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量利背離 大陸台商的經營困境及暗傷
2011/01/24 01:12:55瀏覽480|回應1|推薦0

似佳非佳的的業績訊息vs.地雷訊號的解讀

中國政府及地方自2006起,年年調漲基本工資,每年調漲幅度自10%~18%不等, 累計至今至少60%以上,伴隨工資調漲而增加的五金保險費用及住房津貼補助費用,台商企業必須支應的廣義人工費用至少被迫調漲100%以上,然而眾所皆知,台商大多數屬於組裝產業,普遍沒有定價權,市場價格難以同比率調漲,面對原物料成本及人力費用不斷上漲、且只漲不跌、接單價格(售價)卻不斷被壓低的艱峻環境,台商有苦說不出,除了不敢對外訴苦之外,有時候只能勉力發佈營收成長訊息(對盈餘獲利無助),以茲調和緩傷,因為深怕影響股價下跌,投資者得從以下五個項目看清台商的實際經營暗傷,避免陷入「營收成長、獲利卻不斷下滑」的量利背離反象:

1.       請記住 損益表的基本公式=營收-成本=毛利,毛利-費用=稅前淨利

2.       比較近三年來的損益表

3.       如果:營收金額變化不大或增長有限,因用人費用已經年年增加,然獲利數據卻未見衰退或不受影響,肯定有作 (假) 帳嫌疑

4.       如果:毛利變小,代表成本增加以外,用人費用也增加,淨利衰退將更嚴重;對於「營收增加,獲利卻減少」的量、利背離之不正常現象,更應注意,此現象得以鴻海為樣例

5.       如果:產能增加、產量增加,但是營收變化不大或增長有限,這更不是好現象,而是經營愈陷困境之現象;因為  產量增加,營收增加有限,代表平均單價下跌然而因為產量增加需要更多工人(除非使用更多自動化設備取代),工人增多,用人費用肯定增長的更多,但因營收成長有限,淨利下跌是必然現象與事實

大陸台商的經營困境是無法可避,因為面對的是中國政府,想要收山撤退也已經來不及,而且無路可退,只好愈陷愈深(深入內地),但是內地工資也不斷上漲,這正是大陸政府最厲害的策略,讓台商為大陸內地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及所得,當所得增加,當地經濟也會跟著好轉繁榮,經濟繁榮,要求條件也會跟著上調,加上大陸政府的法律支持,台商最後只好且只有一一照辦,看來,台商就如陷入圈套一般,無法自拔,未來該怎走,不是看台灣政府,而是必須看中國大陸政府及人民,台商的悲哀,恐怕始料不及。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cyang1527&aid=4820425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代工業的宿命~靠壓榨員工薪資而求生存的企業不值得同情。
2011/01/24 09:34

任何企業的獲利來源不應該建構在壓迫勞工薪資身上,代工業老闆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創造公司的附加價值,而不是以追求低薪資作為終極目標,況且中國通貨膨脹問題嚴重,員工有權利提高薪資保有既有的生活品質。本人到還非常敬佩中國政府有破例提升員工的基本薪資,跟台灣國民黨政府只象徵性的把時薪增加3元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