大概列舉了:他認為小說分為三個部分:描述、場景情節、對白。雖然是針對英文寫作來說語法和副詞的問題,但是寫過小說或者嘗試寫小說的人都能從他的具體建議裡發現自己的問題。就我個人初步所得如下:

1.關於初稿和二稿的問題
史蒂芬金建議初稿寫作關起門來寫作,在完成稿子前不要給任何人看,不需要他們的意見,擬寫自己的故事,每天規律的強迫的寫作,規定一個具體進度在同一時間完成;寫完後擱置六週,在自己的情緒沉澱後,重新開始修改包括錯別字和情節漏洞的書稿,精煉文字,二稿的文字要比初稿最少刪減10%;然後列印出來給幾個理想讀者觀看,聽他們的意見,做三稿修改。

對照,在我從去年耶誕節開始到今年的5月底寫《公主》的期間,不能每天連續不說,還每個章節都找群眾觀看,嚴重影響自信和心情,我決定把書稿擱置6週後再說,但是我懷疑我捨得刪減。因為按照史蒂芬金的情節場景建議,我可能會失去30%的細瑣描述。當然,我不得不說他才是對的。

補充:在擱置6週後,第一次全文閱讀時準備橫條紋的筆記本,記錄所有的情節疑點、前後設置的矛盾,甚至下本書的參考資料。

2.關於理想讀者
寫作的時候要設想理想讀者,他們會對這個感興趣嗎?尤其警惕資料收集成為背景的累贅描寫。

對照:我總是在看到靠譜的資料時捨不得放棄,想要把那一段幾幾年到幾幾年,誰做了什麼的發現塞到文稿裡去,這是傳說的故紙堆,我以為可以顯示有學問,當然我是錯的。一切要為故事本身服務。

3.關於人物設置和故事
人物在故事裡面發展,要作詳細的大綱和人物設計是不可能的,那是舞臺劇。史蒂芬金認為你有一個意念和主題,是想寫一個比如被同學欺負後發瘋的女孩子的故事,然後你到這個場景去跟這個女孩子溝通,她告訴你怎麼了。不是你設計的。

我理解的對照:每次我事先想到的故事情節和我實際寫出來的都不一樣,這和電視劇截然不同,電視劇嚴格執行分集大綱,小說是和人物溝通,魔幻點說,你筆下的人物自己會決定故事走向,你只是把他們要說的寫出來。


4.關於靈感
靈感是自己對生活和夢境的捕捉。

屁,史蒂芬金根本討厭這個問題,我也是。

5.關於投稿
他是老實從給小雜誌投稿開始的,從少年時候,不過我真心覺得這在中國確實不太可靠了。我的建議是先想辦法認識個編輯,或者就透過網路點擊讓出版商找你。

6.成為作家的武器
史蒂芬金說就是多看多寫,看書不是電視劇,他一年至少看70本,一般是70-80本別人的書,好的固然能讓你學習,壞的可以讓你知道自信,那麼爛的書都出版了,你肯定比他強。

不幸的是好書更多。對我來說多寫是一個新奇的經驗,我以前總怕自己寫的太多,把知道不知道的都倒出來了。史蒂芬金說他自己每天在固定的上午時間寫作3,000詞,我換算了一下大概是中文的6,000字,需要差不多4個小時。他連生日、耶誕節都不放棄,在車禍之後也是如此,我想要努力做到,可是我現在都在偷懶。我本來應該在這個時間寫我的電視劇大綱的。

警告是:不要看電視,太浪費時間。我有經驗,每次開了電視很難關上,明明沒有好節目。那個候總的八心八箭都浪費了我很多時間。

7.注意細節
投稿之前整理你的稿子,關於字間距、行間距,錯別字等等。史蒂芬金保留了所有退稿信,我連自己的行動硬碟都摔壞了,很多稿件在搬家時不知流落何方,我很後悔。我少年時候想到的故事都擠在一本靈感本上,但是本子不起知道去哪裡了。我決定以後要多注意我的錯別字。

8.推薦書單
很長的一份書單附錄在書後,當然都是英文書,有些許中文版本的,但是我想針對中國文學愛好者,先把古典名著都看看比較靠譜,史蒂芬金相信時間沉澱下來的好東西,他也這麼期許自己。

我打算弄一個圖書證,要看的書都買的話,我就破產了。而且少年時讀過的不行,基本上沒用。故事情節和文字領會是兩碼事,知道和體驗更是,史蒂芬金本人的著作,我讀到的翻譯本有點慘不忍睹,我決定更加相信中文原著的東西去。

總結:因為記憶力有限,書且厚,有用的資訊太多,所以我記不住其他,我打算過一年再翻看這本書。有意寫作的看這本指導書的意見比其他的強,尤其你寫過出版小說的話,對照性更加明顯。

史蒂芬金當過寫作課的指導老師,在他本身的小說賣錢之前。他在面臨死亡之後迫切想要留下自己的心得體會,這比他本身的小說精彩,而且他的自傳故事非常具有好小說的要素:不拖泥帶水,細節豐富,語言幽默,引人入勝。更關鍵是讓我這樣看書的半吊子寫作者充滿了心理平衡的暗示:現在生活想要好像史蒂芬金那時的辛苦真難。

我推薦這本書給大家共用。

p.s.據說撞到史蒂芬金的那個人被法院輕判,但是一年後離奇死亡。史蒂芬金輕描淡寫的口吻提了這麼一句,我的感覺很……史蒂芬金。


史蒂芬金(Stephen King1947年生於美國緬因州的波特蘭,在家排行第二。在他剛學走路的年齡,卻遭逢父母離異的人生驟變,此後由母親獨立撫養他和哥哥兩人。童年時期的史蒂芬金居無定所,經常跟著母親四處寄宿在不同的親戚家裡,足跡遍及印第安那州和康乃狄克州。到了11歲,在親戚的遊說下,一家三口又搬回緬因州位於德倫小鎮的一棟小公寓裡,以便母親就近照顧行動不便的外祖父母。

1966
年,史蒂芬金自里斯本高中(Lisbon Falls High School)畢業後便進入緬因州立大學英語系就讀。大學時代的他十分活躍,除了大二擔任校刊的專欄主筆外,也積極參與校園政治活動,並大力支持反越戰運動。1970年大學畢業後,隨即取得高中教師資格。本來該入伍服役的他,卻因為高血壓、弱視、扁平足及嚴重受損的耳膜等疾患而免去當兵的義務。

1971
1月完成終生大事的史蒂芬金,由於當時還未找到教職工作,因此夫妻倆就靠著他在洗衣店打工的薪水及太太過去的一些積蓄過活,偶爾也會寫些短篇故事投稿至男性雜誌,以賺取稿費。婚後數年間,他仍不斷寫作,並賣給男性雜誌。這些作品後來多集結於《玉米田的孩子》(Night Shift)一書中,或是刊登於其他文集裡。


第一部小說《魔女嘉莉》,締造40萬本的銷售佳績

1971年秋天,他開始在漢普頓學院(Hampden Academy)教授高中英語課程,並利用晚上及週末時間繼續創作短篇故事,同時著手第一部長篇小說。1973年春天,第一部小說《魔女嘉莉》(Carrie)獲得出版社的青睞並決定於次年出版,並締造了40萬本的銷售佳績。這讓他明白了一件事,即一本暢銷的小說會為他帶來財富,於是從此丟開教鞭,全心全力投入小說的創作。30多年來,他一共創作了40多部作品,包括《吸血鬼復活記》(Salem's Lot)、《寵物墳場》(Pet Semanary)、《四季奇譚》(Different Seasons)、《死亡地帶》(The Dead Zone)、《世事難料》(Everything's Eventual)等作品。其豐沛的創造力,讓他榮獲2003年美國國家圖書基金會「傑出貢獻獎」,以及2004年世界奇幻文學獎的「終身成就獎」的肯定。

驚悚駭人題材,令人讀後不寒而慄。由於史蒂芬金的小說情節多為驚悚駭人題材,再加上他的筆鋒犀利且鋪陳迂回,令人讀後不寒而慄。當然,除了擅長營造恐怖氣氛外,其一般性的故事題材也是他的拿手絕活,讓人一開卷便欲罷不能。他的作品後來幾乎都被搬上大銀幕,例如《魔女嘉莉》、《再死一次》、《鬼店》、《克麗斯汀的誘惑》、《狂犬庫丘》、《戰慄遊戲》、《寵物墳場》及近期的《綠色奇蹟》等,而讓他聲勢達到如日中天的,莫過於叫好又叫座的《刺激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取材自《四季奇譚》)。

如今,史蒂芬金是全球收入最豐的作家之一,也是第一個發表網路收費作品的作家,其小說改編成電影的數量亦榮登冠座。對讀者而言,擅於描寫人性黑暗面的史蒂芬金,既是驚悚恐怖大師,也是通俗小說作家的第一把交椅。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son080&aid=4021343
 引用者清單(1)  
2014/10/02 12:07 【udn】 購買前先比價!變身 暢銷 技巧 小說 寫作 小說家比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