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2/22 15:30:49瀏覽1307|回應6|推薦48 | |
只要一講到“龜毛”的民族,大多數的人都會想到德國人和日本人吧?他們給人的印象是凡事都一絲不苟、堅持原則,也絕少妥協。較之以上二民族,台灣人真的是太不會計較了! 怎麼會講到這麼嚴肅的話題呢?蓋因前幾天黃昏時分,我在回家的路上,就在離家不及百公尺的人行道上摔了一跤;成績真是輝煌,拐了一側的腳踝、又挫到同一側的手腕。那應是建設公司的施工有問題:地上鋪的地磚在經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可能是熱脹冷縮,也可能是泥塊鬆動,其中一塊凸出了一公分。那是一個斜坡,當時光線昏暗,倉促急行的我,就在一蹴及那塊地磚的剎那間,因為失去平衡而跌倒。 想必那社區大樓的保全也由監視器上看到了我的精彩滑壘,他們卻保持緘默,除非我當時頹坐地上不起,需要急召救護車,不然,應是會被視而不見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美國,我可以告官,要求醫藥費和為受驚嚇的精神損失做求償;但是我是在台灣,只能自認倒霉,記得事後要去收驚並感謝天上諸眾神明的庇佑吶! 因為這件事,讓我想到去年女兒曾經拿給我看的一本書:《一公分的輸贏》。作者在日本留學並就業、生活過一段蠻長的時間,他寫下了他認為日本人的“好”及值得台灣學習的部份。 說實在的,看了會讓人有想把書砸向牆壁或是丟到樓下去的憤慨;不是因為誤認作者是在妄自菲薄,或是日本的月亮比較圓的媚日心態,而是有點羞愧,又痛恨台灣人不成器的生氣。台灣人常為著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而吵個不停,在面臨大事時,反而不知所措。 日本社會對細節的堅持和對工作、倫理的謙卑態度,也總是表現在工作上和生活上。 他們在工作上要求很多: 日本鐘錶廠要求鐘錶的年誤差必須在0.1秒之內才能出貨。 如果是九點上班的話,日本人在八點五十分進門就已經算是遲到了。 日本人自認在自己能力不足、不能有效率地處理完公事才需要加班。 擦桌子的抹布要向什麼方向擦、怎麼折,才能擦得乾淨。 泡茶的水溫要多高、泡多久、不同的來客要用不同的茶和不同的杯。 以上的堅持,不只是“講究”,而是非常有規律的讓做事的方法變成一個典範。 書中也有更多是生活中的小細節,譬如: 日本人懂得進一步設身處地,去考慮他人的需求。 常怕會造成他人的負擔。 探病也會考量時間的因素,擔心會不會影響病人的心情。 端茶給客人時,會注意茶杯把手的方向會不會讓客人取用順手。 不讓小孩在公共場所哭鬧或亂跑,不會吵到其他想要安靜的人。 在電車上是不准講手機,甚至連響鈴都是用震動的。 瑕疵商品要換貨時,多以宅急便收送,不造成顧客的不便。 別以為日本人都是大男人主義,我的那位日本客戶就是個細心體貼的人;這回送給我一套日本的茶具,怕我不會用,還把泡茶的程序和要領一一解說得鉅細糜遺,雖然我一再跟他說在台北的日系百貨公司也可以買到抹茶粉,他依然在一回到日本後就又寄來補充的備品。 當然,日本人有著令人佩服的特質,守時、守法、守規矩、服從性高、雖然,不是全部的日本人都是如此的優秀或是用同一模子打造得分毫不差;但是處在那樣的一個環境之中,也可能有些微小毫釐之差,卻也不會有太大的差距! 書中舉了很多深刻而詳細的實例,讓人看了汗顏,也才知道:噢,原來只要多走一步、多做一點、多講究一點、多設想周到一點、……,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訣竅或是秘方!別怪罪那本書中所說的有長他人威風、滅自己銳氣之嫌,諱疾忌醫固然不可取,知己知彼才是成功致勝的第一步! 「管它的……」「大不了……」「又不會怎樣……」……這就是一般台灣人普遍有的心態,這就是那決定輸贏的一公分差距;一公分,也許不太多,卻會造成很大的差距,日本人就是靠那小小的一公分去狠狠地贏過他國的人,為什麼我們就無法克服這短短一公分的差距呢? 看看台灣的路面,為何總是顛陂不平、坑坑疤疤的?我固然是因為那一公分的差距而摔得不爽,也順便牽拖一下民族性的差異、介紹《一公分的輸贏》這本書啦!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