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談企業 財務長 的責任盲點與省思
2009/01/31 00:05:37瀏覽652|回應0|推薦1

 

 

經營實戰論談

台灣高科公司主要特徵包括:借款金額高,但營收金額也高;現金部位雖大,但應付短期借款之流量及時間壓力也大。然則或因現金部位較多,為圖創造資金收益,高科公司習慣從基金公司挖角人才來當財務長。

但是,財務長的責任與能力被混淆了,在太平時期及過度的行銷包裝下,基金及衍生性商品的投資風險幾乎無人重視,面臨本次金融海嘯風暴,高科公司的營運及營收因買氣急凍而受傷,然而為圖創造資金效益而投入基金及衍生性商品的投資,受傷更加慘重。

來自基金公司、原本風光滿身的財務長能力與歷練,此際完全無法為公司發揮避險效力,其中問題出在那兒?主因有二:一是高科公司企業主對基金公司人才能力的迷思與盲信;二是基金公司人才歷練領域有限,卻慣於包裝及澎風自我能力。

透過本次金融海嘯風暴洗禮與教訓,希能驚醒企業主的省思及經營思維 :

1.  企業賺錢主力應放在本業,非資金效益之創造、或業外投資收益

2.  財務長的責任及能力,與會計、帳務完全不同,也不應混為一談。

財務長能力不應該被強調:如何會借錢、籌錢、賺錢、或與銀行的關係有多深有多好?   經營績效佳的企業,銀行通常會主動上門交關係,拜託企業多借錢、多存錢;經營績效差的企業,銀行也會雨天收傘,更不會聽你哀爸哭母。所以,

財務長的重責大任應放在

1.  合理分配、運用、調度有限資金(當然也包括:銀行額度的準備、運用及管控)

2.  營運績效指標的建立與管控。

3.  總體與部門之目標、預算的編配、管控與預警。

4.  透過財報(經營數據),檢視、分析及解讀營運策略與方針是否合宜有效?好的策略應該乘勝追擊、或擴大攻擊,不合宜或不好的策略應該立即修正,避免事態擴大。

5.  透過前述數據之解析,據以發掘經營問題、並提出有效解決對策。

6.  只宜進行風險最小的匯率避險,不能企圖想去賺匯率財 (因為匯率操控權在央行,想賺匯差財,等同拿別人的資金與央行賭博)。避險措施及作為更需要數據及背景作為分析避險基礎,不能只憑推測、預測或人云亦云。

企業本就是一個多元人才的彙聚場所,效率來自各項人才的效率分工及合作。一個有為、敏銳、前瞻的財務長,應該時刻注意營運相關的財報數據,隨時提出預警、建議、或對策,企業賺錢責任則在CEO,各自角色扮演及責任應該區分清楚,切勿混淆。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cyang1527&aid=2603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