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9/06/04 23:36:34瀏覽1374|回應0|推薦0 | |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20090613再補充~最近讀王丹: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n/10/today-article3.htm 今天是六四天安門事件二十週年紀念日。試圖尋找擋在坦克車前的勇氣。 剛剛看完公視播出的十點全記錄:<坦克車前的年輕人> 有一種歷史在新生代眼中褪色的感覺。 有一些香港知識分子的說法:[中國以資本主義和消費主義買起了新一代,這是今天中國民主的新形勢。] 1989年六四之後出生的一代被禁掉了?或是被做掉了? 但若你是五年級生,應該會對上面這張圖片印象非常深刻。 臺灣的新聞媒體在1989年6月,一整個月的時間通宵達旦的,不斷的在新聞當中或之後穿插播出這個畫面。那時大學同學們一到教室碰面,談的都是三個字:天安門!天安門!...... 印象中,每台的電視新聞中好像還反覆配合著一些當時所謂"反共愛國歌曲",但想不起來是哪幾首歌。 這是1989年6月5日,六四天安門事件的隔日,中共的坦克部隊在廣場附近行駛著,宣示著武力。 一位美聯社記者在天安門廣場旁的飯店拍到的畫面,一個年輕人擋在坦克車前面,阻止這武力暴獸的前進。 這一段影像的底片據說是藏在飯店的抽水馬桶裡,才躲過中國公安的搜查,得以流傳出來,成為歷史的一部分。 今晚公視的節目當中,紀錄片的製作群對現今的北大學生做了一個"小小"的實驗。 把上面的圖片傳給受訪的幾位學生看,問他們有什麼感覺。 大家看了半晌,一臉疑惑,紛紛表示:訊息太少,不知照片的意義是什麼,發言的學生還說是:[藝術創作圖片],[閱兵典禮]之類的。 二十年前的北大到二十年後的北大,反差是如此之大! 多年來中共當局對資訊的封鎖,對新生代知識的蒙蔽,實在令人瞠目。 難怪某詩人要寫:<我們在此撤離,只留下光> 我記得還有詩人寫過一首<我在天安門廣場撿到一具屍體> 或許也該有人這麼寫著:<我在天安門廣場擋住一部坦克車> 延伸閱讀: 公共電視十點全記錄http://www.pts.org.tw/php/mealc/main.php?XMAENO=1757 80後六四文化祭: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3450 六四詩歌紀念音樂會:http://fleursdeslettres.com/blog/wp-content/downloads/6420_poetry.pdf 2009.06.04初寫 2009.06.07補充 |
|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