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10/06 09:45:23瀏覽3313|回應0|推薦13 | |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zh/photos/smartphone-iphone-apple-jump-2493419/)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隨著電腦、平板、手機的逐一問世,數位載具充斥著日常生活;可以預見,未來AR或VR等虛擬實境的穿戴裝置會更加普及。人們早已慣常使用網路來解決生活中的大小事,孩子自然不可能永遠不碰觸這些數位玩意兒;早在學齡前,孩子已是這場數位盛會的參與者,大人不可能永遠讓他們置身事外。 問題是,年幼孩子的自我控制與訊息篩選能力均不足,大人該如何幫助孩子開始接觸數位科技呢?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得從「內容用途」、「使用方式」與「載具形式」等三個面向來談起。 -- 內容用途:當工具還是當玩具? 3C網路是工具,而不是玩具! 請父母務必把這句話記在心底,也時時刻刻讓孩子理解這樣的觀念。這句話的意思是,3C網路是用來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增進生活便利的途徑,而不是拿來消磨時間的娛樂產品,更不該是填補生活空虛的安撫物品——即使現今大多數人都在3C網路中尋歡作樂。 所以,在什麼契機下,可以開始讓孩子接觸到數位工具或網路了呢? 答案是,當生活中有需要時,任何時候都可以起步。例如,孩子對某事物有了好奇,需要解答時,而身旁的紙本書籍等參考資料,不足以滿足孩子時,大人可以陪著孩子在網路上搜尋相關資訊,透過閱讀更多的文字或影像,拓展視野,滿足好奇心。 舉個例子,我那兩歲大的女兒,初次聽到遠方煙火轟隆作響時,感到害怕不已,於是,我就帶著她,在Youtube頻道中搜尋關於煙火的影片,觀賞煙火的絢爛與美麗,同時告訴孩子,為何會伴隨巨大的聲響。於是,她對於煙火就有多一份的認識。 當然,你也可以刻意給孩子任務,讓孩子透過3C網路來完成。例如,讓孩子試著規劃三天兩夜的家庭旅行,在有限的時間與金錢下,要滿足不同家庭成員的期待,如何安排路線、住宿、交通和飲食呢?試著讓孩子主導,大人在一旁提醒,與孩子對話討論,是相當有意義的。 在學習上,也可以讓孩子透過網路平台補強學科,例如「均一教育平台」就是現今許多中小學老師,個別化地幫助孩子跟上學習步調的重要媒介。 別擔心孩子不會使用數位工具,因為,現代的人們再也不需要閱讀使用說明書,就能使用各種新的科技產品。對孩子而言,不論是自己摸索或者觀摩大人示範,都能很快上手。也正因為如此,不能只是把電腦、平板或手機,直接丟給孩子自己使用就沒事了。 -- 使用方式:陪著孩子一起使用 越小的孩子,不論用途為何,越需要大人全程陪著孩子一起使用3C產品,或接觸網路內容。一直以來,在許多公共場合,隨處可見大人在幼兒吵鬧時,把手機丟給孩子看影片,換來片刻的寧靜。變相地讓數位裝置成了保母或安撫物,這是相當不妥的。 可以的話,在孩子剛接觸數位科技的頭幾年,父母最好是陪在一旁,一方面引導孩子如何正確使用豐富的數位資訊,一方面,也與孩子一同討論與檢視內容的適切性。於是,使用網路或數位裝置,成了親子之間的共同體驗,而這個體驗過程,提供親子之間對話與交流的素材。 在這裡,使用網路是其次,共同體驗和對話交流,才是重點。 先前提到,「3C網路是工具,而不是玩具」是數位教養上重要的準則。那麼,親子一起觀看有趣的影片,一起聽流行音樂,甚至,一起打電玩、抓寶,可以嗎? 我認為,在適量的前提下,是可以的。 就好像,許多家庭會在週末夜晚,齊聚客廳,準備些餐點,一同挑選一部電影來觀賞,是一樣的——這正在創造美好的家庭體驗與家庭儀式。這時,數位媒體就成了促進家人情感連結的工具,而不只是娛樂用的玩具了。 在女兒剛滿一歲時,我便常與女兒一起透過手機螢幕,與住在遠方的祖父母視訊通話。因為沒有同住在一起,我希望女兒能夠從小與祖父母保有連結。在這樣的前提下,我認為讓孩子觀看手機螢幕是可以被允許的。當然,前提是由我來操作與控制,並決定要視訊通話多久時間。 不過,相信我,沒多久,孩子就會向你爭取自己獨自使用網路的時間。他們想要擁有自己的手機,想要不受限地自由遨翔於網路世界中,而大部分的時候,是把3C網路用在娛樂上。該如何規範,請參考《上得去也要下得來:上網,一種自我控制的練習》一文。 -- 載具形式:從大螢幕開始用起 生在智慧型手機興盛的時代,孩子第一次連上網路,使用的就是手機。然而,我並不贊成過小的孩子使用手機,反之,有大螢幕的桌上型電腦,會對孩子更好些。為什麼? 這與姿勢有關,而姿勢則與一個人的自信有關。 著有《姿勢決定你是誰:哈佛心理學家教你用身體語言把自卑變自信》一書的心理學家艾美‧柯蒂(Amy Cuddy)做了一個實驗,隨機分派不同受試者使用不同大小的數位裝置,分別是: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和桌上型電腦。只要使用短短的五分鐘,這四組受試者竟然在之後的測試中,表現出明顯不同程度的決斷力。 桌上型電腦的使用者,決斷力最高;而螢幕最小的智慧型手機組,則決斷力最低。艾美‧柯蒂解釋,當使用智慧型手機時,人們的身體姿勢是捲曲內縮的,呈現這樣的姿勢越久,內在的無權力感也會越大。而使用桌上型電腦,在正常狀態下,通常頭部較不需要往前傾,軀幹也比較直挺,較不會出現無權力感的姿態,內在則是果決自信的。 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有自信、行事果斷,請別給他過早使用手機。這不只影響他的骨骼與身體發育,還會讓他長期處在低度自信的身心狀態下。盡可能從桌上型電腦開始吧! 當然,這對大人也是重要的提醒。因為,通常我們每天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時間,不會一次只有五分鐘,可能是數倍或數十倍。 -- 從來沒有吃到飽這回事 最後,不論你多早或多晚讓孩子接觸手機網路,在孩子達到法定成年,能夠擁有自己的任何數位裝置前,都不該有上網吃到飽這回事。 身為家長,必須幫孩子設限,不論是一次使用的時間,一天使用的總時數,以及每天的網路流量,都必須有所控管。 在孩子小的時候,初接觸到網路科技時,就是個機會教育的好時機。我們得讓孩子知道,使用網路的時間與流量是有限的,並與孩子一同討論,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與流量下,充分使用網路科技來解決生活疑難、創造情感連結。 這又是個有意義的對話討論過程,對幼兒的認知發展與自我控制能力,是絕對有益的。 (本文撰寫於2020年10月6日)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在經歷將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決定離開校園,走入廣大的社區,服務更多的群眾,偉大的助人夢正要展開! --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heng711@hotmail.com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TG頻道: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t.me/ALguidance) -- ★著作: 《正向聚焦:有效肯定的三十種變化,點燃孩子的內在動力》(親子天下出版,2020) 《從知道到做到:關於那些想做卻又做不到的小事》(謳馨出版,2020) 《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圓神出版,2019) 《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圓神出版,2018)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2017) 《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2016)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