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日記與流言追追追
2008/07/26 20:34:45瀏覽490|回應0|推薦0

 在網路上都可以直接線上閱讀紀伯倫的詩句了,難怪遠流上面這套書一直賣不出去.

 

註:上面這本泰戈爾的詩集原文是用孟加拉文寫成的,由冰心在1955年由英譯本再翻譯成中文,1985年8月文鏡文庫重新印行,當時的發行人是林右崇,購買地點在聯經出版社臺中分公司,地址在北區健行路,現在已經遷走了.同時購買的那一批書當中,還有林煥彰的無心論,裡面的內容有一些後來也被剽竊成民歌的詞.

照這年代來算,B夫人應未滿十歲吧?有誰還相信她在23年前就讀過這本詩集嗎?

因為當初沒有署名也沒有登入的關係,讓人剽竊了我說話的原意.

包括詢問那所學校是否接受特殊生,以便決定Eric是否有這樣的就讀選擇,由於沒有接收到答覆,這些都在一年多後,因為別人撿拾我穿過的鞋子,一切真相被扭曲,

他至今不知被欺騙,也不知誤殺了不知情的人,充滿是非與間諜的地盤.

一個年紀三十上下的女生,怎可能在1986年就寫下那樣的日記?

泰戈爾的吉檀迦利在1955年被翻譯成中文時,張小嫻還沒出生呢?難道也要說是泰戈爾剽竊她的詩句?

文字的表象可以捏造,意境和意象卻是無法全盤模仿,稍花心思就可以看出破綻.可惜的是:高學歷並不代表高明的判斷力,只是另外一種自以為是和自認聰明.

網路勢力龐大,就可以顛倒是非?扭曲事實?

所以,歐巴桑需要這樣的紀伯倫:

[那在廟宇的陰影下,行走在他弟子中間的教師,
他給予弟子的,毋寧是他的信心和愛,
而非他的智慧.]

~摘自[On Teaching]章節

或是:
[思想是隻太空之鳥,在話語的籠子裡的確可能展開雙翼,
却無法飛翔.]

~摘自[On Talking]

(1986年的日記,我終於知道為何[一片葉子不會枯黃....]
如此的似曾相識了)

泰戈爾的[吉檀迦利]也得來幾段才能醒腦:
[離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遙遠,
最簡單的音調,需要最艱苦的練習.]

[旅客要在每個生人門口敲扣,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門......]

[舊的言語剛在舌尖死去,新的音樂又從心上迸來,
舊徹方迷,新的田野又在面前奇妙的展開.]

諸位:記得把手寫日記保管個二十年以上,會有[重生]
再加上[返老還童]的收穫....

延伸閱讀:

http://blog.udn.com/ivyjean/571022


( 創作散文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vyjean&aid=20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