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陸台商的未來-等著被掃地出門
2014/09/23 01:37:50瀏覽393|回應0|推薦0

中國大陸經濟開發約20餘年,台商西進也約20餘年,

早期西進台商走路有風,出入以車代步,廠房一望無際,當地老百姓則是黑色土布鞋,賣力踩腳踏車。"萬元戶"幾不多見。20餘年過後,如今大陸的土豪千萬個,身價個個上百億,土豪口中的霸氣詞兒「台商算個屁」。

之前走路有風的台商,或且曾經是土豪的老板或極力逢迎的對象,但是,如今這些台商已如風燭殘年,未來何去何從,恐怕台商業主自己也不知道。

最近廣州政府為經濟開發需要,要求及強迫光寶工廠搬遷到偏遠的梅州,這不是第一案,之前在中國各地已經屢見不鮮,鴻海/富士康早晚也將面臨此惡境,全民等著看。罷工、暴動、爭調薪、爭福利、每年政府上調基本工薪、地方政府強迫工廠搬遷,台商的苦痛及困境,一道一道如浪壓,將是無止境。

大陸地方政府運用台商資金/技術,創造並帶動地方繁榮的策略,比台灣政府還宏觀有遠見。慣用手法是:提供優惠→等台商定型/賺些小錢/促進地方經濟開發/促進民生繁榮之後,就會以各種理由如環保/地方轉型等,要求台商搬遷到更偏郊地區,照常給優惠,背後目的一樣,就是要台商去當開墾先鋒,去開墾及代動偏遠地區繁榮。

鴻海,媒體上經常報導,鴻海/富士康集團,又往大陸更"內陸/尚待開發"地區,開闢新廠,表面風光,背後"被壓迫+不得不的心苦",豈是一般常人及媒體人能理解,以代工利潤毛三為例,投資設廠的回本期限,至少長達33.3(100%/3%)

33.3年才能回本,該怎麼辦?鴻海郭董是精明人, 鴻海/富士康集團,股本已經大到不行,毛利又是2%~3%,但是,每年依然慣性配發"股票股利",他難道不擔憂股本澎漲、稀釋獲利的潛憂?  郭董會是笨蛋無覺? 不。 他在配發股利之後,慣常賣出一些股票換成現金,這樣的動作及策略,有心人應該得以領略其中個味。

他賣出股票換成的現金之去向/出路呢?  再投資及併購其它事業體。近來富士康急團將事業分拆上市,富士康集團當然會有獲利,但是真正大獲利的應該是其它非富士康集團的成員-預先投資,靠著鴻海品牌的拉引,分拆或上市後,大賺高市價的差利。在集團風光之際,極力將"登陸"投資的資金,藉由"配股/賣股"過程,變現或換成其它投資,只要年年陸續變現的資金+投資獲利>登陸投資的原始成本,縱然那一天做不下去了,被掃地出門,郭董仍是贏家。這是郭董的厲害,但是多數台商沒有他的英明。

個人在2006年在昆山及台灣發表的大陸台商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給台商的結論是:台商終究會被掃地出門。

台商-欠缺遠見,習慣批地/蓋大廠/剝削勞工/卻只賺那薄代工利潤,真正賺大錢的反而都是當地土豪,日日進斗金(現金)如流水。

個人也建議台商應該亟思前瞻性的囀型策略:即培養會生金雞蛋的金雞母,就是大力+放膽+鼓勵內部有為的年輕幹才出去創業,公司投資+輔導+納入自家產業練,一來只要5%上市,就已回本+賺歪掉,二來可以減少內部幹才自行創業產生的同行競爭。

可惜,台商業主多是草莽英雄,難以容得下"眼前看不見+掌控不住"的未來策略,最後,眼見當地小子個個變土豪,再回頭壓吃台商。

日本轉體銀行及雅虎楊致遠及美國創投,在自家企業賺錢時候,就是積極尋覓中國內部有機會竄起的前瞻性產業,押寶阿里巴巴,如今身價瞬間暴翻萬億,台商依然在賺毛二毛三的代工錢,腦袋策略智慧相差一萬八千里。

台商  的短視,難以言盡,會被俗稱是  呆商,道亦有道也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cyang1527&aid=17485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