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記憶與遺忘(memory and forgtting)
2018/04/22 07:21:23瀏覽262|回應0|推薦6

    人的一生中要面臨許許多多的考試,很多考試都可以影響你的一生。考試除了理解力之外絕大部分都是要靠記憶力。有少部分的人看一遍就能夠牢記,而大部分正常的人都必須要刻苦的用功讀書才能夠牢記。所以說上天就是這麼不公平,如果有學佛的人就會知道其中的因果,就會知道這一切都是自己在過去生中所修而得來的,便不再怨天尤人了。

    最近看到一篇關於記憶與遺忘的文章,覺得很不錯,內容是說有一位心理學家Hermann Ebbinghaus (赫爾曼‧艾賓浩斯),針對記憶與遺忘方面做了研究,發現人類在記憶時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人類在學習資訊後會立刻忘記其中的絕大部分,然後遺忘的速度會隨著時間逐漸趨緩。每當所學的資訊獲得複習,人們就會少忘記一些。因此在學習後立刻複習是必要的,時間久了之後,複習的頻率就可以逐漸降低,一直到資訊記住為止。這也就是為什麼古人會說學習要勤,因為勤能補拙。

    我自己在中學時也為了書讀不好所苦,每次考試幾乎都是零分,然後父親看到零分的考卷都要用自己的頭去撞牆。我看了壓力好大,心理也很痛苦,但我沒有辦法,因為我無法記住任何東西,也聽不懂老師上課說些什麼。到了最後竟然無法畢業,我看著同學要畢業了都好高興,而我竟然無法畢業,非常的痛苦,日子就快活不下去了,最後是我們導師拜託學校老師爭取補考的機會,當時我有六科不及格,後來學校老師同意補考,馬上用同樣的考卷再考一次,然後全班同學靠著記憶將考過的題目寫下來,我拿著題目照背,我只有幾個小時的時間,當時很著急,我這時我突然有片刻的冷靜,就馬上將五科考卷的題目與答案都背了下來,連數學題都可以完整的將答案背了下來,雖然不知道在寫什麼。就這樣補考通過了。因為別人補考只有補考一科,而我一次拿五份的考卷,拿到之後拼了命的寫,當時考試時間只有八十分鐘,我考到最後時間到才交卷,差一點就寫不完了。這時可能有人會問,不是當掉六科嗎為什麼只補考五科,因為有一科數位電子學老師給了我五十八分正好被我們導師看到,我們導師拚了命的拜託,只差兩分,直接就打六十分就好了。

    畢業後大家都高高興興的去讀二專了,我只能到處找工作,沒有人要用。後來正好有一間工廠缺作業員,雖然薪資非常低工作非常的辛苦,環境又很差。但為了要生活,總不能一輩子都靠父母過活,所以我就真的去做了。作業員其實每天就是重複同樣的一個動作,我每天重複著同樣的動作時,我終於領悟了為什麼我無法將書讀好的原因。原來是學校為了要提升升學率,為了衝業績,教學時採用了一個方式,前兩年就要將三年的課程學完,第三年就是不斷的複習與考試。這種教學的方式,學生必須要有很大的體力,學生每天六點就要搭校車趕到學校,打掃完立刻考試,然後一直上課或者考試直到放學。放學後學校又要強迫收費要課後輔導,一樣又是上課考試,回到家之後已經晚上八點,吃飯洗澡後,人已經癱瘓了。看到書就不知不覺的睡著了。因為沒有時間不斷的重複去記憶學習,因此到最後只能越來越差勁。班上同學為什麼功課會比較好,那是因為他們每天回去之後都又繼續努力讀書到晚上一兩點,而我沒有這樣的體力,因此我無法學習的好。如果當時學校按部就班的教學,像我們這些資質低的可以不用學太多,將最基礎的學好才是重點,不是說想辦法先考上學校後再說,之後就可以慢慢的學習,學校的眼光應該要放的更遠,現今很多中小企業都面臨了一個大問題,例如要請一個設備維護專員,但能夠請到的人都是些連最基礎的原理都不知道,因此造成諸多的困擾。

    服完兵役之後,夜二專的考題比較簡單一點點,因此就運氣很好的以名落孫山之勢被錄取了。這時我就立志要好好的讀書,再也不要像以前一樣讀書讀到不能畢業了。誰知一看到書又開始想睡覺了,因為要考試很緊張所以我就跟工廠請假讀書準備考試,結果開始時讀一下子就睡著了,一醒來又立刻再讀,結果沒多久又睡著了,一醒來又立刻再讀,就這樣我意外的發現隨著睡覺的次數增加,慢慢的就將考試的內容都奇蹟似的記了下來。從此後終於脫離了每次考試都考零分的命運。只要我多睡幾次覺就可以了。這跟Hermann Ebbinghaus的理論正好吻合。事實上也不一定要用睡覺的方式,改作別的工作或改讀別本不一樣領域的書,不斷的交替也可達到這效果,但睡覺休息的效果似乎比較來得好。單就這招就讓我從零分不及格變成了班上學業成績的前三名。

    論語公冶長篇中紀載了一個典故。「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于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許多學習國文或歷史的都很喜歡研究這一段話,這是因為宰予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之一。孔子將宰予形容成朽木糞牆,非常的不合理,是不是這段話中還有內情。因此後代的人都很喜歡研究這段話,想知道這段話其中所包含的真正含意。在南懷瑾先生所著述的「論語別裁」一書中,給了一個很合理的解釋,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說的是宰予的身體的體質很不好,讓他多休息一會也沒有什麼關係,你們就不要對宰予有太大的要求,要跟正常人一樣。「誅」者求也,是「求」的意思而不是「殺」的意思。對於宰予何必要求太過呢?宰予身體不好就讓他好好的睡一覺吧!但現在我們在學校學的都是宰予這人習慣差已經定型了,已經無藥可救了,再怎麼努力也沒有用了,放棄吧!

    我個人的猜想,宰予的情況應該是跟我的情況很像,身體的比較沒有這麼強健,用跟我一樣的方法來讀書。不過論語所記載的這一段話還真的影響不少人,大家都不敢在白天睡覺。尤其是睡午覺,在民國初年,私塾的教育都改成西方的學堂,西方人是很重視午睡的,午睡確實對我們的身體是有幫助的,但老一輩的人因為論語中的這一段話,無法認可午睡這件事,那要如何解決呢?因此有人就將康有為、梁啟超他們的理論搬了出來,宰予晝寢其實這個晝是筆誤,實際上是「畫」,指的是宰予白天在自己的寢室的牆壁亂塗鴉,被孔子逮到了。這個理論是梁武帝最早提出的一個論點,剛好被康有為、梁啟超讀到,正好可以引用來解決不能夠午睡的這一樁事情。

    做任何事情必定會遇到阻礙,如何想辦法取找到其中的原理,如何從原理中去找到方法,是很重要的。如果不這麼做,那麼生活就會很不如意,能做的也只有抱怨與怨天尤人而已。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eart360&aid=111587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