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2/01 14:59:43瀏覽1451|回應4|推薦38 | ||
《 光明日報 》( 2011年11月30日 06 版) 編輯部﹕ 中學生心理出現問題的報道越來越多。幾天前﹐烏魯木齊市一名高中學生和一名初中學生相繼自殺﹐更讓人看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但另一個現象也很普遍﹕各中學開設的心理諮詢室幾乎都成了擺設。 在烏魯木齊市的中學裡﹐都有一間佈置得十分溫馨的心理諮詢室﹐粉色的牆壁﹐沙發﹑茶几﹑專業書籍一應俱全。一些學校還專門購置了心理沙盤等測試工具﹐與嚴肅教室相比﹐這裡顯得更加舒適﹑幽靜﹑隱秘。但這裡卻很少有同學來。一位長期從事心理工作的教師無奈地說﹕“學校心理諮詢室的利用率很低﹐有時一周也來不了一個孩子。” 記者與6所學校的近40位學生進行交流﹐他們幾乎異口同聲地說﹕“心裡有秘密﹐但不能說。”一位高中三年級學生小吳認為﹐心理諮詢室就是由心理老師來解決學生面臨的﹑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但這樣的問題不能告訴老師。“年齡很重要﹐老師不懂我。比如喜歡某個男生這樣的問題﹐能向老師說出來嗎﹖說出來會引起老師的關注嗎﹖他能替我保守秘密嗎﹖告訴家長或班主任老師怎麼辦﹖” 除了情感方面的問題外﹐許多學生認為﹐不能說的秘密還包括和同學的關係﹑對某些老師的看法和家裡的一些私事﹐其中可能會有自私或者丑惡的表現﹐但這些是不可能告訴心理老師的。“總不能讓老師看到我不光彩的一面吧。” 同學們認為﹐不願意進學校心理諮詢室的原因除了信任﹑樹立自己形象﹑有代溝外﹐最關鍵的是﹕老師都是我們身邊的人﹐說出來再見他們時怎麼辦﹖他們能否替自己保守秘密﹖ 更有一些同學認為﹕我又沒事﹐幹嗎去心理諮詢室﹖一位高一學生小高就說﹕“有心理障礙的同學才會進心理諮詢室﹐我覺得我心理挺健康的﹐是個陽光的男生﹐不需要諮詢什麼。” 烏魯木齊市第13中學心理健康老師王召平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有一次﹐我要上一節心理健康現場課﹐需要10多個學生來參與﹐班主任老師幫忙找了些學習好的孩子﹐可他們卻非常不樂意。學生認為﹐‘如果我去了﹐是不是就代表我的心理有問題﹖那我還是不去了﹐我很正常。’其實﹐不是心理有問題才去心理諮詢室的。無論你有開心的事需要分享﹐還是有困難需要幫助﹐或者很鬱悶﹐就想找個人說說話﹐都可以找心理諮詢老師。” 多年的心理諮詢工作﹐讓學校裡的老師們發現學生的一些共同點﹕經常參與學生工作﹐與老師接觸比較多的學生﹐會很主動地進行心理諮詢。包括個人的感情問題﹐也會尋求幫助。但一些平時性格內向﹐不願意多說話的學生﹐就會越來越封閉自己。究其原因﹐烏魯木齊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辦公室主任徐春霞說﹐還是因為師生關係﹐是溝通的問題。 由於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就塑造出了嚴肅的形象﹐學生害怕老師﹐擔心自己的秘密告訴老師後﹐會受到批評。若想解決此問題﹐學校首先要做好宣傳工作﹐讓孩子們把老師當成朋友﹐建立起信任感。其次﹐有些老師必須改變自己﹐讓學生信任你。比如﹐有些老師在批評學生時會說﹕你是不是心理有問題﹖趕緊找心理老師看看去。這種態度讓學生認為﹐找心理老師就真的是自己有問題了﹐不願意主動靠近。這是一種誤區﹐老師平時教育孩子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語言。再者﹐現在專業的心理諮詢老師數量有限﹐有些學校甚至沒有一個國家級心理諮詢師﹐即便有心理諮詢室﹐也不能真正幫助學生。所以﹐讓學生真正走進心理諮詢室﹐還需要各方認真努力地解決問題。 本報記者 王瑟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