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這句話是唐太宗的諫臣魏徵說的,唐太宗終其一生,牢記於心,時時警惕,才能成就輝煌富強的貞觀之治。
唐太宗與魏徵可說是千古絕配,有唐太宗的寬大氣度,才有魏徵的游刃空間,敢言敢諫。自古君臣配合成就偉大事業的例子實在不很多,否則,怎會有「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政治屠殺案件發生?
南宋高宗與岳飛的君臣關係,看起來也頗有唐太宗與魏徵的味道,沒事時,岳飛還可算是高宗的良師益友,他告訴他選賢與能的道理,高宗也能虛心受教,君臣相處十分和諧。
岳飛還為南宋高宗直搗黃龍,差點收復失地,本可避免南宋偏安局面,只是一旦碰上私心,岳飛就成了他心中必除的大石頭,假借秦檜之手,以莫須有的罪名結束他的生命。岳飛的枉死隨後獲得昭雪,只是不知道臨終時,是否明白自己必死的原因?
歷史上還有更惡劣的例子,被我們封為暴君的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文人知識分子秉承戰國時代百家爭鳴的好習慣,對秦始皇不斷「嗆瞎」,基本上這群人沒搞清楚狀況,也不了解秦始皇的為人氣度,結果全被坑殺了,死得冤枉,但也說明「多話必敗」的道理。
綜觀中國五千年的政治演變,大體上可下一個結論,通常開國的幾個君主,親歷建國的辛苦,明白獨木難成舟的道理,比較聽得進功臣的意見,因此社會安定,人民生活富足。隨著時間進展,後續接位的皇帝,打從娘胎就生長後宮,根本不知民間疾苦,視野短淺,若旁邊又盡是些小人,多話者就免不了一場迫害殺戮,這種地位與認知的差異所造成的憾事,並未隨朝代更替而獲得教訓。
愛講話、喜歡發表看法者,大多是唸過書的知識分子,他懂得用眼睛看,用大腦分析,一旦抓到弊病,如鯁在喉,不吐不快,以使命感為前提,一開口頭頭是道、條理分明、引經據典、不容人答辯,皇帝唸多少書,是否全聽懂了,也不清楚,總之,話多了,他一不耐煩,加上小人挑撥,這群頂著儒家思想的光環的多話者就有避不了的災禍。
當然,不是每個讀書人都如此清高自持,奉命殺岳飛的秦檜、篡漢的王莽、明朝的嚴嵩、………,這群人大都有不怎麼高明的皇帝配合,屬奸臣一類,歷史上的評價不好。他們個個學識淵博,但是道德差,又有些小聰明,使出的招數十分凶狠,直接影響國勢,甚至導致國家滅亡。
難怪秦始皇要焚書,與其弄一堆囉哩八說的腐儒,不如傻傻的、沒意見、只會聽話的蠢材算了。現代倒有一個人,他的行事作風滿類似秦始皇,那就是毛澤東,早期大陸「批孔揚秦」其來有因,棄祖宗優美字體,另創簡化文字,再加上長達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實足是現代版的「焚書坑儒」,對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有相當程度的傷害。
從春秋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到西漢武帝的獨尊儒術以降,知識分子始終穿梭期間,前仆後繼。十年寒窗苦讀,不見有時退縮偷懶,所以,科舉考試越來越繁複,越來越嚴苛,也越來越完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也就行成。
到今日,「讀書出頭天」的觀念始終牢固地存在每一個人心中,每個父母可以節自己的衣,縮自己的食,孩子不能不唸書受教育,台灣經濟奇蹟的光彩何嘗不是這種觀念造就出來的?
只是,孩子的資質是否值得栽培,那絕非父母願意面對的現實,於是,每年各級升學考試的考生數年年創新高,教育當局本著良心良能,不忍看到落榜者的眼淚,不忍一生辛苦的父母心碎,各地大學如雨後春筍到處冒出,大學數量與人口的比率之高,據說是世界第一。我不敢懷疑台灣民眾的資質高下,只是根據性向測驗,不是每個人都必要經大學洗禮才能出頭天,教育單位不經評估,一味隨家長起舞,才有今日學士滿街跑,真才沒幾人的感嘆,這是很嚴重的教育資源浪 費,也弄了一批眼高手低、好吃懶做的社會游離分子,好處在哪?「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道理簡單,人人都懂,做起來竟然這麼難?
更甚者,書唸一大推,做人道理被疏忽,講好聽是風氣開放,威權時代終結,但是過分強調自我的存在,蔑視其上的大我。國家觀念淡薄,認同感薄弱,自然不容易有團結一致的觀念,各種分化對立的議題就很容易發酵而顯現,一個國家意識形態四分五裂,如何富強康樂,經濟繁榮?
今天做一個知識分子,比帝王時代安全多了,有幸生在自由民主時代,就要好好珍惜自己的才智,傳承過去知識分子不畏死的高尚風骨,捐棄私見、私利,全體戮力為國家打拼,彼此互信心強,社會充滿朝氣。有共同意念,國家才能上軌道,才能真正強盛,才走得出去。
﹋﹋﹋﹋﹋﹋﹋﹋﹋﹋﹋﹋﹋﹋﹋﹋﹋﹋﹋﹋﹋﹋﹋﹋﹋﹋﹋﹋﹋﹋﹋﹋﹋﹋﹋
近日看到總統府有揮不去的炒股夢魘,起因於識人不明、用人不當,而這些人都是水準高的知識分子,為何有今日的困窘?有感而發,寫下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