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1/06 14:34:43瀏覽478|回應0|推薦1 | |
輿論聲中,沒人視之為“阿拉伯奇跡的象徵”,倒有人將其命名為“繁榮悼念碑”。當地一名銀行家譏諷地說:“在這個發展過速的城市,大樓是二十一世紀頭十年的最後狂歡。
據說,有德國市場分析師便創立了一種“高樓指數”,以此來觀測全球經濟溫度和興衰週期,因為當經濟發展到“人定勝天”的信心高度膨脹之時,人類的貪欲便蒙蔽了他的理智,“萬丈高樓平地起”的現象便會層出不窮,此時,“好日子”便走到頭了,“GOOD OLD DAYS”就會逐步走進人們的記憶。這一次,哈利法塔便精准地印證了“高樓指數”的價值:
對於這座高塔的耗資,目前人們的估計是約125億港元,但實際投資顯然要超出這個數目,因為還有10%的空間根本沒賣出去,所以接下來,此前買樓花的投資者將和迪拜酋長一起經受煎熬。
沒有人知道何時能真正收回投資,也沒有人能確切知道迪拜城能否恢復曾經的奢華和繁榮。一片汪洋和浩瀚沙漠包圍中的這座人造都市,註定要濃縮人類的夢想、野心、荒誕、失望和掙扎,也註定要成為一個地道的“阿拉伯神話”和再版的“阿爾罕布拉宮傳奇”。
當然,對中國人來說,只有溫州富人團和北京台曾追問過的熱血經濟學人金岩石先生會高度關注迪拜樓市的發展進程,而對其他國人而言,這不過是個遙遠的夢。然而細究起來,這169層的哈利法塔其實還是可以和我們的命運掛起鉤的,即便不說中國面臨同樣可怕的房地產泡沫,單從某種巧合的"歷史時間週期"來說,2009-169=1840,而1840年,上上世紀的那個時候,正是此前一直自視為“中央大國”的中國人開始被“蠻夷”百般欺辱的時候。
此後,我們挨打,我們求和,我們自慰,我們割地,我們賠款,我們掙扎,我們抗爭,我們勝利,我們自立,我們出擊,我們躍進,我們文革,我們改革,我們開放,我們喊出“大國崛起”,我們喊出“保衛增長”,我們喊出“率先復蘇”,我們喊出“中國經驗”......恍若隔世,又近在眼前,已過了169年了。剛剛過去的2009,帶去的正是我們---中國人,經過的和不該忘卻的一切的一切。
在這個意義上說,哈利法塔的誕生倒是理當給中國人一些啟示的,無論是從個人投資角度,還是從國家發展方略。至少,我們由此便該知道,不是什麼“世界之最”都需要去爭的,我們需要學習的是他國的自由、民主、科技法制,而不是他們的奢靡、透支愚昧和腐敗,我們需要爭取的是像發達國家一樣的,民富、民權創新和進取,而不是他們的貧富懸殊、嫌貧愛富以及黃賭毒——捨本逐末只能自取其辱,虛幻的煙花也永遠遮不住內在的失落。
是的,作為有權有錢有勢的迪拜酋長的"大手筆投資",169層的“世界之最”哈裏發塔終於豎起來了.誰都知道,其每一個細胞裏都充斥著自大、奢華和虛榮,但大家也都知道,真正的傳奇、真正的投資皇帝、真正的“世界之最”,卻在美國小鎮奧馬哈的那個當初價值3萬美元的平房小院裏……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