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當大師遇到法國號(二)
2010/12/10 23:31:31瀏覽1776|回應0|推薦0

The Story of the Horn-6

法國號的故事6

-當大師遇到法國號(二)-

上一期提到了到海頓為止的有關法國號演奏與寫作的背景,以及海頓交響曲裡的法國號聲部寫作,這一期想要提一下海頓的幾首有名的室內樂曲及獨奏曲。

如上期所說,除了以第三十三首為例子的少數交響曲以外,大部分的交響曲的法國號聲部都是和聲伴奏,但是有幾首另類型的曲子倒是許多學者常常在討論的。寫於1767年的嬉遊曲(Divertimento a tre, Hob. IV:5)就是一首極特殊的曲子。這首曲子寫於1767年,編制為法國號與一把小提琴與一把大提琴的三重奏,結構上為主題與變奏。在音域上,法國號的聲部跨越超過四個八度,大部分是在高音域,而且在高音域的音多為有旋律性並且節奏音值較短及輕快,中低音則大多不脫離自然泛音的範圍,每個音的時值也較長,這種寫法完全承襲了巴洛克時代Clarino Style的手法。

除此之外,一般認為海頓寫了兩首協奏曲,第一號的日期被定於1762年,編號Hob. VIId:3,在音域上偏重在高音,被認定為第一部號cor alto的獨奏曲。因為在原譜上有作曲家的署名,他所引起的爭議就沒那麼大,但是所謂的第二號協奏曲就沒那麼簡單了。

身份不明的「名作」

第二號協奏曲(Hob.VIId:4)基本上是第二部號cor basse的獨奏曲,除了使用的音域不同以外,若是與第一號比較,在結構上第一號的三個樂章都擁有裝飾奏,而第二號在第一三樂章擁有裝飾奏,縱然如此,由於一般的古典樂派的器樂協奏曲都是只在第一樂章加上裝飾奏,第二第三樂章則是純粹的慢板接迴旋曲,這兩首協奏曲算是很特殊,而且帶有某一程度的共通性。

一直到二十世紀中葉,人們相信這首曲子是海頓所寫,1781年的Breitkopf目錄就把這首曲子放入海頓作品之中,但到了二十世紀中,人們開始懷疑這樣說法。第一個原因是缺乏證據,海頓在世時,曾親自編輯,或是由旁人編輯,他監督的方式出了兩套作品目錄,但這首都不在其中。而其他的資料如,作曲家手稿、信件、日記等也沒提到這部作品。早期的目錄,如Breitkopf目錄,是根據一批收藏在Zittau的手抄譜而來,但這批資料的許多曲子已被鑑定非海頓所寫,這首曲子的早期手稿上的署名是「海頓」而非「約瑟夫·海頓」。第二個原因則是出現在其作曲風格上,學者們認為第一樂章的曲式結構及第三樂章的起頭方式非海頓慣用手法,反而像他的弟弟麥可海頓(Michael Haydn)的手筆。因此新葛羅富音樂辭典把這首曲子在約瑟夫海頓的作品集裡歸類為可疑作品欄,但是同時又直接的放在麥可海頓(Michael Haydn)的作品集之內。學者們也有不同的討論,英國的權威海頓學者H.C. Robbins Landon指出沒有強烈有力的風格證據支持或否定這首曲子是否為海頓所寫,但是第三樂章很明顯的出於其弟之手,也有人認為有可能是海頓的學生或他的仰慕者仿照他的風格並冠上他的名子而寫的。另有學者以數學的方式統計比較,指出這首曲子在很多重要段落上不能通過所有的檢驗,所以判定非海頓所寫。但是也有贊成的說法,其中包括了:在海頓的時代法國號的先天限制很多,所以不能在風格上與其他作品比較,何況莫札特的法國號協奏曲在結構上也與其他的作品不太一樣,而事實上這首作品的許多地方確實在海頓其他作品中出現過;在他擔任艾斯特哈基(Esterházy)宮廷指揮及樂長的時期,他曾簽了一份契約書,或賣身契,文中規定除了主人允許,不能為其他人譜寫,演出,出版曲子。學者認為這首曲子似乎屬於「地下作品」之內。在他工作的艾斯特哈基(Esterházy)宮廷城堡內,至今仍存有大量的手稿資料在地窖內尚未出土,而麥可海頓(Michael Haydn)的生平紀錄裡並沒提到任何有關寫作這首曲子計劃的資料,因此我們不能太早斷定這首曲子非出自海頓之手,或把這首曲子判給他的弟弟-麥可海頓(Michael Haydn)。而我個人在比較了他一些作品之後也認為這應是海頓所寫。

莫札特與法國號

提到海頓我們必定要討論到莫札特,莫札特與法國號關係匪淺,許多的傳聞八卦也是千古流傳,但整體來講,他的法國號寫法風格是屬於第二部號(cor basse)風格,除了第四十號交響曲的小步舞曲樂章獨奏片段,管絃樂曲裡少有突出段落,但相對的,他寫了至少三首完整的協奏曲,一首與四支絃樂器的法國號五重奏,一首帶有爭議,法國號與三支木管加樂團的交響協奏曲,多首室內樂,並留下一大堆未完成的手稿,讓我們後代不斷的作文章、研究、發掘、討論。這些作品的完整性、挑戰性及前瞻性,以及其藝術成就使我們讚嘆不已。這些完整或幾乎完整的曲子也早已成為法國號學生的必學曲目,及演奏家的經典大作。

在下一期,我將多多討論莫札特的法國號之緣。

( 休閒生活音樂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ornman1965&aid=4685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