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名人
1953年,17個國家的75名著名人士聯合發起了「世界保衛和平大會」。在莫斯科這個組織決定將屈原列為「世界文化名人」,號召全世界人民紀念他。從此,這位生於西元前340年戰國時期的一介沒落貴族,憑藉著博學多聞與流利口才的本領,弱冠之年就深得楚懷王信任,擔任楚國的法務部長與外交官雙銜。正所謂少年得志大不幸,孤傲與不隨波逐流的性格,使得他很快就成為一堆佞臣的眼中釘,反對者的代表就是楚懷王的寵妃鄭袖、兒子子蘭和上官大夫靳尚。這批目光短淺的廢物只想維護自己的特權,卻把國家的長遠利益置之腦後。成天圍在楚懷王身邊,左右懷王的言行。加上楚國的強敵秦國派出了一個大說謊家張儀來到楚國,六神無主的楚懷王,終於聽信了讒言,漸漸冷落了屈原,使他遭到了第一次流放,從此成為全世界最專業的流亡詩人。
太嚴肅了嗎?先聽一首歌吧!別走開!
這首歌不是蓋的哦!一切盡在不言中,因為故事真相就在影片中。別急!繼續聽我說書就明白了──
屈原的愛恨情仇
古代中國歷來愛國忠臣摧肝裂膽為國捐軀行伍中,以自殺殉國這種死法的屈原算是空前絕後了。司馬光認為屈原自沉汨羅江是奇節,因此《資治通鑑》裡並無記載屈原的事蹟。打破水缸的司馬光瘋了嗎?屈原何許人也?竟然沒有入選資治通鑑耶?怎能不啟人疑竇乎?
試想我國當代官場人物與屈原政治資歷與性格相當者,胡自強差可比擬,你能想像曾任外交部長與行政院新聞局長的胡市長,會為中華民國投江殉國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其因為何?首要理由不外乎夫人邵曉鈴吧?所以,我特意在此篇論述中置入後舍男孩演唱歌曲《不得不愛》,完整表明了我對於屈原死因的推想。在此事先聲明對於屈大夫性取向研討,本人並無歧視與詆毀偉人之意,無論屈原如何以死明志的一生事蹟,都無礙於他愛國詩人的清風亮節,祇是身為後世炎黃子孫的我對史實探討的做學問態度而已。
原本自幼就被父親取名平字原生於寅年寅時寅分搞得十分自戀的屈原,十九歲就離開故鄉秭歸來到家族沒落前居住的京城郢都,依恃絕佳口才與史記說他長得高大俊美,佩長劍,戴高冠,身掛鲜花香草等特徵,在楚懷王還是太子熊槐時,得以順利進入太子府成為伴讀,一個是俊秀陽光般的美少年,陪伴在目光炯碩雄視天下的未來君王,兩人情同手足寸步不離,蘭台太子伴讀有如帝王師一般競爭激烈,屈原可以一路脫穎而出把熊槐太子送上楚懷王寶座,足見君臣之情非比尋常。而在戰國時期崇尚男風的民情下,也難怪朱自清與聞一多等知名學者會力挺孫次舟教授《屈原是文學弄臣的發疑》與張一一《屈原不如宋祖德和陳楚生》文中指證歷歷的君臣斷袖之癖了。
透過聞一多先生進一步闡述,在科舉尚未施行的戰國時代,文學家沒有獨立的社會地位和生存條件,他們只有依附於當時的國君與貴族才能生存,即成為“文學弄臣”。 當然這項觀點或許是忽略了屈原與楚王共祖的沒落貴族身世,尚不足以使人全然信服;然而張一一旁徵博引出屈原手筆的詩句可不得了:
“結微情以陳詞兮,矯以遺夫美人。昔君與我誠言兮,曰黃昏以為期”
表達的是屈大夫與懷王之間的以身相托兩情相悅;
“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眾女嫉余之娥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中的“靈修”是古代女子對戀人的愛稱,屈原以此來稱呼懷王,同性之間的愛情至此一目了然,但此時的懷王已有移情別戀的傾向,這使得詩人幽怨和哀傷不已;至於後來的
“闔中既以邃遠兮,哲王又不寤。懷朕情而不發兮,余焉能忍與此終古”
就表達出詩人對懷王雖然還是一往情深,但清高的個性又使他不屑捲入宮廷的爭風吃醋中,最後受到排擠和放逐,抑鬱難平。甚至於眼見遭幼子慫恿前去武關會秦被挾持的楚懷王客死異鄉,悲慟萬千,不得不走上淒美而幽怨地抱石投江的娘泡死法。
尤其最令我採信的是連屈原的頭號政敵湘夫人─鄭袖,曾在郭沫若筆下強吻屈原的楚國大美女,都無法令屈原動過凡心。鄭袖何其妖媚,講一段她幹過最有名的好事:鄭袖美貌而多妒,性聰慧。一日,魏王送給楚懷王一名美女魏美人,楚王寵愛魏美人,鄭袖告訴魏美人楚王不喜歡她的鼻子,於是魏美人見到楚王都要掩著鼻子,楚王問於鄭袖道:「美人見寡人輒掩鼻,何也?」鄭袖答道:「嫌大王體臭,故惡聞之。」楚王大怒,命割除魏美人之鼻,袖遂專寵。這樣的蛇蝎美人竟然拿屈原沒折,理由自然無法排除他壓根兒不好女色。
另外,還有身材高大的屈原竟然打不過他的同僚上官大夫─靳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兩人遂在朝廷門口扭打一團,草稿竟然讓靳尚搶去?可見屈原男子氣概大有問題。
文行至此,探求出屈原心理層面,方能於功利盛行百家爭鳴的戰國時期,對詩人屈原投江自盡的動機做出更為合理的解釋。
屈原死了嗎?
我們都知道屈原是怎麼死的吧?沒錯!西元前278年,強秦一步步進逼郢都,頃襄王跟那些當權貴族們一起狼狽地逃難,倉皇遷都於今河南淮陽縣,正流亡江西的屈原眼見楚國就要完蛋了,自己卻不能有一點作為,便有了以身殉國的念想,他過鄂渚(湖北武昌),入洞庭,溯沅水,經枉陼 (湖南常德武陵縣)至辰陽(湖南辰溪),又折向東南,入於漵浦,暫時停留下來。不久又下沅江,入洞庭,渡湘水,到了長沙附近的汨羅江。哇塞!他在作什麼啊?想自殺還遠足幹嘛呢?史書所載屈原終於在極度苦悶、完全絕望的心情下,於農曆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盡了,莫非此人是在找葬身之所嗎?一個萬念俱灰的愛國詩人連死都要這麼挑剔浪漫嗎?我想了又想怎麼就覺得他根本不想死啊?
況且,屈原之死好像是完全照劇本走的,屈原曾作《漁父》表明自己不與世沉浮的決心:
汨罗江前。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釃?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
照此說來,我們屈原的死意堅決,乃人如其文的慷慨赴義一場,是年(頃襄王二十一年)屈原已屆六十二歲也活夠本了,所以並非不可能!然而,這樣的死是詩人有意殉國之舉,必須要做到家喻戶曉,才能發揮效果,否則豈不枉死?這裡就需要一點難度的技術了。所以才有後來的地方人士,得到屈原抱石投江的信兒,大伙划著小船去救屈原。可是滔滔江水哪兒找屈原的蹤影?於是大伙兒在汨羅江上打撈半天,也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 漁父很難受,他對著江面,把竹筒子裡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獻給屈原的,或說是餵飽河裡魚龍,使屈原得以保住全屍,免遭魚蝦破壞。到了翌年五月初五那一天,當地的百姓想起這是屈原投江的日子,又划了船把竹筒子盛滿米撒到水裡去祭祀他。後來這種紀念屈原的活動漸漸成為一種風俗。人們遂把農曆五月初五稱為端午節,據說就是包粽子與賽龍舟的由來。
故事講到這裡好像挺順理成章的,但是對於春秋時期的越國人而言,簡直就是要讓他們火冒三丈或者捧腹大笑了,因為賽龍舟與包粽子好像是越王句踐為了復國,為了要讓士兵渡江時不遭水鬼襲擾的所做所為耶?據聞一多《端午考》考證在屈原投江之前,吳越一帶已有端午節存在,但從屈原逝世之後,中國主流公認的端午節由來是在祭祀屈原。嘖嘖,至此我們是否不禁要審思一下屈原是何方神聖了吧?
一個能以椽筆寫下《九歌》、《天問》等民間宗教百科全書的作家,無異等同於一名巫師,不會不懂自殺的罪孽果報吧?所以,常理判斷這種人不可能走上自殺一途。再加上出現於《漁父》中的漁夫未免也太學富五車了?識水性的漁夫打撈不著屍體,很難受所以做了竹筒撒米的儀式行為?為何僅止於划船而不縱身入水?一個打漁殺家與三閭大夫不過一面之緣,交談幾句而已,他在難受什麼?漁父,魚腹也;詩人屈原是最擅長以比興手法創造楚辭文體的大文豪,這麼洗鍊的創作技巧拿到生活行為裡的行動藝術應該可以手到擒來,在我一個身為也會寫詩的劇場導演眼裡,這個自殺懸案的真相就是屈原喬裝扮演漁父,從頭到尾自編自導自演的連環計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