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有設限的人際關係,反而讓你獲得更多
2020/12/01 14:12:32瀏覽3165|回應0|推薦18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有一次,我在台北車站與友人會面,一場飯局聊到忘我,差點忘了下一個行程;眼看搭捷運前往有點趕,乾脆在車站外跳上一輛排班計程車。

司機先生問我去哪裡,我說明了目的地,他覆述確認後,口氣有些不耐:「很近嘛!走路就會到了!」果然,不到五分鐘,抵達目的地,他邊找錢,嘴裡邊碎唸著:「這麼近還搭計程車幹嘛?」

我有些疑惑,有錢賺不好嗎?他接著抱怨:「我在車站排了快兩個小時,結果載你賺不到100元!」他邊搖頭、邊嘆氣地離開了。

我明白了,這便是機會成本。他載到短程的客人,便失去了可能載到長途旅客的機會,當然也失去可能賺更多錢的機會。我想,如果他在當下能斷然拒絕提供我載客服務,也許結局會不同。當然,他沒有選擇,因為不能拒載乘客,否則可能會被客訴。

--

然而,人生不也如此嗎?當你答應了某事,你的時間與精力就得耗費在那裡,相對的,也就排擠了你去做其他事情的機會。不同的是,你是有選擇的;而你是否願意拒絕那些,你其實沒有很喜歡做,也可能讓你失去更多的請求呢?

就我的觀察,一般人無法拒絕別人的請求,常來自於兩個原因:第一,是怕失去關係,第二,是怕失去機會。

以前者而言,你可能會擔心,拒絕了他人的請求,會讓他們傷心、難過、失望或生氣。你因為不想失去他們的肯定與認同,於是再怎麼不情願,也不爭氣地說「好」了!

這顯示了,你過度承擔了別人的情緒,你把別人的擔心、失落與生氣,全都攬到自己身上;然而,別人真的會因此對你產生負面的觀感嗎?

再來說後者,許多職場人士不敢斷然拒絕要求,是擔憂未來別人就不願意把工作機會託付給自己了。就拿我來說,當我剛開始擔任自由接案的講師時,我會努力把握每一個演講邀約;慢慢地,當邀約過多,致我行程過滿時,我仍不好意思拒絕源源不絕的合作邀約。我心裡冒出的聲音是:「如果拒絕這次合作,會不會就沒有下一次了?」

這顯示出,對自己不夠有信心,內在狀態匱乏無力。

不論你是想當萬人景仰的救世主,還是想凸顯自己是個無所不能的超人,不懂拒絕,都將為你的人生帶來更多麻煩。

--

拒絕這檔事,其實就是為人際關係「設限」。也就是,承認自己是有極限的,認清自己真正重視的是什麼,而懂得把自己與他人區分開來;不過度為他人承擔情緒責任,也不需要透過無所不能來證明自己。最終,能過著自己想要的人生。

問題是,該怎麼拒絕,才能拒絕得漂亮,甚至迎來更多尊敬呢?

這也是我時常苦思的問題,因為,我也不太懂得拒絕。於是,這本《拒絕人反而為自己的印象加分》來得真及時,裡頭提到了許多有效拒絕的妙招,包括,拒絕的理由必須越具體越好、不解釋一堆理由、帶著感謝來表達拒絕、語氣及語調也得斟酌等。

--

就我觀察,不擅拒絕的人最困難的,是在第一時間總是先說「好」,隨即後悔,但話已說出口,駟馬難追。所以,在面對他人請求的當下,如何避免自動化地先點頭,是關鍵要務。

要能做到「先等一等」再決定,需要在平日的生活中,不斷地去釐清自己最重視的是什麼,也就是人生中的優先順序。越常去思考這個議題的人,越有可能在那臨門一腳為自己踩下煞車,這在《拒絕人反而為自己的印象加分》書中的第四章,有清楚的討論,也是全書最重要的部分。

願你在閱讀這本簡明易懂的好書後,也能為人際關係設限,你不只失去有限,還會獲得更多!

(本文為《拒絕人反而為自己的印象加分》一書推薦序)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heng711@hotmail.com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TG頻道: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t.me/ALguidance)

--

★著作:

正向聚焦:有效肯定的三十種變化,點燃孩子的內在動力》(親子天下出版,2020)

從知道到做到:關於那些想做卻又做不到的小事》(謳馨出版,2020)

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圓神出版,2019)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eng711&aid=154189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