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2/19 12:41:20瀏覽951|回應0|推薦2 | |
向來對於法國片的印象就是,演員口音讓我覺得有點難融入(個人因素), 常常因此而作罷。 不過,當了老師之後,變得很喜歡去感受這樣帶點教育又溫馨的電影, 故事一開端,是一位叫莫翰奇躺在沙發上休息的老人, 他是一位大樂團的指揮家, 他接到了母親去世的電話而回到了故鄉, 當天晚上,有位五十多年不見了的朋友貝比諾帶了一張相片、一本日記來找他。 故事回到了數十年前,那一家育兒院時的故事... 故事中的代課老師克萊蒙馬修,在歷經挫折放棄了個人的音樂理想、並發誓永不再作曲, 來到一所育兒院做代課老師。進門之後,他的前任在臨走前秀出身上的傷口並告訴他, 在學校裡的學生們,多數都是問題學生。 其中,故事裡哈善院長及其他老師們對學生的管制非常的嚴厲, 而這種打與罵的管理制度並沒有起到太好的效果。 克萊蒙也發現每個學生的問題都不一樣,好幾次他發現孩子並不是大人口中說的"問題" 所以下定決心,必須要一個一個深入去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 他想到利用音樂來接觸學生們,所以拿起了空白樂譜創作,組織學生們建立合唱團。 在這裡的孩子,多半是孤兒、或是單親、也有包括人際關係上面有困難的孩子, 但是他們內心世界裡面是單純的,只是他們用較激烈的方式傳達給大人, 克萊蒙的努力,孩子們開始喜歡了歌唱,並一同帶起學校上層的參與度。 雖然校長依然很自私的想要利用合唱團來謀取轉調職的機會, 然而事情並不順利,克萊蒙趁在院長外出開會,私自帶領合唱團到戶外練習時, 校園被一個先前逃走、屢教不改的孩子放了火,克萊蒙也因此被解僱,但學校的孩子卻和老師難捨難分。 在克萊蒙要離開的時候,在教室的窗內飛出許多紙飛機, 上面有著孩子們對他的祝福與不捨, 而克萊蒙,離開了育幼院,並且一同帶走了班內的小小指揮家(每周六爸爸會接他走的那個小男孩), 一直到老,他都持續著對音樂的熱愛與堅持。 紀錄: 這一部看了不下10次,原因是音樂真的深入我心, 當夜深人靜的時候,聽久了內心會有種重拾動力的感覺, 我並不是誇大其辭而是孩子的聲音頻率的確會讓人的內心安定, 就像他們笑,你也會跟著笑的原理是一樣的。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