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十九世紀總整理
2016/02/15 11:47:06瀏覽1352|回應0|推薦1

十九世紀總整理

大師們怎麼看這些新樂器?

在前一篇敘述到,這些樂器製造師傅們是如何努力的研究發展改進,希望能夠符合音樂家們的期待,然而這些努力受否可以獲得音樂家們的青睞呢?

從前面所提過的那些作曲家與法國號之間的關係可以看到,十九世紀早期,由於樂器的革新還在草創階段,樂器機械的準確性還不夠、會有漏水漏氣等問題,音準音色不盡理想,管弦樂譜曲上還是以自然號為目標,作曲家們如舒伯特、孟德爾頌、舒曼等人,在交響樂曲的譜曲上還是以自然號為對象,不過在獨奏、重奏室內樂方面,則是各有不同的想法,舒伯特有一首曲子,這首曲子名叫 “Auf dem Strom” 是為高音獨唱、法國號與鋼琴的藝術歌曲,過去曾經被認為是為按鍵號所寫的,後來這樣的說法被質疑,目前普遍的說法,認為這還是寫給自然號的,但是舒伯特有另外一首樂曲:「Nachtgesang im Walde, D. 913」,是為男生四部重唱與四把號於1827年寫作的,參與演出的有包括在推廣按鍵號十分出名的路易兄弟E. C. and J. R. Lewy,被認為其中有使用到有按鍵的樂器,縱然如此,在使用這項新樂器上面真正佔有重要地位的作曲家,還是非舒曼默數了,這在前面幾篇就有提到了。

至於德奧地區其他的作曲家對這個新樂器的反應呢?簡單來講,韋伯(Carl Maria von Weber, 1786-1826)不願意接受這樣新發明,他所寫的小協奏曲,是法國號曲目中技巧上屬於魔王級的最具挑戰曲目,這首曲子卻是寫給自然號的;布拉姆斯,就如先前所提到的,也是自然號的擁護者,而同時期的華格納,因為受到路易兄弟以及法蘭茲史特勞斯的影響,樂譜中已經為按鍵號留下空間了,他的追隨者,如理查史特勞斯、布魯克納以至於馬勒等人更是使用按鍵號了。

至於法國音樂家們,是怎麼對待我們所謂的「法國」號的?

過去我曾經提到,我們稱它為「法國號French Horn」事實上是個美麗的錯誤,因為這項樂器在發展中的每個重要的階段都是發生在現在的德國、奧國、捷克境內,被稱為 “French Horn” 純粹是因為英國的樂器商從法國進口了這項樂器,因此稱之為「法國」號。而在樂器發展的這個重要階段,法國音樂家們怎麼看這個樂器的?早在1820年代,柏林歌劇院的指揮就已經將按鍵號介紹到巴黎了,而到了1827年,P. J. Meifred Labbye兩人共同將這項樂器做了改良,並且Labbye還因此得到當年巴黎工業博覽會的銀牌獎,很有趣的另外有一位Jules Léon Antoine也因為另一改良型號得到銅牌獎。到了1828年,Meifred在音樂學院音樂會協會Société des Concerts du Conservatoire第一場音樂會中做了按鍵號的獨奏,到了1835年,Fromental Halévy1799-1862所寫的大歌劇「猶太人La Juive」在巴黎演出,樂團中配置了兩把按鍵號與兩把自然號,是歷史上按鍵號第一次參加樂團演出。白遼士也是另外一位鼓吹這個新樂器的作曲家,在他的管絃樂法 ”Grand Traite d'Instrumentation et d'Orchestration Modernes” 之中已經介紹到有按鍵的法國號了,另外也有學者注意到,在他的幻想交響曲之中,有一行小字 "faites les sons bouchés avec la main sans employer les cylindres" 意思是說「不要用按鍵,使用手來製造塞音」,這段話對於現代演奏家們已經不具意義而被忽略,但是在當時應該是很重要的提醒。

而在巴黎音樂院中,Meifred1833年開設有關學習按鍵號的課程,但是當他在1864年退休後,這個課程就結束了,之後一直到1896年,學校才恢復按鍵號的教學,並且到1903年,學校終於正式接受有按鍵的法國號,而他們所接受的按鍵系統,是「第三指升高一全音的系統(ascending third-valve horn)」,這個系統與同時間德國通用的不同。根據文獻資料顯示,早期的巴黎音樂院裡,有按鍵的吹奏與自然號的演奏都是法國號學生必須要學的,兩種樂器的吹奏技巧也是考試必考的,這在一首曲子上面可以看的到,這是杜卡斯Paul Dukas所寫的村歌Villanelle,這首曲子原本就是為了巴黎音樂院考試而寫的,在曲子中,作曲家要求前段以及中間的一小段不按按鍵sans les Pistons來演奏,到了快板部分要求演奏者使用按鍵avec les Pistons,這就是為了要考驗學生各方面的演奏能力了。

( 休閒生活音樂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ornman1965&aid=46894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