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在心理助人中面對暴衝的靈魂, 你該如何準備好自己?
2017/05/31 21:16:22瀏覽12096|回應0|推薦4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從事心理助人工作久了,難免會遇到負面情緒極度強烈的個案。如果是偶發性、一次性的,還算容易應對;若是遇到長期以來總是以近乎崩潰的狀態見人的個案,每次的會談都會是一段難熬的時光。

強大的負面情緒,會透過各種形式呈現,不論是極度低落或是極度高漲,都會吸光人的能量;與這樣的人長期相處,很難不感到身心俱疲。

只是,心理諮商或治療的療效,常常就在於讓個案在會談中,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同時透過足夠穩定的關係與同理心的回應,承接起個案的情緒,讓個案感受到被支持與被接納,提供個案一段有別於其他人際互動的情感經驗。在這段關係歷程中,個案會感受到,自己是值得被傾聽、被理解、被肯定與被愛的,因而逐漸修復內在的傷痛。

我認為,關係是療癒的基礎,心理助人工作提供給個案的,就是一段真誠、穩定與高品質的互動空間,讓個案在關係中自我復原與自我成長。因此,助人者表現出真誠與穩定的態度,遠比各種絢爛的技巧來得重要得多。

當助人者面對負向情緒強度極大的個案時,首要的考驗便是助人者本身的內在狀態是否穩定。我得承認,當對強襲而來的負面情緒,感到難以招架時,我總會想逃避面對這類型的個案。然而,不論是在會談中避而不談可能引發個案強烈情緒的核心議題,或者是草率地結束與個案之間的助人關係,都有可能造成個案極大的傷害。

原因是,助人者再度複製了個案在會談室以外人際關係的互動模式,通常是不具療癒性甚至帶有傷害性的互動模式;另一方面,這會令個案感受到被遺棄,因此強化了個案內心對自己負面的觀感。

--

我長期在學校場域中從事青少年的輔導諮商工作,常見不少接受協助的青少年個案,在諮商室中總是顯露出強烈的痛苦,字字句句控訴著這個世界,眼淚潰堤般地訴說著「我好苦」,甚至一再地將自殺企圖掛在嘴邊。然而,他身旁的人,特別是父母或任課老師等大人,從來不曾發現他有如此失控的情緒狀態。

不是父母師長不用心,而是,這些孩子在生活中無法向父母師長流露出真實的情感。為什麼?也許是從小就不被允許表達、或許是擔心不被理解、或許是不想要父母擔心、或許是不願意表現出自己糟糕的一面……。然而,與父母的互動相處,往往是造成孩子內心痛苦的主要來源。面對父母有苦不能說、無法說,只能埋藏在心中,用力地壓抑著,表現出若無其事的樣子,直到遇到了可以信任也願意理解自己的人,才將龐大的情緒一股腦兒地宣洩出來。

因此,當個案在晤談中流露高強度的負面情緒時,或許也意味著助人關係已經走到了被個案信任的程度。此時,個案願意對一位陌生的師長表現真實的自己,他知道自己被允許透過強烈的情緒表達心中的痛苦。

從此刻起,正是助人者接受考驗的開始。一旦關係進展到如此程度,助人者就不能隨意放手、輕易退開了。我們得時時準備好自己,以面對眼前那暴衝的靈魂。助人者應該如何面對一再表現出強烈負面情緒,甚至常將自殺掛嘴邊的個案呢?

(一)時時保持穩定的身心狀態

這是最高指導原則。唯有助人者處在穩定的狀態下,才能給出對方最大的支持。我們可以透過觀察自身的生理與心理線索,來檢核自己是否處在身心穩定狀態中。當我們穩定時,呼吸是和緩而順暢的、身體是放鬆但有力的、內心是清醒而專注的、能同時保持對內與對外的覺察,能夠用溫和、堅定、稍微低沈而和緩的語調說出話來。此刻,我們會意識到自己內在具有十足的力量,願意去與另一個生命連結。

在會談前,可以透過幾次的腹式呼吸、放鬆冥想、靜坐與正念練習,讓自己進入身心穩定狀態。我常在教師研習或工作坊中教學員練習神經語言程式學(NLP)中的COACH狀態技巧,是相當快速而有效的。

請務必記得,狀態不好時,千萬別與強烈負面情緒的個案互動,寧可請他先在諮商室中等待一下,確定調整好自己後再展開談話。而在會談過程中,發現自己開始失去穩定狀態時,你得誠實地告訴個案此刻你的狀態並不好,需要到外面去調整一會兒再進來。

(二)將會談的焦點放在助人關係上

引發個案強烈情緒的是事件,但促成個案從情緒中療癒的卻是關係。此刻,助人者可以試著將討論的焦點從令個案感到不滿的事件,轉移到我與你此刻的關係上,看看我們兩人之間發生了什麼事?

「是什麼讓你願意在我面前,如此真誠地展現自己的情緒狀態?」

「如果你覺得我是個可以信任的對象,是什麼讓你願意信任我?」

「我們的關係與你在生活中和其他人的關係有什麼不同,讓你願意在這裡放聲哭泣?」

「當你看到自己做得到信任我時,你有什麼感覺或想法?」

當然,助人者也可以此時此地(here and now)地將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讓個案知道。即使是負面的感受,只要帶著真誠的態度,注意語氣與措辭,個案感受到的會是一份尊重與關懷,而不是批評與指責,這便是一種矯正性的情感經驗(correc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了。

(三)允許自己擁有各種情緒

面對負面情緒極度強烈的個案,往往會引動助人者的各種情緒。我們可能會感到挫敗、無力、沮喪,也可能生氣與後悔(「都是你讓我每天壓力都很大!」、「要是當初不要接受你的求助就好了!」),同時,我們又會因為這些感覺而在心裡責備自己、批判自己,對自己生氣。

換句話說,我們不允許自己對個案有情緒,於是我們花了許多力氣在對抗這些真實存在的負面情緒,因而處在自我消耗的狀態中。然而,即使我們對個案有著負面情感,也無損於他身為一個人的價值,更無損於我們身為助人者的價值。

當你懂得這個道理後,你會開始正視自己的情緒,允許自己對個案或對自己擁有各種情緒,這些情緒是正常的。你會知道如何安頓這些情緒,甚至,進一步運用這些情緒,對個案有更深的理解;因為,這些感覺正是個案生活周遭的人們可能擁有的情緒感受。

(四)不輕易給予個案承諾

當我們把助人的目標放在平息個案強烈的情緒時,我們可能不自覺地答應了個案提出的要求。而這些要求,很多是我們做不到的。換句話說,個案時常透過強烈的情緒狀態出向我們出難題。

例如,要求助人者代為傳話、要求不要告知其他人自己的危險行為、要求要與其他人差別待遇……等。助人者必須衡量其請求的合理性,並且溫和而堅定地拒絕給個案任何承諾,即使拒絕個案,仍然給予關懷及支持。

別讓自己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中。一旦你答應了個案的請求卻又做不到,或者事後反悔,信任關係便會受到破壞,對個案便是一種傷害。

(五)覺察在專業上的自我懷疑

面對情緒強度極大的個案,我們時常會自我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持續幫助個案。若是遇到個案常透過強烈的情緒挑戰或攻擊我們時,內心更是挫敗不已。我們需要區分清楚,這些對專業能力的自我批判與懷疑,究竟是因為個案的情緒使然,還是真的如此。

很多時候,挫敗與自我懷疑,正是個案身旁的人時常出現的感受:「我這樣做錯了嗎?」,並非助人者的助人專業能力不足。因此,請時時告訴自己:

「即使我時常感到挫敗,我仍然願意繼續陪伴著個案,堅定與他前行;同時,我欣賞我的堅持與勇氣!」

(本文撰寫於2017年5月31日)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學校輔導教師,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不學無術,愛湊熱鬧,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演講/課程/工作坊邀約申請連結:https://goo.gl/FxHc7i

E-mail:heng711@hotmail.com

FB粉絲專頁:陳志恆 / 陪孩子走一段學習路(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最新力作《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新書上市中!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eng711&aid=103618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