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藍海策略 潛藏 的致命盲點
2010/05/31 14:49:36瀏覽1548|回應0|推薦1

藍海策略 潛藏的致命盲點

-盲目  追求創新,忘記解決問題更重要

-忽視  解決問題重於創新(vs.創新的逆向思維)

認識你自己?

一、    你認識自己嗎?

二、    你對自己的認識又有多少?

三、    你知道你自己的長處、強處、及優勢在哪兒? 

針對以上三個議題,如果你很矇朧,簡單描述也很困難,那代表著你對「自己」的認識並不是很清楚;邏輯推之,如果你對自己的能耐都不清楚,又將如何去與別人競爭? 

上天造人,其實是很公平的,每一個人或多或少至少都會有其基本潛能,只是沒有人跟你談過,沒有人跟你分析、開示過。透過前述三個議題的提醒,只是在啟發你、開示你、喚醒你,要記得認識你自己。唯有先認識自己的長處與短處、了解自己的優勢與弱勢,才能補短隱弱,發揮所長,競爭力自然能夠油然而升。 

2005年下半年紅極一時、廣為學界及業界高階管理人員熱烈討論的「藍海策略」,書中論述重點大體有二,一是說明過去企業經營之競爭核心重在「策略」佈局,二是剖析現代企業經營的競爭核心重在「創新」價值。雖然作者提出許多個案實例來說明及印證他的看法,然而,我們必須了解,創新只是一種概念,假設讀者本身未具相當功力、或是未曾經歷類似過程,要想一窺創新奧妙卻是困難,我們得以「知其然,未必能夠知其所以然」來形容,套用國父孫中山先生曾經說過的一句話:知易行難,是也。


 

什麼叫做創新?

藍海策略所言創新,最大盲點及遺憾就是沒有提醒世人,創新之前還有更重要的課題,那就是必須先解決問題,其中邏輯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問題沒有解決,創新無由發展,更不會長久。 

創新的概念並不容易詮釋,但也不是偉大的難以理解。簡單而言,凡是可以解決問題的任何答案、方法、原則或概念,都可以稱是創新。就此邏輯衍生推理,任何可以改善現狀或創造、提升附加價值的方法、原則或概念,也可以稱是創新。

創新真的那麼重要?

創新是什麼?創新又有何價值?我想,多數人可能仍然不是很清楚,既然搞不懂創新的真正意涵,要想創新,真是談何容易? 

不要忘記,上天造人是公平的,「天生我才必有所用」,上天給你二分力,如果能夠完全發揮,已是滿分,如果展現出來的能量超過2分以上,超過2分以上的部份,當然可以算是創新的價值,但是,晃眼世界,能夠將上天賦予的潛能完全發揮出來,其實已經不是容易,能夠超越的更是少之又少。更且如同開宗明義所言,對自己長短處、強弱勢、及優缺點都還不是很清楚的話,要談創新,恐怕將是流於口號及空談,等到熱潮一過、不再有人高談闊論,又將被人遺忘及回歸平靜與原點。

創新與努力的分野

大家都知道,「創新」可以創造價值,進而提升競爭力,但是,努力卻不一定能夠創造價值。雖然,埋頭苦幹、努力工作的人會是一個好人,但是對提升個人競爭力之助益並不大,進一步言之,單靠努力,要想升官、出頭天會是困難。讓我們逆向體會其中邏輯,整日埋頭苦幹的人到底創造出什麼樣的價值?沒有,因為那只是責任,不算創新。換句話說,整日埋頭苦幹的人,做得再好,只不過是把自己份內的責任做好而已,與創新價值根本無什相關;以理推之,縱是企業所有員工都把份內責任做得很好,公司依然沒有創新價值,而企求永續深耕經營之機會仍然無由把握。 

企業創新價值反映,必須是員工努力、加上在工作過程中不斷地衍生出許多附加價值,這些附加價值就是一種創新;唯有經營競爭力及經營效率提升,企業發展前景與機會才會寬廣,員工前途因與公司前景連結在一體,自然也會變得順利美好,如同水幫魚、魚幫水一樣。

創新的範圍

創新就是改變現狀,創造比現況更好的附加價值。創新的範圍包羅萬項,包括商品創新、觀念創新、流程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資訊創新、通路創新、及任何「較他人早一步、且有附加價值之有形事務及無形概念」的創新,換言之,創新範圍無限寬廣且不受限制。 

創新也是智慧的累積結晶,但是,智慧卻是來自解決問題過程中經驗與心得之堆砌;切勿忘記,知識及智慧是問出來的,是經過實戰焠煉出來的,可不是天上掉下來直接塞進腦袋瓜。勇於面對問題、挑戰問題,可以從中學習並領悟出更多解決問題的智慧;創新與智慧更是增強競爭力並引領繼續邁向成長的重要元素。

創新的真諦

創新的道理邏輯其實很簡單,只要把自己與身邊週遭環境認識清楚,並且將它經營或改善的比現在更好,那就是創新;不必跟別人比較或競爭,如果能夠將自己經營的比現在更好,自身的競爭力與能耐自然也會無形提升,要在群體之中鶴立突顯,那也是一件自然不過的事情。

創新必須注意的三件事

在企業界,許多人都知道創新的重要性,也很努力地在創新,但是,因為人的思維廣度,容易受到先天主觀意識框架影響,創新變化也因之受到阻礙,套用老祖宗的形容詞:「再變也不容易變出新花樣」。雖然,創新有其先天阻礙,然而,創新一途仍是激烈競爭環境下向前邁進必走的一條路,只是在創新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三個重要構面:

1.    Idea on Demand:點子必須以需求為導向

2.    Innovation on Demand:創新必須以需求為導向

3.    Products on Demand:產品必須以需求為導向

前述三大重要構面的公因數均環繞在「on Demand,即以 需求 為導向」這個軸心,務必注意,無論是被動迎合需求,抑或主動創造需求,均必須以需求為導向;與需求脫勾或背離需求,終將被市場淘汰。

超越藍海策略的唯一心法:「解決問題」重於「創新」

創新的重要性,人人皆知,然而,經營競爭的核心元素,絕不是只有創新而已;只談創新,卻也容易使人陷入一頭熱的迷思裡頭;尤其,在大夥兒一窩蜂都在熱列談論創新的時候。我必須在此嚴肅地提出一個當頭棒喝的議題,那就是不要忽略及忽視問題的存在,換言之,攸關企業經營效率,除了創新議題之外,難道沒有其它「問題」?  追求創新的過程中,難道沒有衍生其它問題或更多意想不到的問題?只顧創新,卻無視、或未予完善解決創新過程中產生及存在的問題,這不是正確的經營管理心態,更脫離追求創新的務實態度。

我們知道,企業發展從無到有,規模從小而大,漫長的成長過程中,絕不可能沒有問題存在;絕大多數的人包括企業主在內應該都了解,企業經營過程中,問題永遠不完;然而,有心面對問題、挑戰問題、用心解決問題的人其實並不多見,理由在於人人不願意做壞人。 

我們清楚,人心其實存在著許多不好的個性風格,包括:不喜歡碰觸問題,不喜歡被問題困擾及煩惱、不喜歡對他人吐槽、不喜歡對他人撥冷水、喜歡聽好話、喜歡做好人、不喜歡做壞人。從「不喜歡做壞人」這樣的人格特性推演,企業經營再好,內部一定仍有未解問題存在,只是不知道何時會爆發?影響層面有多大? 

如果只喜歡談論創新,卻無心面對問題,也無興趣聆聽問題、刻意忽略問題、或無視問題存在的事實,只要問題不解,再好的創新,都是短暫風光,撐不了多久,更無法永遠領先,好比汽車外部鋼板已經銹蝕不堪,若不先將銹蝕經由鈑金處理乾淨就直接予以烤漆,縱然外表光鮮亮麗,不出幾年短暫風光,銹蝕仍會由內往外暴露;因為,已經存在、未解的問題,終究仍會爆發出來。

要提升競爭力,其實不難,只要「問題」解決,將橫擋在眼前的石頭排除,往前邁進的步伐與力道自然一路順暢、快速無阻,至於有無創新,其實已經不是很重要。

藍海策略強調的「創新」一詞,容易使人陷入迷思,面對未來嚴苛的競爭環境,我們必須提出新的經營思維,那就是:「解決問題」重於「創新」,這也將是超越藍海策略的唯一心法。

 

 

 附記:個人30餘年在經營管理面的實戰心血心得,請參閱「知勢管理」。謝謝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cyang1527&aid=4083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