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3/14 06:58:14瀏覽642|回應2|推薦5 | |
基督教傳播的教條強調「信主得永生。」,「悔改的人有福了。」。佛家諺語也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聲妓晚景從良,一世煙花無礙。」。在在給人一種權宜便宜的認識,似乎無論若何墮落或作惡多端,只要至最後肯販依,前半身所作所為一切都得以赥免,並給予一生虔敬向善之同等待遇。成長浸潤於此種恫嚇悔過式地勸募教化,成長過程得來的警愓乃是;確切以為等至天國將近的時刻再來悔改販依絕不為晚,天國或者西方寶地顯然最能接受迷途回歸的浪子。
然而等到自我体認漸甦醒,就愈益覺得不需去佔這類便宜,同時也沒有為自己的作為來悔改的必要。自己一生行徑,本該一己擔負,何需再來擷取此類權宜的悔改與方便,我始終認為自己若違悖天主教條,甚至竟從客觀之立場省視以為不當,因此打入地獄慘受刀山油鍋之懲也絕無所反悔之必要。 宗教的善惡之擬定,同樣也如法律風俗政治是因應的規範,在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下,為社會人群共存的前題給了弱勢的多數一個較擇中公允的權宜之道,不是絕對的倫理判斷。如同所有強制性的道德規範一樣從來不因此凝鍊成絕對不移的善惡標準。 可能由於我懷著如此地分辨,我內裡從未屈從於社會上的規範,同樣自己若屈從或自我鑄造的信仰也幾乎可算是權宜的宗教信仰,雖一旦墮入質疑的狀況,就絕不能算是宗教信仰。只能說是懵懂地相信一個萬有地可能超乎一切神或同於此的超存在 ── 這種相信本質上依然存疑,只是一種可能性,雖是我確乎寧願相信一個超乎俗世一切之上的存在,但這種存在是包容性的,容忍人們質疑並究其真確之可能,而且是無從以現世已存的規範或強制脅迫人的意志屈從其下。 這樣的陳述表示出我的猶豫狀能,所有論題都處於待求證,雖並非不具信仰本質,但絕非確定不移。我或許有所迷失,但同樣我也因之為之堅持確立。迷失是外在狀態昀猶豫,內裡卻是堅定,雖不同於信仰者的堅貞。我的迷失於世,其情狀正如目前漂泊於此荒漠的情況,次為有所堅持,其實仍脆弱易碎,模稜,意志上的無能為力或可表徵自己的狀況。縱或有不干屈服的意願,然事實上卻是不得不全然地順服於環境與境遇。 我無所可持,也無所可信,所能持得之真確感知唯有自己感官的確切,唯有的認識是經逐步探知所有以為當然之事物並不如以為那般可持或可信任。或者粞切認定並信任自己佔据著的短暫時空似是唯有可感知体認的真切實在,然知識稍增,即使連這點,也得存疑。 |
|
( 創作|小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