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炒作3D列印  詒笑國際
2013/06/20 16:33:49瀏覽671|回應0|推薦0

近日來,台灣媒體及股市名嘴們大肆哄抬炒作3D列印題材,號稱3D列印機無所不能,無所不包,可列印食品、麵包、心臟、臉皮、骨頭、關節、建築物、....等,阿貓、阿狗等名不見經不傳的小小公司,股價卻是漲番了天。從名嘴及業者口中道來,3D列印機竟然成了產業第三次革命的產品。

3D列印機果真如此神勇?還是名嘴無腦?抑或名嘴及業者瞎掰神話藉題撈錢將散戶當笨蛋?

要列印一只=可以使用的、有活體細胞」的心臟?其中的活体細胞要從何而來?  列印機可以提供?  如果真有大量的活体心臟細胞可用,又何須使用3D列印機? 而列印臉皮、骨頭、關節,需要不同的組織細胞,如何提供各種不同活体細胞?保存活體細胞不受外部細病菌污染?在現行已經發達的醫學領域都仍是難題、及無法達成的技術及科技,豈是名嘴口中的3D列印機就可輕易達成?

再說,要列印不同各類、各腫「可食用」的食品? 需要備妥的食材可能千、百、萬,然而食材會有存放效期,可能必須加添各式保鮮、防腐藥劑,這樣列印下來的食品,您還敢吃嗎? 再者,不同食品需要不同食材,列印機的有限噴嘴,勢難應付,因此必須停機換裝不同食材,期間造成的食材耗損及時間浪費,整體的列印食品之費用成本會划算嗎?而烈印下來的東西可以直接吃嗎?  果真可以直接吃,何不直接拿取食材吃了就是,又何必大費週章喚裝不同食材、清洗噴嘴及花時間列印?  只要簡單的生活邏輯,ㄜ不,只要小學承度的思考邏輯,即可清楚理解  正確的生活常識,股市名嘴們豈是背離生活常識的無腦族?

3D列印機的問世,只是節省樣品的開模、製模成本及時間,在確定設計圖稿與原始購思相同之前,無需像過去一般,為製造幾件樣品而依然必須開模、製模。 3D列印機問世後,可以將設計圖,透過3D列印機直接列印樣品,對樣品的外觀、造型、尺寸有更佳的精密度,更可省卻開模、製模、製造樣品、修圖、修模再重製樣品...等等的冗長過程、費用及時間、精力,對企業創新產品開發有正面助益;對開模、製模業者也無多大損失,反正當3D列印珠來的樣品經過確認確定後,一樣必須開模、製模,才能進行一致化及大量化的規模經濟生產。

話說回來,神話也會有邏輯,3D列印機的炒作,卻是一點邏輯也沒有,名嘴及業者的瞎掰說詞,突顯台灣股市名嘴的無腦,也突顯他們的無知與無智,傷害了台灣猶不覺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cyang1527&aid=7789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