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瘦身變暴食 傷身又傷心
2012/10/31 17:14:57瀏覽956|回應0|推薦0
負責醫師 洪建德 醫師 2011/07/30
主要內容 瘦身變暴食 傷身又傷心
社會近年來吹著一股紙片人的風氣,許多女性都會嘗試各式各樣的減重方法,希望能越瘦越好,但反覆的採用各種不同的激烈減重法,體重沒減掉,暴食症反而在不知不覺中上身。臨床上留意的醫師就常會在各式求診的病人中,尤其妙齡女郎,發現飲食症的流行。
曾有過一位31歲小姐,身高164公分,體重66.5公斤,BP: 89/57mmHg, PR:61/min,大學畢,上班族小主管,從眼神與皮膚看出憔悴與焦慮,從主訴中,洪醫師馬上警覺到她非常的關住自己的身材與體重,經常採用激烈的減重方式,例如:長期拒食不吃,極度劇烈運動,「不知不覺」嘔吐或是買瀉藥「治便祕」等很有速效的減肥方式,有自覺身體與事業兩方面都得意,且能掌控,但是減肥久而久之,越減越沒有速效,即使3天幾乎不吃,只喝咖啡等飲料,體重也減不下來,因此情緒更加低落,又聞X尾酒有效,更訪某醫師開立許多減肥藥物,一下子從62公斤,降到59公斤,但是有一次在公司廁所昏厥,使得家人反對她繼續服用,但是一但沒用,一周內體重反彈到66公斤,她更驚嚇到藥物的副作用不只心悸,無力,暴躁,昏厥,更會反彈,於是她又中斷藥物治療。經過醫師問診與基本的檢驗,除了小細胞低血色素貧血,過去沒有特殊的疾病,近來因為腰痠,健診時佳作骨質密度,醫師診斷有中度骨質疏鬆症,醫師身體診察發現病人有較細又稀疏的頭髮,乾燥的皮膚,但有全神過度關注體重,極端減重,清瀉後的狂吃,幾乎每周一次,第二次母親隨行,有發現病人近年易怒,情緒不穩,有社會疏離感,但還有經期,診斷為暴食症。
暴食症患者一旦長期挨餓,清瀉等行為,血糖與電解質缺乏,誘發極度的饑渴,一旦接觸食物時,就會狂吃喝,以補充減重流失的體液與營養,使得體重瞬間回升,長時間一周至少一次以上,就已經罹患了暴食症。外人可見病患體重高低起伏很大,且生活重心瘦體重與身材左右。許多人以為大吃大喝就是暴食症,其實暴食症者在暴食時,會無法控制食量,吃進大量的食物,以滿足飢餓,但之後又會有罪惡感,開始擔心體重,便會清瀉,例如二指神功,或「不知不覺」嘔吐,或用藥,暴食常在減重之後發生,於是越減越肥。
暴食症所引起的併發症包括電解質失衡、食道潰瘍、心律不整、肌肉無力、貧血、影養不良所引起的感染等,當然心理上的社交障礙,與失去掌控的無力感,與憂鬱症引起的次發性暴食症不易區分,應轉介專家。大部分經過內科系醫師的診治,會有減輕成不典型的飲食症,或漸漸回復正常,甚至體重在運動後,也能漸漸脫離過去的泥沼。不過許多病人一心速成,來不及看到醫師非侵犯性的療法,與身體的自然復原,就失去耐心,成了失聯在各個正當治療與不當治療之間。
治療方面,先注意併發症,並教導完整的減重方式與基本生理機轉,並配合運動習慣,改善飲食內容,必要時會診精神科。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