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5/28 01:21:12瀏覽679|回應0|推薦3 | |
藏傳佛教在台發展的現況與省思~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鄭志明) 註 釋 1 周錫根、望塑,《藏族原始宗教》(四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頁339。 2 班班多覺,《藏傳佛教思想史綱》(上海:三聯書店上海分店,1992),頁79。 3 冉光榮,《中國藏傳佛教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頁33。 4 王森,《西藏佛教發展史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頁41-225。 5 許明銀,<西藏佛教的意義及其特色>(《西藏學與西藏佛學》,台北:文殊出版社,1986),頁15。 6 釋如石,<台灣的西藏佛教>(《現代大乘起信論-如石法師論文集》,南投:南林出版社,2001),頁208。 7 慧吉祥,<西藏佛教概說>(《西藏佛教要義》,台北:文殊出版社,1987),頁133。 8 羅桑卻吉尼瑪,《土觀宗派源流》(西藏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頁39。 9 黃英傑,《民國密宗年鑑》(台北:全佛文化出版社,1995),頁150。 10 同註釋9,頁152。 11 姚麗香,<藏傳佛教在台灣發展的初步研究>(《佛學研究中心學報》5期,2000),頁325。 12 黃慧琍,《藏傳佛教在台發展初探-以台南地區藏傳佛教團體為研究對象》(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頁65。 13 耿振華,<藏傳佛教源流及其在台灣地區的發展>(《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6期,1996),頁362。 14 釋聖嚴,《西藏佛教史》(台北:法鼓文化事業公司,1997),頁73。 15 同註釋3,頁67。 16 明珠仁波切,<藏傳佛教寺院在台灣-白馬山菩提講堂>(《西藏學術會議論文集》,蒙藏委員會,2000),頁287。 17 同註釋9,頁272-274。 18 黃英傑編著,《佛所行處-道果心印加持海》(台北:全佛文化出版社,1995),頁258。 19 同註釋11,頁330。 20 耿振華,<台灣藏傳佛教的現狀與發展>(《西藏學術會議論文集》,蒙藏委員會,2000),頁321。 21 鄭志明,《當代新興宗教修行團體篇》(嘉義大林: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0),頁154。 22 立川武藏,<噶舉派的典籍與教法>(《西藏的佛教》,許洋主譯,法爾出版社,1991),頁135。 23 劉立千,《藏傳佛教各派教義及密宗漫談》(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頁45。 24 同註釋9,頁153。 25 中元村等著,《中國佛教發展史》(台北:天華出版事業公司,1984),頁1089。 26 同註釋12,頁58。 27 同註釋6,頁216。 28 張福成,<藏傳佛教在台發展簡介>(《法光》141期,2001)。 29 許明銀,《西藏佛教之寶》(台北:佛光文化事業公司,1998),頁208。 30 林崇安,《西藏佛教的探討》(台北:慧炬出版社,1993),頁97。 31 圓烈阿闍黎耶編著,《認識密教》(台北:大千出版社,2001),頁83。 32 蕭金松,<台灣藏傳佛教發展管窺>(《法光學壇》6期,2002),頁108。 33 王俊中,<台灣與西藏及在台的藏傳佛教研究>(《東亞漢藏佛教史研究》,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頁237。 34 釋如石,<再談台灣的西藏佛教>(《現代大乘起信論-如石法師論文集》,南投:南林出版社,2001),頁234。 35 同註釋9,頁293-297。 36 黃維忠,《藏傳佛教大趨勢-佛光西漸》(台北:大千出版社,2002),頁56-82。 37 Martin Albrow,高相澤、馮玲譯,《全球時代-超越現代性之外的國家與社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頁233。 38 Jonathan Friedman,郭建如譯,《文化認同與全球性過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頁374。 39 趙星光,<世俗化與全球化過程中新興宗教團體的發展與傳佈>(《宗教論述專輯第五輯-新興宗教篇》,台北:內政部,2003),頁12。 40 林照真,<四十載流亡異域,歸鄉路困厄重重>(《中國時報》1999年3月8日),第十四版。 41 周怡倫,<達賴來台專題報導系列六之二>(《聯合報》1997年3月19日),第四版。 42 林本炫,《當代台灣民眾宗教信仰變遷的分析》(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頁22。 43 鄭志明,《華人宗教的文化意識第一卷》(台北: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1),頁3。 44 藍吉富,<台灣佛教歷史發展的宏觀式考察>(《中華佛學學報》12期,1999),頁245。 45 鄭志明,《當代新興宗教修行團體篇》(嘉義大林: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0),頁137。 46 陳秉璋,《道德規範與倫理價值》(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1990),頁83。 47 鄭志明,<台灣宗教團體經濟資源的問題>(《宗教論述專輯第四輯-宗教教育及宗教資源分配運用》,台北:內政部,2002),頁210。 48 同詮釋11,頁336。 49 藍吉富,《二十世紀的中日佛教》(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1),頁74。 50 鄭志明,<宗教組織的現代調適>(《2004年海峽兩岸宗教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華梵大學,2004),頁164。 51 同註釋34,頁238。 52 王惠雯,<近十年台灣藏傳佛教弘法研究-著譯作品評析>(《西藏學術會議論文集》,台北:蒙藏委員會,2000),頁336。 53 姚麗香,<藏傳佛教在台灣-中心負責人的經驗分析>(《新興宗教現象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2),頁26。 54 平實居士,《佛教之危機-敬答藏密上師及顯教大法師之質疑》(台北:佛教正覺同修會,2002),頁72。 55 達賴喇嘛、法比安,蕭綿綿譯,《達賴新經-達賴喇嘛人間對話》(台北:天下雜誌公司,2003),頁38。 56 黃英傑編校,潘隆碩譯,《悲願-達賴喇嘛諾貝爾和平獎專輯》(台北:大手印文化事業公司,2000),頁25。 57 康照祥,《藏傳佛教與達賴的困局》(台北:博儒書城,2002),頁125。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