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交會互放「紙頁的光」
2009/12/05 18:37:03瀏覽746|回應0|推薦8

記得小時候,剛升上小三吧,有一次,到鄰居家玩,看到一本<三百字故事>,我隨意瀏覽翻閱,突然被裡面的故事吸引住了,好像走在長長的隧道,乍見漆暗的盡頭,有個亮光,於是摸壁行去,原來「字與字」隱藏著一個充滿奇幻又有趣的想像世界。 

從那時候起,我和「閱讀」結下不解之緣,它帶領我遨遊在浩瀚書海中,超越生活中的限制,重拾面對問題的勇氣,探討生命的價值與課題。 

歲月更迭,順著生命河流前進。當我身為母親,我將圖書當「方形」玩具給孩子玩;在床邊唸故事給孩子聽,故事伴他入夢,為的就是刻意讓「閱讀」滲透在孩子的生活裡,孩子自然親近書本,迷上文字,愛上閱讀。 

愛烏及烏,我走進校園擔任晨光故事媽媽,抱著一股對閱讀的熱愛,把故事當禮物帶到班級與更多的孩子分享。

《動態閱讀GO !GO!GO!》(林秀兒著)在書裡提到:「動態閱讀是邀約孩子全人投注,運用全身所有知覺,參與聽、說、讀、寫、演的閱讀。推廣者,要能根據孩子們的情境,自主、隨機發展閱讀策略,創造出豐富的情境,讓整個動態閱讀過程可以是:多元化的閱讀情境。多樣式的參與方式。多層次的閱讀理解。 

身為閱讀推廣者,為了豐富晨光故事時間,除了說故事,我會連結一些延伸活動讓孩子「喜愛」親近文字。透過篇幅,我做個小分享。 

例如,在學期初,剛接任的新班級,說一個<自己帶名字來的小孩>(蜘蛛人安拿生、文:楊茂秀)。接下來,請他們翻閱字典,查自己的姓名在字典上闡述的意義,回家請教父母為自己取名字有何特別意義。隔週,請小朋友就所理解的意義,自創一個小故事。這個小活動,除了開啟孩子認識自己,也增進親子對話關係,繼而重視自己、愛自己,最重要的是讓我藉機認識小朋友。 

有時候我也和他們玩兒歌、童詩。在吟唱、共讀中,激發小朋友對文字的理解與創作動機。 

例如有一次在晨光時間,我邀約孩子共讀林煥彰寫的作品《花和蝴蝶》。 接下來,我請幾個自願上台的同學,輪流到講台上用肢體「展演」這首詩。由台下的同學大聲朗讀詩句做「旁白」,台上同學依照詩文脈絡隨性演出。

透過朗讀,體會字意;透過展演,領會情節脈絡,從情感開始,從經驗出發,不需被灌輸,小朋友迸出自然天成的創意理解,自主對詩文賦予意義。孩子是天生的詩人,隨機發想、放聲思考,一篇篇童心獨創的詩文,從筆下產出。 

英哲培根曾經指出讀書三部曲:「閱讀使人學問淵博,討論使人反應敏捷,書寫使人思考精確。」因此「書寫」是我常用的延伸活動之一。 

在課堂上,我會準備紙張或塗鴉簿,隨時找機會讓小朋友「隨筆快寫」。沒有評比,不具特別形式,更不限字數,就只是讓他們「寫自己想寫的」。小朋友總是在不經意間,留下了精彩另人驚豔的文字作品。 

身為閱讀志工,在推廣閱讀的路上,我會多方運用各種閱讀策略,營造愉悅的閱讀環境,敲扣孩子的心靈,一起體驗「聽說讀寫演」閱讀歷程的樂趣,進而培養孩子「主動閱讀」的習慣。 

如德國文學家赫曼‧赫塞寫的「紙頁的光」:

這世界的書,並不是都會給你帶來幸福,但是,他們會悄悄的,教你回到自己的內部。在那裡蘊藏著你所需要的一切:太陽、星星以及月亮。因為他所尋求的光,都住在你本身內部。長期間,你在萬卷書籍裡所尋求的睿智,如今已從所有的紙頁亮著光輝-因為,如今睿智都已屬於你。

我滿心期待,曾與我生命交會的孩子,願意敞開閱讀的心房,透過「紙頁的光」,會發現每一本書都可能是一道窗戶,指引或改變我們對世界觀望的方向,鼓足勇氣,面對多變的未來,尋找到自己的定位。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jo4eji3y7&aid=356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