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與南部歐吉桑的晤面以及課堂速記
2008/08/21 00:02:35瀏覽329|回應0|推薦0

D老近年卸下一些頭銜之後,終於能像今天這樣親炙他的丰采了.

如果不是因為那樣學術上的觀念摩擦,今天的晤面會更精采,這在阿蓁滿月時,跑到廈門街上買傳統滿月禮的歐吉桑;道地的臺南風骨,而他的阿母是我的同鄉.

講了一個外婆的故事,心領神會:臺灣的命運這樣的九彎十八拐,何時出頭天?

說到年輕人:要在別人認為不美的地方,看得出美个所在,才是真讀者.

說到學術爭戰:人頭多的卡贏面,好的傳統都被丟棄了.

說到下一代的價值觀:看看身邊,不要追求那遠在天邊.

說到社會,這塊土地:唯有合作,和睦才能向前走;毋倘予人徛高山看馬相踢的機會.

說到文藝創作與傳承:不可走向廟堂文學,要和民眾接近.

(或許自己比較喜歡文學中富含實用性,對看上去很美,卻不能吃喝拉撒睡的文字,常常是看過便丟在腦後,上面這段話體會特別深.文字若不能貼近普羅大眾,確實不容易被傳承下去,再美的文字也會在當代就夭折了.)

講到學院裡傳授的人文思想:常常是思想家的思想,而非普羅大眾的想法.思想家的思想往往不容易在當代實現,往往與時代脫節,這對民眾是不切實際的,是空虛的;願意去實踐的人少之又少,這是知識財富的一種消耗.

(很奇怪的,這個時代確實是高學歷,高知識分子的人越多,但社會卻是越亂!???)

講到領導人物:若是仍然以國家主義取向,當權者,當政者為大;那社會便一再的內耗在人民的抗爭上.

小J說他老人家私下慈祥,但一穿起學術外套,頑強不可擋.

但如同某位前輩損他的:誰人卡老?

歐吉桑終將退場,新的浪頭推著前浪走.

對一切終將失去的無力抵擋.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vyjean&aid=214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