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分享中國成語與文字學的管理哲理(一)
2009/10/24 18:14:29瀏覽946|回應0|推薦1

管理心語:PART  1

一生30餘年來的職場深刻歷練,對於創業或企業經營,卻有說不盡的體會與心得,且發現都是隱晦在您、我耳熟能詳的日常成語或文字裡頭。

老祖宗留傳下來的成語,文字用詞不長,卻都是生活經驗所累積的智慧精髓與結晶,字字珠磯,且讓我用拆字解的方式,分段來為大家分享我的經營管理體驗、與老祖宗成語的連結精髓:

1.            「學問」的真義:學問=學習+開口問。換言之,單向的學習不會有效果,不發問不代表真的聽懂了、知道了、理解了;發問的背後邏輯代表過程中與老師的言論無時無刻都在互動,透過發問的過程,也可以讓老師理解您是否真懂,如果有出入,老師更可以當場引導或引正,惟有「學習+開口問」,學習才會有效果。

2.            「領導」的真義:將人從瓶頸中「」出來,「」入有潛力的環境裡頭去,就前二者要件,真正的「領導人」並不容易見到。

3.            成為「領導」的必備三要件:

           甲、   身體力行:領導人本身必須具備「與員工一樣的積極工作」態度。

           乙、   以身作則:領導人本身必須具備「正人必先正己」的態度。

           丙、   做給你看:如果營運效能不彰,領導人必須具備「親自動手將事件搞好給你看」的能耐。

4.            「走動式管理」非洋人獨創,老祖宗的「走著瞧、看著辦」才是走動式管理的前衛發明者。

5.            「管理」的真義:管理=管「事」+理「人」,不是管「人」+理「事」,前者衝突少,後者衝突多而不斷,可惜的是,台灣企業之管理,絕大多數屬於後者模式。

6.            「管理」的盲點:錯把管理變「管人」,「忘記管理自己」。換言之,制度是制定給員工遵守的,主管及老板卻經常不遵守自己核頒的制度,以致上行下效,陽奉陰違,衝突、挑戰不斷。

7.            「人」是一切經營問題的製造者,包括老板及員工,無論是疏忽、無意、有意或故意。

8.            成功的企業家,重在創業前的縝密規劃,而非創業後的辛勤努力 。計劃欠週詳或失焦,後續再多的努力,對成功也難有什麼幫助。  務必切記:不可行的計劃案,縱然擁有滿腹的經營知識及具備豐富的工作精驗,永遠也不會成功。

9.            經營必須追求最大收入及最佳獲利,而非強調費用節省。縱是面臨經營不善局面,亦須如是堅持,因為節流會有極限,例如,基本必要的費用支出,再怎麼省也無法避免,此即「節流陷阱」是也。

10.         「顧客」確是衣食父母,如果顧客不願意掏錢=沒有顧客,再好的計劃或策略通通都沒用。

11.      「問題管理」 重於 「策略管理」:問題沒有解決,再多的策略都沒用;問題解決了,縱使沒有策略,企業也會走得順。

12.         企業成功的不二法門:迎合及滿足顧客需要。只要顧客喜愛,縱是低檔的東西也可以賺大錢;高檔的東西,不見得顧客會喜歡,這就是「叫好不叫座」。只要顧客不喜歡,照樣會讓企業虧大錢。

以上是 PART 1,敬請分享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cyang1527&aid=3433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