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對唯識宗應有的正確認識
2015/05/09 10:53:33瀏覽630|回應0|推薦0

曾經聽到有法師提及:「唯識,是接引初機入門的經論」,把我搞得一頭霧水。

甚至還有將大乘經典按個人見解強加判分為:「虛妄唯識系」、「真常唯心系」以及「性空唯名系」三大系,而將唯識宗歸類為「虛妄唯識系」。經過個人長期研究,這些都是一己或者一宗之見!

如果對於唯識宗有所了解的話,應該知道該宗的主要經典有「六經十一論」:

六經者:華嚴經、解深密經、如來出現功德莊嚴經、阿毗達磨大乘經、楞伽經、密嚴經。

十一部論包括:瑜伽師地論、顯揚聖教論、大乘莊嚴經論、集量論、攝大乘論、十地經論、分別瑜伽論、觀所緣緣論、二十唯識論、辯中邊論、大乘阿毘達磨集論。

唯識宗其他重要的經典還有:百法明門論、大乘五蘊論、因明入正理論、成唯識論。

按照在下讀經的經驗,六經當中的《楞伽經》的確是屬於「難經」,佛學造詣甚高者唐宋八大家蘇軾就曾言:「楞伽,義趣幽渺。文字簡古。讀者或不能句。而況遺文以得義。忘義以了心者乎?此其所以寂寥於世。幾廢而僅存也!」

古文造詣超衆的蘇東坡都講出上面的話來,何況不熟悉文言文的我們?個人長期以來數度「不求甚解」地研讀《楞伽經》,迄今僅能以「可以讀得通暢」為自豪成就。另一部《解深密經》也不遑多讓,必須邏輯思維極為精確、逐句甚至逐字分析才能讀出微言大義,一貪快就如墜五里霧中。而楞伽經恰恰就是唯識宗所宗的「六經」之一,誰說唯識宗的宗義是接引初機的經論?!完全是對於唯識宗不了解的門外漢所言!

唯識宗「十一論」當中的《瑜伽師地論》更是大部頭的論典,雖然敘理細密但文字古樸、名相(佛學的專有名詞)極多,沒有一點佛學素養者,恐難窺其堂奧。《成唯識論》與《成唯識論述記》、《因明入正理論》等,對於沒有佛學素養的讀者而言如同「天書」!唯識經論是極為深入的佛教教義,不能因為看不懂不願深入,或者看得一知半解就斷言:它是初機!

最近研究了唯識宗的「三時教判」,才知道唯識一宗是「第三時中道之教」,是「第一甚奇最為希有,於今世尊所轉法輪,無上無容是真了義,非諸諍論安足處所」;這些結論是出現在玄奘大師所譯的《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以及窺基大師的《成唯識論述記》當中(並非窺基大師個人見解的單獨「判教」),在在顯示唯識理論或者其主要經典《解深密經》是「第一甚奇最為稀有」、「無上無容真了義」的論述。古代華嚴宗的「五教十宗」教判,將《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以及《成唯識論》判為「大乘始教」經論,是違背以下經論的內容(甚至於當代許多對唯識經論未能深入的法師,將唯識宗乃至相關經典的「誤判」,真的有如千古奇冤!):

一、解深密經無自性相品第五

爾時勝義生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初於一時在婆羅痆斯仙人墮處施鹿林中。惟為發趣聲聞乘者。以四諦相轉正法輪。雖是甚奇甚為希有。一切世間諸天人等先無有能如法轉者。而於彼時所轉法輪。有上有容是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

世尊。在昔第二時中惟為發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以隱密相轉正法輪。雖更甚奇甚為希有。而於彼時所轉法輪。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猶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

世尊。於今第三時中普為發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無自性性。以顯了相轉正法輪。第一甚奇最為希有。於今世尊所轉法輪。無上無容是真了義。非諸諍論安足處所。
二、瑜伽師地論第七十六

勝義生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初於一時。在婆羅痆斯仙人墮處施鹿林中。唯為發趣聲聞乘者。以四諦相轉正法輪。雖是甚奇甚為希有一切世間諸天人等先無有能如法轉者。而於彼時所轉法輪有上有容是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

世尊在昔第二時中。唯為發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以隱密相。轉正法輪。雖更甚奇甚為希有。而於彼時所轉法輪。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猶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

世尊於今第三時中。普為發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無自性性。以顯了相轉正法輪。第一甚奇最為希有。於今世尊所轉法輪。無上無容是真了義。非諸諍論安足處所。

三、成唯識論述記卷一

第一辨教時機。於中有二。初辨說教時會。後辨教所被機。辨說教時會者。如來設教隨機所宜。機有三品不同。教遂三時亦異。諸異生類無明所盲。起造惑業。迷執有我。於生死海淪沒無依。故大悲尊初成佛已。仙人鹿苑轉四諦輪。說阿笈摩除我有執。令小根等漸登聖位。彼聞四諦雖斷我愚。而於諸法迷執實有。世尊為除彼法有執。

次於鷲嶺說諸法空。所謂摩訶般若經等。令中根品捨小趣大。彼聞世尊密義意趣說無破有。便撥二諦性相。皆空為無上理。由斯二聖互執有空。迷謬競興未契中道。如來為除此空.有執。於第三時演了義教。解深密等會說一切法唯有識等。心外法無破初有執。非無內識遣執皆空。離有.無邊正處中道。於真諦理悟證有方。於俗諦中妙能留捨。又今此論爰引六經。所謂華嚴。深密。如來出現功德莊嚴。阿毘達磨。楞迦。厚嚴。十一部論。瑜伽。顯揚。莊嚴。集量。攝論。十地。分別瑜伽。觀所緣緣。二十唯識。辨中邊。集論等為證。理明唯識三性十地因果行位了相大乘。故知第三時中道之教也。如瑜伽論第七十六。解深密經廣說其相。

結論:按照正統的經、論,唯識一宗是「第三時中道之教」,是「第一甚奇最為希有,於今世尊所轉法輪,無上無容是真了義,非諸諍論安足處所」。也就是說唯識大義是無上無容的真了義經,不能因為不懂唯識精義,就把它判成「初機」或者「始教」!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obart10110&aid=2294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