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羅霖的畫記(十一)──同父同母不同天
2010/09/18 17:24:15瀏覽254|回應0|推薦3

 

    「我是透過父親的朋友郭秉毅先生知道你的情形,」霖兒專注地聽著羅吉的解釋,但眼前的這個大哥似乎多了些陌生的神秘感。「郭先生在成都和重慶往返工作,偶會到陜西來,也就帶來了你寄給家裡裏信上的消息。」「這麼說,四年前你沒死?…不,我是說…那時父親誆我?」「也不全然,那時亂得很,一時也說不清…。但我們的意思是希望你好好念書,沒想到…你還是捲進了這個風暴。」「也沒甚麼的!一、兩個月後,不是又有『十萬青年十萬軍』跟著捲進來嗎?光重慶大學就有三分之一的在校生報名了呀!」霖兒回憶著當年熱血激昂的盛況。「現在那些青年軍呢?『一寸山河一寸血』是打內戰去了吧!」羅吉的話語帶著冷漠的反諷。「我看…是共產黨鬧事吧!國家夠疲憊的了,他們還…」霖兒瞥見羅吉那胸有成竹的神情,一時語塞。

 

    羅吉自武漢“出事”之後,展轉來到胡宗南部擔任通信員的工作,並結識胡的侍從副官兼機要秘書熊向暉。一九四七年三月的空降奇襲延安因計畫曝光而喊停,三月下旬,胡率二十萬國軍攻下延安空城一座,卻在此後一年內的戰役中屢屢損兵折將。

 

    「你們不久要調到徐州去了,我覺得…你這一路上該看看各地的報紙和人民的生活,多認識一下局勢是好的!」「你怎麼知道我要調徐州去?」霖兒十分驚訝地問著羅吉。「唉,你忘了我是搞通信的嘛!」「哦,是是…」霖兒釋然地回應。「其實…有些真相未必是看到的,」霖兒狐疑地聽著羅吉說:「例如胡司令。」「他怎麼了?」「我們是出來抗日你知道的!…」「不然呢?」「可武漢失守的第二年,他就奉令駐陝西監視八路軍。蔣委員長不是答應了周恩來合作抗日的嗎?」「誰知道共產黨葫蘆裡頭有啥藥?」霖兒開始不解他大哥的立場。「葫蘆裡的藥?霖兒,你知道今井武夫這個日本人嗎?」「…」霖兒只是專注地搖頭並傾聽。「他是個日軍上校,侵華派遣軍總司令部的。在我們重慶還被轟炸的時候,蔣先生派了特務宋子良和他在香港密會…」「做什麼?」霖兒急切地脫口一問。「呵,搞停戰協議不是?」「我不信!」「不信?這又不是第一次!“七七”之前何應欽沒搞過嗎?你在南京沒看到他欠身哈腰的受降姿勢嗎?」霖兒突然憶起在南京擔任儀仗工作時的所見所聞,頓時一陣茫然。「據說,武漢還沒丟的時候,到訪南京的日本秩父宮親王就收到一份空投的求和密函,國民政府要以割讓東北和內蒙來交換…」「別說了!」「四零年七月,張群和畑俊六簽下備忘錄,若不是“百團大戰”…」「我說…別說了!哥,那也許是鬥爭策略,中日兩邊的條件不對稱,我們只能以此贏得最後勝利。」霖兒彷彿是個維護信仰的使徒那般堅決,儘管他開始痛苦地懷疑好些問題,和引起疑問的他的大哥。

 

    一九四七年五月,被改編為國軍第三快速縱隊的傘兵部隊進駐徐州,歸“剿總”司令劉峙指揮。然而,在四八年改隸空軍之前,這支機動部隊或是情報失真、或是徒然撲空、或是戰局變化,基本戰鬥規模不大。四八年六月下旬,隸屬傘兵一團的霖兒為區壽年兵團駐守河南帝邱店,時陳毅、粟裕指揮的華東野戰軍來勢兇猛。

 

    「…抗戰勝利快三年了,中國還是這麼紛亂。我在期待卻茫然的心情中完成了學業,只是同你一樣,也許還有未了的心願。中國的政治我不十分懂得,只是感嘆我們兩國的命運何其相似,千辛萬苦盼到大戰結束,但趕走了一個敵人,卻換來兩個更凶險的敵人,以至國家分裂,遲遲盼不到和平來臨。霖,這是我們的宿命嗎?你在遙遠的戰場上,為著我不十分懂得的願望而奮鬥吧?衷心祝福你和你的國家!家父幾度催促我回去,協助他們和美國人之間的工作,金九堂叔遇到了很大的困難…我恐怕無法在中國等下去了,可是,我也擔心,我一直在等的原來是個更大的恐懼。」斜靠在陣地工事裏的霖兒讀著由大哥羅吉轉來的信,那是一封來自重慶的字跡娟秀的信,霖兒反覆看著。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mes602&aid=442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