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1/26 13:38:38瀏覽1139|回應0|推薦21 | |
素養不該和入學制度掛勾2021-01-26 聯合報 / 李家同
最近教改最響亮的口號是強調學生有沒有素養,教育部也就公布了素養的三面九項。所謂三面,乃是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所謂九項,乃是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規畫執行與創新應變、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相信大家都認為這些素養是很偉大的,如果中學生有這些素養,實在是國家的福氣。可是我認為這些素養不能與入大學有任何關係。 要知道,素養的一大問題乃是老師不可能教如何培養素養。一個老師如果要教配電系統,他一定是一位非常稱職的配電系統專家。一位老師要教游泳,他一定要自己會游泳。可是要教素養,有幾個老師可以說自己已經有這些素養了?比方說,什麼是系統思考,我想沒有一位老師可以自稱他思考時是絕對有系統的。即使這位老師的確有這種能力,試問,他如何教高中生呢?他又如何知道學生思考時有問題? 再談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更加奇怪了。因為問題有分難易,如果要解決買不到火車票的問題應該不難,可是也不能由老師來教高中生如何解決這種問題。如果一架精密機械的精密度出了問題,哪一個老師有能力教高中生解決這種問題?如果要解決全世界的貧富不均問題,老師有這個能力嗎?老師都沒有這種能力,為何要要求學生要有這種能力? 再看大學端,大學教授也不見得具備教育部所說的素養。大學教授之所以能在大學教書,乃是因為他在專業上的能力。他不見得很會和人溝通,也不見得會和同仁互動。相當多著名的數學家往往是所謂孤獨的狼,也就是說,他是獨來獨往的,而且也不太能說清楚自己在想什麼。能夠懂這種數學家學問的人,相當之少。因此,我認為大多數的教授根本不可能判斷學生是否具備教育部所頒布的素養。 即使有一位學生在三面九項的素養中,每一項都非常精通;也就是說,他向來都是自主行動,會與人溝通,也能和同學互動。他的道德修養也媲美歷史上的聖人。我的問題是,他如何表現出來的?不可能在教育部所規定的學習歷程檔案中表現他的道德修養。大學教授也不可能很有把握的說,某一位高中生的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相當傑出。 教育部應該好好思考,素養究竟和大學入學有什麼關係。該如此折磨老師、家長和學生嗎? (作者為清華大學榮譽教授) |
|
( 心情隨筆|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