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6/05 08:00:56瀏覽1933|回應0|推薦0 | |
壹、破斥之問題 近年來有在網路上有以所謂「邏輯思辨」來否定佛教「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或者「萬法唯識」的道理;基於多年來對唯識宗的瞭解,在此不得不針對問題來加以破斥。 上開否定詰難,其實是對於佛教「唯識宗」的理論體系根本上未研究,甚至不理解;另外對於古印度佛教的因明學(也就是古印度或佛教的邏輯學)可能全然外行;以致於:拿著自成一格的粗簡「邏輯思辦」或者系統疏略的邏輯辯證來否定佛教唯識宗義理;過大矣哉! 下列論述,就是詰難者拿著「二元論」(凡所有一切事只能有二元對立:是、非;黑、白;有我、無我,絕對不存在第三種以上可能)的觀點,來否定「四句、百非」,乃至「離四句、絕百非」的佛法思路。這樣的邏輯思辨,理路上是極端簡易錯誤,而沒有辦法解決複雜的人生問題的。 貳、詰難者之論述 有對於「萬法唯識」質疑者的論述(請注意,彼「二元論」邏輯實在過度簡化); 一、「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是誰的心?又是誰的識? 二、當然是由「我」的心所造,由「我」的識所顯現。(如果,不是由「我」投射出去的;難道會是某甲、某乙、某丙或某丁?) 三、「無我」變成失去基本條件和立場,故「唯心、唯識」就根本站不住腳! 參、破斥 一、破斥第一問:「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是誰的心?又是誰的識? 徵結:詰難者在此預下伏筆:這個「誰」只有「我」及「無我」兩個答案(「二元論」邏輯)。而且佛教徒有「無我觀」,因此詰難者會用「無我」為武器來否定佛教徒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以及「萬法唯識」的「能認識主體」,以達成其目的。 在此要注意的是,古印度最基本的邏輯結構不是「二元論」,而是較精準的「四句分別」辯證,在佛教經論當中也援用在內容當中。 簡單的例子。「二元論」是「有」「無」包含了一切;事物只有二元「非有即無」而不容其存在第三種以上可能性。但所謂「四句分別」思考方向至少有四種可能性,例如:「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從這個分別四句,當做根本可以衍生出「百句」(「四句」如何衍生出「百句」?佛光大辭典線上查詢系統「四句百非」條有詳細介紹;淨宗學院網站上《離四句絕百非(奧旨二講第2集講義)》開展得極為清晰)。佛教的論述,不但是根本的「四句分別」或是衍生出來的「百句」,都還是外道或者未究竟的認識範圍;若論及涅槃實相,應該是「體絕百非,理超四句」《三論玄義》。(按:從「四句」衍生到「百句」較複雜,在此不推演)。 換句話說,古印度的「四句分別」基本邏輯結構,對上西洋哲學的「二元論邏輯」,思維方式必定不一樣!但是那一個的邏輯思辨較精審?當然是「四句分別」(「四句」可衍生出「百句」,合起來稱為「四句百非」;這是古印度精微的因明觀點,但是佛教連「四句百非」都得超越,所以有「離四句,絕百非」之說)。 唯識宗立宗的主要理論依據《成唯識論》當中最少有三處提及「似我」的觀念(不是二元論者的:若非「我」,必定是「無我」之思考): 站在一個唯識宗長期的研究者及信仰者的立場,個人可以直接回答詰難者的第一個問題「『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是誰的心?又是誰的識?」 這個「誰」,不是「我」也不是「無我」,而是「似我」!有成唯識論的理論依據如下: (一)《成唯識論》曰:「諸識生時變似我法。此我法相雖在內識而由分別似外境現。諸有情類無始時來。緣此執為實我實法。」吾人著重在第一句「諸識生時變似我法」,諸識生起的時候,所變現的是「似我」「似法」,這個似我、似法被有情識的衆生們從無始曠劫以來,攀緣執著成為「實我」「實法」。 注意:「似我」,並不是「我」或什麼都沒有的「無我」二元分別。 (二)《成唯識論》曰:「內識所變似我似法。雖有而非實我法性。然似彼現故說為假。外境隨情而施設故非有如識。內識必依因緣生故非無如境。由此便遮增減二執。境依內識而假立故唯世俗有。識是假境所依事故亦勝義有。」請理解第一、二句「內識所變似我似法,雖有而非實我法性」,內識所變現出來的也是「似我」「似法」,這個「似我」「似法」觀察起來好像有,但是不是「實我」「實法」之性。 注意:其內識所變現的仍然是「似我」,而非「我」或什麼都沒有的「無我」,表示能認識的主體不是「我」。 (三)《成唯識論》曰:「我若實無。誰於生死輪迴諸趣。誰復厭苦求趣涅槃。所執實我既無生滅。如何可說生死輪迴。常如虛空。非苦所惱何為厭捨求趣涅槃。故彼所言常為自害。然有情類身心相續煩惱業力輪迴諸趣。厭患苦故求趣涅槃。由此故知。定無實我但有諸識。無始時來前滅後生。因果相續。由妄熏習似我相現。愚者於中妄執為我。」請重視最後兩句:「由妄熏習似我相現。愚者於中妄執為我。」就是由於妄心熏習,出現了「似我相」;該「似我相」被沒有能力斷「無明」「愛結」二者,且對聖教未曾修習過的「愚者」妄執為「我」。 注意:還是「似我」,並不是妄執的「我」,也非什麼都沒有的「無我」。 二、破斥第二問:當然是由「我」的心所造,由「我」的識所顯現。(如果,不是由「我」投射出去的;難道會是某甲、某乙、某丙或某丁?) 徵結:詰難者以「二元論」簡略邏輯思辨預設答案,逕自將「誰」武斷地設定為「我」,並且主觀地認為「無我」是什麼都沒有,根本沒有「能認識主體」;殊不知稍有佛學概念者皆知曉:「無我」或「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藉由否定表面意識的「我執」「法執」,且以深入的解脫智慧來觀察世間的真相,所以才有「行深般若波羅密多」的經文。 換言之,詰難者的「無我(什麼都沒有)」與佛教的「無我」觀念大有逕庭。 佛教的「無我」並不是槁木死灰什麼都沒有,「無我」是一個工具和方法並不阻斷「能認識的主體」照見五蘊皆空的功能! 這個能認識的主體,不是路人甲、乙、丙、丁,也不是「我」,而是「似我」! 「似我」怎麼來的?請參悟唯識宗的「六經十一論」:六經指的是,華嚴經、解深密經、如來出現功德莊嚴經、大乘阿毘達磨經、楞伽經、厚嚴經(一說為日照譯之「大乘密嚴經」);十一論指的是:瑜伽師地論、顯揚聖教論、大乘莊嚴經論、集量論、攝大乘論、十地經論、觀所緣緣論、阿毘達磨集論、二十唯識論、辯中邊論、分別瑜伽論。至少弄清楚了六經十一論外的精簡本《成唯識論》,對於「似我」的來由才能搞懂。 三、破斥第三問:「無我」變成失去基本條件和立場,故「唯心、唯識」就根本站不住腳! 「無我」如果是「什麼都沒有」,當然會變成失去基本條件和立場,進而使「唯心、唯識」就根本站不住腳! 但是詰難者到底有沒有真正理解佛教當中「無我」的定義? 對於別人理論的基本定義沒搞清楚,而想去否定別人的理論,只能成為「牛頭不對馬嘴」。也就等於說,你還沒有清楚明白對方講話的真實涵義內容,就劈哩啪啦地把對方駡一頓,可謂莽撞至極。 佛教的「無我」,到底是什麼概念?可以從《佛學大辭典》窺知大略。 再重覆一次。 詰難者認為,一定要是「我」的心或者「我」的識,才有意義;如果是「無我」的話,「心」「識」根本站不住腳。(但要注意的是,佛法上的「無我」、「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的意思;這種將「無我」理解成:「什麼都沒有」的概念是不對的)。 到底什麼是「無我」?其實相絕對不是邏輯思辨「二元論」者那麼簡單的思維,所以在《金剛經》中釋迦牟尼佛才會對須菩提開示:「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無我,吾人雖然不如須菩提「解空義第一」的深智利根,但從底下丁福保居士《佛學大辭典》的內容,應可窺知梗概: (一)「無我」,又云非我。常一之體,有主宰之用者為「我」。於人身執有此,謂之「人我」,於法執有此,謂之「法我」,於自己執有此,謂之「自我」,於他執有此,謂之「他我」。然人身者五蘊之假和合,無常一之我體,法者總為因緣生,亦無常一之我體,既無「人我」,無「法我」,則無自我「他我」,不待言矣。如此畢竟「無有我」,是究竟之真理也。 這段話,是勸人袪除「我執」,看破人身係五蘊和合,無常一我體;看破法為因緣生,亦無常一我體,進而建立「無我觀」,注意即使建立了「無我觀」仍然有一個「能認識的主體」,並不是什麼都沒有!或許有人會問:那「能所雙泯」呢?抱歉!「能所雙泯」並不是說「能認識的主體」(比如:我人)、「被認識的客體」(比如:萬法)都沒有了!而是「能認識的主體」與「被認識的客體」都達止於「空」的狀態。 有人說:這翻譯有依據嗎?當然! 這是按照《康熙字典》的原始意思直譯而來:泯,泯,盡也《爾雅·釋詁》。 《康熙字典》有「空」的意思嗎?「盡」不是「什麼都沒有嗎」?(又來了!頭腦簡單的「二邊見」者)。 《康熙字典》再曰:盡,「器中空」也《說文》。 所以「能所雙泯」應該翻譯成:「能認識的主體」與「所認識的客體」都達止於「空」的狀態。 (二)回到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對「無我」的其他詮釋: 1.金剛經曰:「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2.十地經論一曰:「無我智有二種,我空法空。」 3.大乘義章二曰:「法無性實,故曰無我。」 同三曰:「苦非我體,故名為無我。」 4.俱舍光記二十六曰:「違我見故非我。」 又曰:「非自在故非我。」 又曰:「即蘊自體非我故非我,如言即舍非人。」 5.止觀七曰:「為無智慧故,計言有我。以慧觀之,實無有我。我在何處?頭足支節,一一諦觀,了不見我。何處有人及以眾生?眾生業力機關,假為空聚。從眾緣生,無有宰主,如宿空亭。」 6.原人論曰:「形骸之色,思慮之心,從無始來,因緣力故,念念生滅,相續無窮。如水涓涓,如燈焰焰。身心假合,似一似常。凡愚不覺之,執之為我。寶此我故,即起貪瞋痴等三毒。三毒擊意,發動身口,造一切業。」 針對上開六個文義,以白話淺釋說明如下。 佛教上開之經論,《金剛經》在說「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的時候,是有一個「能認識主體」的,要不然誰「通達無我法」?(這個問題和「念佛者誰?」同樣有深度!) 《十地論》的意思說,「我空」是「無我智」的一種;我空之後,當然有一個認識觀察「無我智」的主體,否則「無我智」無所依附矣! 《大乘義章》的意思是:法乃不可得「無實自性」(空),所以才說為「無我」。(並沒有破壞「能認識的主體」。) 《俱舍論光記》的意思是:背離了五蘊假和合之心身,視為「常一」之義的「我見」,所以稱為「非我」(無我)。俱舍論的「無我」只是否定五蘊假合的身心,並沒有否定「能認識的主體」作用。 《止觀》的意思是,人因為沒有智慧,所以就百般執著計較說「有我」。以智慧來觀察之,實在是「無我」。我在什麼地方?頭腳四肢等關節,一一審細分析觀察,了不見「我」。何處有人及以眾生?眾生是業力牽引、果報成熟的報體如同機關木人,是『五蘊假合』的空聚。從諸般因緣條件而生,沒有宰主,如同住宿在空亭一般。」《止觀》在於建立「無我觀」,而「無我觀」不能去破壞「能認識的主體」,否則如何去「觀」? 《原人論》的意思為:形骸之色,思慮之心這種身心的假合,似一似常。凡愚不覺之,執之為我,都是「因緣力」的關係;其實身心是假合的,不要太寶惜「我」,而起貪瞋痴等三毒,造作惡業(這裡講的「無我」,是在去「我執」,並沒有「什麼都沒有」的意思)。 由此可知佛教的「無我」,並不是詰難者利用西方哲學「二元論」得到結論所說的:「什麼都沒有」,而是還有一個「能認識的主體」,才能夠認識到「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的萬法。 肆、結論 世人由於對佛教「無我」的實義不瞭解,或者根本望文生義不深入瞭解,而生斷見謂:「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或者「萬法唯識」,會因為沒有「能認識的主體」而理論不成立,其過大矣哉!相反地,上述引用經論所詮釋「無我」義,吾人理解到即使在「無我」的狀態,「能認識的主體」還應該是在作用著。而且「無我」是:「什麼都沒有」;這種觀念是過於簡化,並不是佛教的基本定義。 對於詰難者的三段質疑,個人首先以「似我」為答案直接截斷詰難者的後路,使其「我」「無我」的二元論無著力支點。既然不是「我」也不是「無我」在認識「所認識的客體」,詰難者第二段問題逕設的答案「當然是由『我』的心所造,由『我』的識所顯現」就顯示出歧路亡羊了!詰難者第三段問題的「無我」,甚至第二段問題及第一段問題所隱藏的「無我」,見解根本是斷見的「什麼都沒有」,和佛教的「無我」觀,完全不一樣;可見詰難者對佛學的基本定義不通,不清楚明白他人論述的人,就直接否定他人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的論述,甚為魯莽! 另外,「似我」的概念其實由「我、無我、亦『我』亦『無我』、非『我』亦非『無我』」的四句中的「亦我亦無我」(有名之為:「似我似無我」)可以覓其蹤跡;且由「百非」或「離四句、絕百非」的辯證邏輯中更可得其精義。但這種辯證論述可要長篇累牘,且置其事。 感想:佛學理論浩瀚無涯、理論審微精致,非吾人淺薄智慧所可釐測,不應隨興否定。 |
|
( 休閒生活|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