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董怡芬《我不是我》-王靖惇說:「我的舞蹈機會都是自己要來的。」
2015/06/06 16:14:46瀏覽1046|回應0|推薦3

從演員跨界到舞者,4年了,「我的舞蹈機會都是自己要的。」王靖惇說:「在驫舞跳的《繼承者》及隨後跟董怡芬跳的《自我否定系列》都是毛遂自荐。」

董怡芬「自我否定系列」的第三部曲《我不是我》這兩天正在實驗劇場演出,王靖惇從首部曲《我沒有說》就開始參與,不但參與編導,還是舞者。

董怡芬4年前在做《我沒有說》時,原本是找王靖惇來當導演,「我就跟她說我要跳舞,她就說,OK,那你就加入吧。」王靖惇說:「那時年輕,什麼都想試試看。」

事實上,《我沒有說》並不是他舞蹈的處女作,在那之前驫舞做《繼承者》時,他就用毛遂自荐的方式獲得跳舞的機會。「其實他們有辦甄選,但我有事無法去。」但他很想試試看,所以,直接找上了驫舞的編舞陳武康說:「我想要加入。」陳武康要他先去跳芭蕾看看,練完後陳武康覺得OK,就同意他加入,《繼承者》就成為他第一個公開表演的舞蹈作品。

當初想跨界舞蹈,嚐鮮的想法居多,但實際接觸過後,他發現,舞蹈對自己的表演有相當程度的助益。

「以前雖然都有玩肢體,但跟舞蹈的肢體是不一樣的。」王靖惇說:「舞蹈訓練讓我對身體的操控力提高很多。」從最近他參與演出的《Dear God》跟《西夏旅館》都可以看出這種影響,「這兩齣戲對身體的使用都有很高要求,跳舞讓我能更輕鬆地克服這些。」

經歷過舞蹈訓練後,他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知道自己的肌肉如何用力及扭曲,甚至了解運用哪些肌肉能增強自己的內在表達。

王靖惇也是導演,舞蹈訓練對這個工作也有幫助,他說:「我現在比較知道怎麼看演員的身體,能很快判別他們現在是在放鬆還是緊張?」

他記得當初加入驫舞後,陳武康曾跟他說:「接觸舞蹈後,會讓你未來的創作跟以前完全不同。」實際操作後發現,真的是這樣。

《自我否定系列》王靖惇從首部曲一路演到現在的三部曲,是董怡芬外,唯一全程參與的舞者,對於這系列的3個作品,他表示,脈胳上第一部曲跟第三部曲較像。

「我的專長是文字跟語言,怡芬是身體,所以我們做的是試著把文字去意義化,並用舞蹈表達得更清楚。」王靖惇說:「首部曲就是在做這樣的實驗,有男女關係,也有權力關係。」

「二部曲語言是線索,它在講述的是記憶。」他說:「可是記憶都變形了。」

三部曲跟首部曲較像,一樣都是拿到麥克風的人就有權力,得到語言權的人就擁有遊戲的權力,把語言從男女關係放大到群體關係,變得更暴力,「你在裡頭還是能看到語言或在社會上代表性的例如媒體的操控,那種操控及壓迫是不舒適的。」王靖惇說:「三部曲的企圖更宏大一些,比較具有社會意識。」

(圖片由兩廳院提供)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bbar66&aid=24104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