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寄康熙於英九
2011/07/02 14:48:47瀏覽404|回應2|推薦12

寄康熙於英九

康熙皇帝在中國帝制歷史上是一個難得的皇帝與國家領導人,對當時的中國民生和世界文明的發展都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在任上的成就概括說來,主要有五點中華版圖奠定、民族關係穩定、中華文化承續、經濟恢復發展、社會秩序安定。《清史稿》中稱他:早承大業,勤政愛民。經文緯武,寰宇一統。雖曰守成,實同開創焉。他開創了中國封建時代著名的康乾盛世

《清史稿·聖祖本紀》論曰:早承大業,勤政愛民。經文緯武,寰宇一統,雖曰守成,實同開創焉,康熙朝版圖,東瀕大海,南極曾母暗沙,西接蔥嶺,西北到巴爾喀什湖,北達外興安嶺,東北至庫頁島,總面積約1300萬平方公里,是當時世界上幅員最為遼闊、人口最為眾多、軍事最為強盛、實力最為雄厚的大帝國。康熙大帝吸收了中華多民族的、西方多國家的文化營養。這為他展現雄才大略、帝王才氣,實現宏圖大業,陶冶了性格,開闊了視野,蓄聚了智慧,奠定了基礎。康熙大帝奠下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熙盛世的大局面。他確實應該佔有歷史偉人地位的,難怪當時在清朝宮廷裏的西洋傳教士們,也有讚譽他是人世間無與倫比的帝王,李約瑟博士稱其為科學的皇帝。無論就中國歷史作縱向比較,或就世界歷史作橫向比較,都可以說康熙大帝是中國皇朝史上的千年一帝,也是世界史上的千年名君。他同當時俄國彼得大帝、法國路易十四,同列世界偉大的君主。

康熙帝個人素養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一以貫之。康熙帝修身一以貫之,其表現包括知敬、知仁、知止、知學。知敬:一以貫之。康熙帝認為,君子修德,在於知敬。知敬,就是要敬天、敬地、敬人、敬事、敬己,要有敬畏之心。皇帝地位至高,權力至上,怎樣約束自己?作為皇帝的,就是對自己的約束。敬,不要時斷時續,而要一以貫之。總之,康熙帝認為就是,他說:唸唸敬,斯唸唸正;時時敬,斯時時正;事事敬,斯事事正。君子無在而不敬,故無在而不正。 知仁:一以貫之。知仁,就是重視仁愛。他說:己逸而必念人之勞,己安而必思人之苦。康熙帝主張君子五戒:勤修不敢惰,制欲不敢縱,節樂不敢極,惜福不敢侈,守分不敢僭。 人有一顆仁愛之心,對人就會比較寬容。他對臣下寬和、善待:人生於世,最要者惟行善。 知止:一以貫之。人既要知進知變,又要知足知止。康熙曾說:世人衣不過被體,而衣千金之裘,猶以為不足,不知鶉衣袍缊者固自若也;食不過充腸,羅萬錢之食,猶以為不足,不知簞食瓢飲者固自樂也!朕念及於此,恒自知足。雖貴為天子,而衣服不過適體;富有四海,而每日常膳,除賞賜外,所用肴饌從不兼味,此非朕勉強為之,實由天性自然,汝等見朕如此儉德,其共勉之。 康熙知足知止。他拒絕大臣請求為他立碑記功。大臣們曾經八次奏請上尊號,均被康熙辭絕。康熙之文治武功與表現出眾才華,在中國歷代帝王中確實是罕見的。康熙一貫堅拒別人的讚譽、恭維,更是難能可貴的。知學:一以貫之。知學就是重視讀書學習。康熙帝立志高遠。他說:聖人一生,只在志學一言。凡人、俗人與賢人、聖人的區別在哪?在於讀書學習。堅持之心,持之以恒。康熙讀三百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都能念誦120遍、背誦120遍,直至老年,還能背誦。他自己還有《禦制文集》、《禦制詩集》和《幾暇格物編》。康熙是一位學習型的皇帝,也是一位學者型的皇帝。總之,康熙的這些素養,不是一曝十寒,也不是淺嘗輒止,而是一以貫之。用康熙帝的話來說,就是公四海之利為利,一天下之心為心

如果以上述各種特點來回頭看馬英九,也不免可看到類似的修養與表現,引用聯合部落格十智郎草堂馬英九的九大特質一文,描述馬英九的「九大特質」有:

() 正人君子:

媒體常以「不沾鍋」、有「政治潔癖」形容他。

() 待人真誠:

親人埋骨的地方,就是故鄉。他擁有台灣精神-包容真誠;他的心和古早的先民一樣,早已被這一片土地自然融合了。

() 勤政清廉。

() 積極親民:

馬英九親政愛民的個性,影響力深入民心。未來的國家政策終究要落實於地方,他的和氣已不知覺地影響各地領袖及民眾,默默聆聽民眾的心聲,未來積極落實、解決地方民眾的面臨的問題,以滿足地方民眾的生活需求。

() 赤血熱忱:

『推動全國性經濟發展幸福工程』:跟日本談判主權漁權,保護我們的漁民,給他們尊嚴!改善台灣經濟,讓人民安居樂業,讓人民有尊嚴!以身作則,做為全民團結的象徵,不做全民分裂的挑撥者。做到講信修睦,塑造一個富而有禮、富而有愛的新台灣!

() 身強體健:

重視體力、精神、毅力、恆心、愛心及身心健康是具備ㄧ位領導者的風範。

() 勇於任事。

() 謙卑有禮。

馬英九的君子謙和的態度,在政務、民間及外交皆受重視及享有好評,正面及善意的互動溝通,更能堅實地得到各方的尊重。

() 才學兼備。

但是為什麼馬英九自從就任第一任總統以來,卻如同雲端跌入人境,民調始終低迷不振呢?不妨先從野島剛近日發表的日本觀點看馬英九所描述:1 2009 年的八八水災,馬英九向我們表現出了完全不同的一面。他不僅沒有立即出現在災害的第一線,在災區面對尋求幫助的民眾時,也表現出了困惑的神情。2007 年到2008 年的那種「光環」彷彿被蒙上了一層陰影。2,在此後台灣進行的立法院補選,縣市長選舉,五都選舉中, 國民黨陷入苦戰。馬英九的支持率也在20 30%的低水平徘徊。32010 年我結束在台灣的工作,回到東京,成為了中文部門的負責人。此次則作為朝日新聞馬英九採訪團的一員重返台灣。在總統府持續約1 個半小時的談話中,我感到,馬英九不再像以前那樣言辭犀利, 而是常常選擇溫和謹慎的回答。表情上看不出從前充沛的精力, 皮膚也漸漸顯出老態。4,台灣媒體扮演著積極傳達民眾的要求和不滿的角色,常常會有尖銳的報導出現, 必須予以一一處理,否則負面話題就會不斷發酵,導致支持率下降。例如最近我在電視上看到反對國光石化建設的集會上,被主持人罵得狗血淋頭的馬英九只能緊閉雙唇。當時我想台灣總統還真是不好當啊。5,我個人眼中的馬英九相當頑固,一旦決定了的事就不喜歡作改變。不輕易相信別人,但相信的人則會相信到底。喜歡討論問題,也善於傾聽(雖然有時是假裝傾聽),但很少改變自己的主意。他也不喜歡和國民黨內的老一輩交往,而是喜歡和年輕人在一起。還有些妻管嚴。另外,他非常勤勉,較少私欲。金錢方面也相當清廉。但在人情世故上可能不太注意,不擅長所謂的「利益分配」。6,單靠人格魅力,現在的馬英九要在選舉中獲勝相當困難,必須讓更多的人知道馬英九的變化,明年1月,新一屆的總統選舉將在台灣舉行,對馬英九來說,這將是讓台灣人重新認識自己的一個最大機會,不過也可能成為最後的機會。

從國外人士所看到的馬英九訪談文章所描述,其實也是多數國人所認識的馬總統特質,如果對照康熙的「知敬、知仁、知止、知學」,不也相當符合嗎?首先,慎獨與謹慎自身分寸該是馬英九的最大特色,也是多數人眼中的「不沾鍋」特性,在融入總統角色過程,因為謹慎與守法而使馬英九可能無法及時調整身段,也無法立即決定是否馬上跳下第一線扮演救火隊角色,也因此招致許多軟腳馬的批評,但是真正的政治是需要深思的,謹慎分寸與現實百姓需要一個表演型的總統特色是很大差別的,民意如流水,民調是表演印象,浮面的民調容易導引政治人物執行煙火秀的政治活動,而忽視要長期透過政策溝通、法案變更及編列預算去逐段進行的全面式政治行動,政策的變動或實施也常阻礙既有利益者的現實利益,改變許多既有的官員或百姓的慣性與習慣,百姓要的是短線操作的熱鬧,卻很少關心國家發展或身家安樂的長期規劃與落實所需要的結構調整,因此,政治家需要更多異於平民百姓的遠景與願景,只是台灣目前擁有可以建立長期安身立命家園的政治環境嗎?

其次,許多政治人物空口白話,總是開些債留子孫的討好政策,對於政治人物的選擇也常落入權謀的思考,把政黨或政治職位當成個人的禁臠,更甚者,完全把名位當交易來開拓個人或家族利益,如此一來,國家根本大利全都進入私人戶頭,看看政治人物上台下台間的財產變化就不難這中間有多少好處轉入個人私房內,又如何為百姓創造永久長期的安和樂利家園?另外,安全與安定是台灣能否發展的前提,但是從台灣回歸中國及中共佔據大陸以後,中華民國也常成為國際社會與兩岸法統間的衝突與矛盾議題,不能解決或排除此未爆彈,台灣是難以侈談長期發展的,但是馬英九政府過去3 年,政府做的一件大事,就是讓台灣海峽從危險地區,變成和平大道;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為基礎,堅持「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原則,改善兩岸關係,創造前所未有的和平環境,這不是一件重大成就嗎?只是又有多少百姓能正確認知與認同呢?

在蕞爾小國的台灣,許多現象是矛盾的,國族或民族認同就引發太多爭議,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或是需借助對岸的恩賜才能在國際間擁有完整國際地位也是長期政治人物或百姓永無止境的衝突爭辯的議題,南北差異、藍綠差異、都市鄉鎮差異、富人窮人間差異都可以引發人民間的衝突,如何為百姓謀又不受政治環境的口水干擾與對手的非理性批評,其實是相當艱難的,但也是有心政治人物該承擔的使命吧!一個好的政治人物該知道他絕對不是萬能的神,他只是人民委託管理的代表,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國家資源,透過創意整合與人才的開發,把利民利國的政策落實,並讓國家與百姓安置在一個安全與安定的發展環境,透過適當的社會政策觀懷弱者者,鼓勵能力者,並讓公務體系不成為一個妨礙人民發展的機構,必然讓社會走上正確的有效發展途徑。比較康熙的作為,當然現在不是一個家天下的時代,也不能讓一個領袖有無限的領導期限(現在總統如連任成功也只有八年任期),做對的事,最該做的事,做建立法制的平台,讓台灣能在和平的兩岸關係下,發展好的國際空間與價值創造,在康熙時代,他解決當時的台灣問題,如今馬英九也可為台灣奠定百年發展的好平台,讓人民尊嚴與財富都有所依歸與增長。寄望馬英九不僅能用他的品格贏得尊重與認同,更希望能為人民找到繼承者與發展團隊,把台灣打造成華人社會的小鑽石,更成為贏得國際尊敬的優質國家,讓台灣能和平驕傲的立足東亞與成為國際社會的巨星。

 

 

 

( 時事評論人物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eadlink167&aid=5386401

 回應文章

老書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公孫策ㄉㄨㄟˋ
2011/08/28 18:53
發表日期: 2011/8/24 上午 08:24:39 IP: X.X.134.63     
◎公孫策

2008年3月,馬總統當選,尚未就職之間,我 寫了一篇專欄〈馬英九是劉邦,還是劉秀?〉。 以西漢與東漢的開國皇帝為比擬,試推馬英九要 做怎樣的一位國家領導人。
3年多過去,這才發現,馬英九不是劉邦,也 不是劉秀,而比較接近漢文帝劉恆。
劉恆不是劉邦的嫡子,而是庶子,封代王。諸 呂之亂後,一干功臣與劉姓宗親迎立劉恆即位, 是為漢文帝。
馬英九的天下也不是打下來的,是台灣人民 受不了阿扁貪腐而「迎立」的。他不屬於老國民 黨,甚至有心改革老國民黨的一些壞習慣。 可是 老國民黨卻認為,天下是他們打下來的,所以對 馬英九「不照顧自己人」頗有反彈之聲。
馬英九被老國民黨批評的另一點,是「對阿扁 和他的貪腐共犯太軟弱」。
漢文帝對異己份子也是容忍的。吳王劉濞「失 籓臣之禮,稱病不朝」,文帝非但不怪罪,反 而說「吳王年紀大了,免來朝拜」,並且賜他 几杖,以示敬老。──這種「對敵人仁慈」的作 風,放在今日,恐亦不免被評為「軟弱」吧?
另一位淮南王劉長,在高祖、呂后時代,比 代王劉恆更接近權力核心,所以對漢文帝是不服 氣的。劉長對仇人動私刑,漢文帝未追究他,他 因此氣燄更盛,出入儀仗都比照天子。後來更想 要造反,連絡閩越與匈奴,自己派出「輂車四十 乘」突襲長安──這一點兵力想要取天下,當然 不會成功。
丞相以次要重臣都力主處劉長死刑, 文帝不忍,只廢了他的王號,流放蜀 地。劉長在途中絕食而死,民間有歌謠 諷刺:「一尺布,尚可縫;一斗案,尚 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文帝聽到 了,說「天下以為我貪圖淮南王的土 地嗎?」,封劉長的三個兒子為侯, 將淮南國只封王族,以示照顧後人, 且天子不沒收其土地。這個部分,對「國親合」 頗可以引為借鏡,此處不贅。
然而,漢文帝並非以寬仁或軟弱留名於史,事 實上,歷史始終稱頌「文景之治」。文景之治的 內容是什麼?
第一特點是節儉。漢文帝在位23年,「宮室 苑囿狗馬服御無所增御」,也就是個人享受完全 沒有。自己常穿厚布衣,後宮妃子的裙子不准及 地,床帳沒有繡花(素色)。
其次是獎勵生產。漢朝初年的經濟情況很糟, 漢高祖劉邦甚至曾經下令,老百姓可以賣兒子。 到漢文帝時,在皇宮中開闢「籍田」,親自推犁 耕地。並且接納賈誼、晁錯的建言,「貴五穀而 賤金玉」,全面勸講務農。
其三是寬減刑法。由於一位孝女淳于緹縈的上 書,廢了肉刑,同時也廢了父母妻子的連坐法。 這些司法寬減措施,都有助於生產力,因為犯罪 者可以有「更生」機會,而原本無罪連坐者,仍 得維持生產力。
馬英九的個性是蠻接近劉恆的,可是馬總統是 民選出來的,必須面對在野黨的全面抹煞。此所 以,他的節約被譏為「小氣」;他重視庶民生活 被譏為「米酒總統」、「石斑總統」;他不干預 司法被視為「縱容綠黨餘孽」。
馬總統不及漢文帝之處,恐怕就在用人了。 漢文帝建立了西漢最好的制度,就是「選舉」: 不是公民投票選舉公職,而是地方官選拔、舉薦 「賢良、方正、直諫」之士,讓民間的人才大量 進入政府。如今雖然公務員必須通過考試任用, 但是公務員有沒有人盡其材呢?恐怕仍有非常大 的改進空間。
當馬總統的定位不是劉邦,不是劉秀,而是 劉恆時,我們對馬總統的期待,乃不是大刀闊斧 的改革,也不是快意恩仇的報復,而是文火慢燉 的漸進改良。而「文火慢燉」最要緊的是堅持到 底,這一點特性,馬英九是有的。

老四(小克)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民意滿意度低
2011/07/05 11:30

版主獨具隻眼,給馬英九很多溢美之詞,我想他受之有愧!

我和大都數的台灣人一樣,投不滿意票給他。

老書袋(headlink167) 於 2011-07-06 00:15 回覆:
馬英九不可能沒有缺點,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則勿憚改則可,我個人覺得長期用一以貫之的態度去檢驗才能正確評價一個政治人物,且看是否有知敬、知仁、知止、知學等表現,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眾星共之,但現今政治卻要求一個表演型的藝人,反而把人才給浪費,至於馬英九總統或其他政治人物的言行是值得長期觀察是否表裡如一,前後一致。我們個人也可反省自我,勉勵改進,就人人都可為君子,至於真正有能力的政治人物我卻覺得如能垂拱而治才是社會的進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