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國】2006年期刊業誰主浮沉
2006/01/12 23:38:37瀏覽361|回應0|推薦1

2006.1.9 中國圖書商報 馬雪芬/編譯
2005年,對於雜誌業來說,可以說是「野蠻並且混亂」的一年,然而,雜誌業又什麼時候不是這樣呢?!收購與兼併仍然是每年的熱點,傳統的雜誌「公理」已經不復存在,電子媒體「現身」了,斯圖爾特「王國」復活了……創刊、改版和倒閉的雜誌故事時時刻刻「迴響」在雜誌界。聽聽雜誌大師們對2006年的預測,看看新的一年又將會發生哪些新故事。

FrankAntoHanley Wood首席執行長)
1.大多數公司已經沒有實現高速成長的可能,因為他們正在人才和生產上大大縮減成本;
2.Reed公司將崛起於美國B2B雜誌市場;
3.垂直搜索引擎將和垂直網站共存。

TedBahrBZ傳媒有限公司總裁)
1.雜誌業務將會強大;
2.電子郵件的過度飽和促使發行商重新轉向電話行銷;
3.網路論壇將開始出現飽和──價格壓力將會增加;
4.不費一分一毫的部落格在新的一年將會上演越來越多的「神話」;
5.為了協調雜誌的收入來源變化,出版商會重新調整銷售人員結構,即分為線上銷售人員和印刷銷售人員兩類;
6.CMP將收購Tech Target

Cameron BishopAscend傳媒公司首席執行長 
1.傳媒收購/兼併的環境將更穩定,2006年的交易,很可能沒有2005年那麼活躍,出現那麼多一鳴驚人的交易。銀行利率可能會出現上浮,但銀行貸款條款將會保持不變;
2.B2B
雜誌將進一步發展,和2005年一樣,將會在更廣泛的市場環境中生存,利潤降低,整個B2B雜誌行業數位化成長會很快;
3.市場行銷人員會越來越懂得平衡印刷媒體和網路媒體的價值。B2B雜誌的銷售人員繼續提高媒體整合銷售業務時,B2B雜誌收入源中網路比例會繼續增加。

Chip Block(美國出版物協會主席)
1.至少有兩種明星雜誌或八卦雜誌會「死亡」;
2.至少會有一位出版商開始學習如何在多媒體平台上將數位化內容貨幣化;
3.時代公司至少會創造一種新型的訂閱開發模式。

WillCain(《Quince Girl》雜誌總裁、出版人)
市場開發人員幾年來已經意識到西班牙裔年輕人是個很重要的市場,到了2006年,他們將找出如何達到這個人群的有效途徑,而且這樣的途徑將按照文化上的根深蒂固和傳統風俗兩種模採取不同的到達方式。當然,《Quince Girl》將會成為市場人員的一個媒介選擇。

Jim CasellaReed商業資訊中心副主席)
1.和平的社會環境和經濟穩定發展的國家會吸引越來越多的B2B雜誌出版商的興趣;2.網路廣告成長,各種搜索引擎,特別是垂直搜索引擎會取得明顯的提升;
3.中小企業的發展將繼續推動B2B雜誌的發展。

Andy Cohn(《The Fader》雜誌出版人)
雜誌行業會繼續經歷一場革命,將改變傳統的發行模式,更多的人會把雜誌看成是一種完全成熟的媒體形態,小發行量和大發行量雜誌的競爭領域將比以往更加水平化。那些定位清晰、內容聚焦的雜誌可以準確地將自身的雜誌品牌延伸到多媒體的平台上,從而具有更多的盈利生機。最關鍵的是雜誌行業要從別的媒體行業的失敗中吸取教訓,如音樂界、網路電視和電影行業。而且,雜誌業必須運用新的科技手段,獲得更多的市場機遇。

Paul ConleyPaulconley.blogspot.com網站)
1.越來越多的記者意識到,可以從市民化新聞運動中學到很多東西,他們也將開始接受部落格文化個性鮮明的風格。會有大量的雜誌網站出增加回饋功能。與此同時,也會有一些決策出現適得其反的情況──建立一些和雜誌內容毫無關係的雜誌部落格,沒有為讀者提供發表評論的空間;
2.至少會有一所大型的新聞學院宣佈結束「追蹤式」教學,學生的主要任務將是學會如何在一個媒介為中心的環境中學習報導和講故事的技巧。對於新聞傳播業只分傳播新聞和印刷新聞兩種的觀點,將會越來越顯得愚蠢。

Spencer EwaldNxtbook公司總裁)
1.印刷出版商將提供更多的數位產品服務;
2.更多企業兼併發生的同時,雜誌市場也將日漸成熟,2006年又將是收購/兼併的大年;
3.當出版商徹底改造自我的同時也會重組團隊(2004-2005年,在報業已經發生了很多這樣的事情,在雜誌圈,時代公司剛剛開始);
4.如果雜誌能夠足夠地重視自身的核心能力──資訊分辨,並且善於利用這一點,未來將會出現大量的機遇。

AIDiGuidoEpsilon互動傳媒首席執行長)
1.除非出版商們儘快接受網路作為一種新型出版模式的觀點,並且明白網路在建立讀者關係和透過非線上/線上媒體平台銷售雜誌兩個環節中的力量,否則,2006年的雜誌業還會出現銷售、收入和利潤的萎縮現象,而且還會繼續裁員;
2.越來越多的出版人和主編相信,那些更年輕和更有影響力的讀者會更加接受新的分銷通路,並將之稱為「新的雜誌通路」;
3.出版商需要全面重組他們的銷售團隊,組織廣泛的業務培訓,招募新生力量,從而組建一個可以向多管道讀者進行銷售的新團隊。網路銷售和郵件通訊銷售也必不可少,現在來看,只喜歡印刷廣告銷售的贊助商即將成為時代的「恐龍」。在新的一年裡,大家應該在投入和投資回報追蹤之間建立一層關係。銷售團隊需要讓自己的消費者明白在編輯內容和雜誌讀者之間的這種新型、強大關係;
4.出版商會認識到,抑制不斷下滑的印刷本發行數位需要付出不斷的努力,而單純採用讀者轉移到網路的措施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最好的方法是透過一種新型的、強調達到和聯繫讀者的觀念來建立多通路的讀者關係。

GeorgiannTaylor DeCenzoAdvanstar資訊公司副總裁)
1.出版商要學會使自身的「先進內容提供商的市場地位」達到最優化,從而針對各種網路資訊服務分別制定競爭策略,抓住更大比例的網路廣告投放費用;
2.出版管理者們會成為品牌經理,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建立強大的雜誌「特權」,將雜誌品牌延伸至印刷領域之外;
3.在針對消費者的全部行銷組合中,活動將扮演重要的角色。雜誌出版商開始學會如何在活動領域發揮雜誌品牌的作用。

GlennJ.HansenBPA國際總裁、首席執行長)
1.在消費類雜誌領域,將有更多的雜誌出版商會調整自身的付費發行技術,改變發行行銷技巧,他們的條款中將包含更多的可控制發行,達到期望要求的訂戶成為給廣告商的重要保證。透過適當的控制和行銷努力,廣告商和媒介購買將會認識發行的正確價值。發行資料申報會和消費類雜誌的評估有非常重要的關係,而且,它也是完成提供讀者承諾的重要基礎。更加及時的發行量申報將會成為新的發行評估標準,其特點在於:必須透過在買方和賣方之間的輿論建設過程來作出決定;
2.B2B雜誌領域,提出了在互動式媒體廣告消費的說明性要求,這進一步增加了標準網站評估工具的市場要求,同樣的要求推動雜誌行銷活動達到新的高度。這些反過來都會進一步刺激整合媒體解決方案的行銷作用,這就意味著雜誌的品牌內容將在消費領域許多不可知的平台上傳播。

Buzz KanterTam通訊公司首席執行長)
1.消費類雜誌的「浴血奮戰」會在發行和廣告領域取得一到兩步的突破,另一方面,那些足夠智慧、足夠幸運的倖存者將會有更好的未來;
2.進一步鞏固所有權。中小雜誌越來越難以和大公司競爭,另一方面,你可以找到一個足夠大的細分市場讓自己存活,但是對於大公司來講,或許這個市場太小,根本不值得費神;
3.出版商將會意識到網路並不像大的威脅那樣讓人害怕,我們可以找到更多的途徑,利用網路來發揮雜誌的優勢。

JeffreyKlein101通訊公司總裁、首席執行長
1.Google的狂熱將逐漸平息,搜索引擎廣告抬頭,但是,並不會將所有產品廣告一網打盡,與去年相比,傳統印刷廣告的優勢會被重視,但不再像過去那樣重要;
2.廣告公司將開始注意到雜誌的數位化分銷模式,並且喜歡這種方式,可能會透過數位化分銷技術選擇更豐富的媒體;
3.雜誌展覽業務將迎來復甦。

JeanM.Maddlon美國商業媒體協會首席財務長
1.2006年繼續上演企業合併,大公司分拆,中等公司互相收購;
2.包括廣告在內的雜誌各種收入都會增加,但不是傳統的廣告。我們將繼續改變原有的常規廣告投放,把雜誌產品引向更複雜的環境中,並探索出創新型行銷方案;3.郵政改革通過。

ScottPetersThe Jordan EdmistonGroup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
1.當越來越多的廣告商選擇了網路媒體廣告投放,印刷廣告將繼續遭遇挑戰,因為網路廣告的ROI(投資回報率)更易於監測。這將給雜誌業施加更大的壓力,使得它不得不在新的整合媒體模式上進行創新和嘗試;
2.雜誌出版商會越來越願意降低雜誌的發行基數,減少在訂閱代理環節的投資費用;
3.在大型消費類出版公司之間將繼續出現整合交易。

Reed PhillipsDeSliva & Phillips公司合夥人之一
作為一個行業,自2000年以來,我們一直經歷著雜誌的收購/兼併,2005年達到了一個高峰,2006年也會出現這樣一個高峰,還有可能會更好。為什麼?我們公司在2005年年初作的預測中發現,策略購買商對於收購/兼併交易的熱情又一次回溫,超過之前的四年。因此,現在他們又回來了,可以預測2006是特別熱鬧的一年。

Nina Link美國雜誌出版商協會(MPA)主席
1.消費類雜誌的廣告收入占比將會增加;
2.在雜誌的品牌化數位平台領域將出現明顯的廣告收入成長;
3.通過「郵政改革法案」。

Bob Sackswww.bosacks.com網站媒體部
2006將是「The Year of the Dodo 的一年。傳媒「食物鏈」上大多數處於「苟活」的服務商將「浮出水面」,數位化資訊分銷不會被徹底擊跨,也不會失敗;2006年,印刷媒體發行的可說明性要求將迎來一個分水嶺:雜誌必須提供可被證實的發行數字,否則無法生存;2006年,電子報紙將首次進入消費市場。

JayGoldberyMansueto風險基金出版總裁
1.預計2006年,B2B雜誌將不再是一個「沉睡」的類別,它帶給雜誌業的興奮點可以和2005年明星雜誌帶來的興奮點和繁榮氣相媲美。我們已經看到,並且還將繼續看到,已經擁有大品牌的專業雜誌領域還具有新的切口,從而產生更多的小雜誌,甚至有大牌公司也進入這個領域;
2.考慮到新的管理,新的高水準雇員出現(估計2006年第一季度,所有雜誌的人員加起來占到全公司銷售、行銷和調查人員總數的一半),在公司員工中間會出現一種新的興奮點。《Inc》和《Fast Company》被收購我們之後,為了滿足業務靈活性的新需求,對這兩本雜誌進行了很好的策略地位設定;
3.預計,私人出版公司、大企業以及中小性雜誌將繼續為美國經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Robert GarrettAdmedia合夥公司創始人、執行總裁
1. B2B雜誌將繼續緊跟經濟發展步伐,收入也將繼續成長,不管是廣告收入,還是會議/展覽的收入,其發展速度要快於消費類雜誌;
2.越來越多的雜誌總裁會提出發行數字的準確性要求,對於消費類雜誌而言,這意味著要更大程度地降低發行基數,從而給廣告收入帶來更大的壓力,短期之內也會阻礙雜誌更廣範圍的發展機遇。

Rachel SklarFishbowl NY》雜誌主編
雜誌出版界將意識到一個有生命力的雜誌網站必須具有更多的封面點擊功能和穩定的內容延伸閱讀系統……我想,2006年會出現大量專門針對網站的雜誌內容,甚至包括部落格,我最期待的雜誌部落格是:《VOGUE》,儘管他們不願意「屈尊」稱自己為部落格;《Vanity Fair》的部落格具有非常大的潛力;《Men’s Health》比較可能出現圖片部落格。《Radar》雜誌已經成功展現了一本雜誌是如何透過建立充滿生機、不斷發展的網站,從而彌補印刷雜誌的視覺缺憾。

Danita Allen Wood(《Missouri Life》雜誌主編)
1. B2B雜誌將在分銷領域向數位化技術更邁進一步,遠遠超越於紙媒;
2.有些雜誌或許會從此遠離印刷機時代,直抵線上技術最高「境界」,在出版程式、wInSite和相關系統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3.廣告商對雜誌內容施加的壓力會更多。

Bill WolpinPrimedia集團內容總監
1.2006年,隨著嬰兒潮第一代人的退休,雜誌業會開始感覺到壓力;
2.雜誌仍舊是大多數美國人了解所關心領域、私人故事和專業知識的媒體選擇。為什麼美國人會喜歡他們的雜誌呢?不同於電視,雜誌既不需要近距離控制,也不需要用遙控器掌握開關,雜誌可以隨時翻閱。同時,和高速發展的網路一樣,雜誌提供的內容總是很「到位」,讀者可以快速看到自己想了解和需要閱讀的內容;
3.整體的經濟成長將繼續賦予雜誌業健康的經濟成長氛圍。不管是領先經濟時代的雜誌,還是落後於經濟時代的雜誌,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出現廣告收入的成長,特別是和新經濟成長點直接相關的雜誌,其整體收益都將增加。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son080&aid=14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