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8/31 23:55:06瀏覽384|回應0|推薦0 | |
上面這兩本書,在今天不停的交替反覆審視之下,同時都讀完了.覺得有些可惜! 作為有可能成為史料的報導文學,田野調查紀錄;這樣的文字資料呈現方式,讓人覺得扼腕與喟嘆. 如果有嚴謹的學術審稿,有更客觀的直接報導,只陳述事實,不加入情緒描寫和一些看來矯情的情結鋪排,我會覺得花千把塊是值回票價,對得起荷包的. 其中一本是臺南縣政府在1994年出資印行的;另一本是順益原住民博物館在1995年贊助出版的.仔細反覆推敲和對照閱讀之下發現,內容之間相互重疊和混雜,還炒出一些重大的矛盾. 至少有下列幾項疑點: 1.在南瀛平埔誌當中,p169頁提到:[走標]乃指......賽跑以競奪錦標,此為和安雅族(洪安雅族)特有的風俗,西拉雅族或大滿族並不見此俗. 但作者自己另一本著作"走訪台灣平埔族"一書中,p74頁描寫西拉雅族傳統祭典時又寫道:嚎海祭的最後一幕是訓練年輕人[走標].到底在他的經驗法則裡,走標是不是某族特有的,還是普遍存在於平埔族?這樣的矛盾可以顯見作者查證資料和書寫的態度似嫌粗糙. 2.同樣是講嚎海祭,兩本書講的日期也不一樣,有時說在農曆九月初五;又說在農曆九月十五日;還有因為沒有曆法,時序按照月亮圓缺,祭典都是選擇月圓時刻的說法.這跟我之前讀來的資料:依照一些按季節分明生長的樹,如莿桐,苦苓等來進行活動和祭典頗有出入.因為既然沒有曆法,哪能知道哪次月圓是幾月幾日? 3.相同的祭典的描述文字在兩書中不同的章節反覆出現.(注意,這是不同單位出資印行的書),但彼此卻互相扞格:有時說嚎海祭最後結束在牽曲,有時又說跳舞後的少女進行走標是最後一幕(我記得"走標"是只有男生可以參加的),有時牽曲又成為夜祭的最後儀式.感覺辛苦訪查來的資料似乎沒有經過統整. 4.作者稱這是花費十年的功夫訪查紀錄完成的.但我也看到許多章節是翻譯自原有的典籍,而且在文章最後才加上出處;以致閱讀當中,搞不清是實際查訪而來的,還是就現有的文獻做探討? 5.資料蒐集似乎很龐大,感覺似乎走訪了東西南北不少地方,照片很多但都沒看到作者和受訪者合影.也有很高比率的圖片是來自既有的古籍當中;雖有實際描繪,但筆法類似西畫,或描繪的具有現代感,看了覺得很突兀. 6.兩本書當中描寫的人物誌重複性很高,文字一字不差,照片也只有黑白與彩色的差別而已.讓我覺得書的價值降低了不少,感覺可惜! 7.行文當中出現許多情緒化字眼和個人主觀判斷,但又未加註引申來源,感覺好像歐巴桑我平時在寫的雜記,讀起來很辛苦,不容易抓到重點.(現在知道我自己也是戕害讀者了) 8.依照作者生長的年代來推斷,個人覺得:只有"平埔仔"的稱呼,沒有"平埔番",在1960~1970年代,那時的"番"定義應指的是高山族.他在書中說因為祖父帶他去找"平埔番"的長者,所以對這個族群感到好奇;這樣的說法不符合邏輯,已經漢化到無法分辨的平埔族人,在30幾年前,本土意識尚未抬頭的年代,怎會讓人知道(或被稱作)是"番"? "平埔番"大量見於清朝和日治時期的文獻引述,尋常百姓應不太可能有這樣的稱呼. 9.書中仍然可以看到一些漢人以本位主義解讀原住民的方法,覺得有點受傷. 10.書中絕少提到與原住民關係密切的植物,種植活動,墾地的移動等等,覺得是最可惜的地方,許多重複的篇幅如果稍作修剪,把民族植物學的觀點加進來,加入植物與習俗的關係,應該會很好.平埔族在近代畢竟已經以農耕取代漁獵,少了這個部份,會讓人覺得血脈更為缥渺,對尋根更加沒信心.還好,這個部分我從早期參與家族的種植活動當中,以及對植物的愛好,之前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仔細的查驗過了. 11.得到不少收穫,了解到自己的用心尋根不亞於學者調查研究的精神,最重要的是,從自己身邊重要的訊息和資料查訪,得到的結論最實在!這遠勝於別人提供給我們的第三手資料.所以,早期的地契,土地謄本,長輩的訓誨,家族禁忌,飲食習慣,謀生方法建築特徵,祭祀習慣,特殊風俗,族人個性,種植活動等等,處處都是線索. 12.了解到許多探討原住民的專書有必要隨著時代以及新文獻的發現,加以修正內容,否則會讓我這樣耗費心力想了解來龍去脈的人因為得到不周全的資料,而再度半途而廢. 13.最近因為常對長輩訪談,對自己的家族,情感更深了,更加的懷念阿公和老爸.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