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出門前,我都會有兩到三個便當.
一個是早餐的三明治和豆漿,分別用塑膠袋和保溫杯裝著.
一個是午餐的便當.
前一天晚上的菜如果多了,我還有晚餐的便當跟甜點的便當.
這些都是公婆幫我準備的,裝在可微波的塑膠盒裡面.
當我餓了就可以直接微波的愛心便當.
熱過的便當,雖然是隔夜的菜,不曉得怎麼的就有一種菜飯混合的香氣.
這香氣,代表著體諒,關心,和愛.
-------------------------------------------------------
我的小學和國中時期是那種教室裡有蒸便當箱的年代.
每天早上到教室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便當放進去蒸飯箱裡.
第二節下課的時候,值日生就要往蒸飯箱加水,開開關,
這樣中午的時候大家就有熱熱的便當可以吃了.
那時候發展出特有的便當時尚.
便當上面一定會綁用魔鬼氈做的固定帶,
讓便當不小心因為燙手而掉到地上的時候而不至於打翻.
各色各樣的便當袋,最喜歡在拿出便當的時候,看看媽媽還有放進什麼東西.
有時候是一袋削好的水果,一小包糖,一包餅乾,或是一紙盒的麥香紅茶.
另外夏天的時候,我們不流行用漂亮的彩色水壺,
而喜歡用寶特瓶裝水結冰,一整天都可以喝到冰水.
餐具也有講究,一定要買Sanrio的凱蒂貓或是大頭蛙的餐具組.
便當盒則要中間有一個格子可以把飯和菜隔開的那種.
在小學生的心目中,飯和菜看得清楚的便當,才是高級便當.
偶爾沒煮飯的時候,我們還愛吃那種咖哩, 筍絲肉和紅燒牛肉的鋁箔包,
煮白飯放進便當盒,然後把鋁箔包一起放進去蒸,
要吃的時候打開到進飯裡, 小孩子的最愛.
但是呀!小時候哪會體會媽媽帶便當的辛苦,
那時候老是羨慕那些可以拿錢定便當的孩子.
可以吃雞腿飯排骨飯那個肉油亮大塊用紙盒裝的便當.
至少青菜不會被蒸的黃黃的,滷蛋玉米和酸菜老是鮮豔的向我們招手.
偶爾媽媽忙碌沒做菜可以讓我們訂便當的時候,
簡直高興的都要飛上天,因為可以讓別的同學羨慕.
一個三十五塊錢的預定便當可以讓一個小孩高興期待一個早上.
班上被認為最最幸福的孩子,
則是家長中午一定送飯的孩子,
這些孩子通常吃的不是裝在鐵盒的便當,
也不是一個三十五塊錢的預定便當,
他們吃的是媽媽中午去自助餐買的多樣菜色便當,
又或者是熱騰騰的湯麵加魯味,
用塑膠袋裝著套在保力龍碗裡面的吃法,感覺很像大人.
當然還要配一杯現打的柳丁汁.
而幸福到最高點的孩子,
就是中午可以吃麥當勞,哈蒂漢堡,和儂特力的人.
不敢明目張膽的覬覦他的薯條,
但是吃完剩下的番茄醬包可是全班搶著要.
------------------------------------------------
音樂班的孩子命好,
每次巡迴演奏或是去電視台表演, 又或是去國家音樂廳唱歌劇時,
總有高級便當可以吃.
記得總定菊村的日本料理便當,兄弟飯店的便當, 還有溫蒂漢堡套餐.
某次去演奏給海地的總統聽,
我們吃的是圓山飯店特別為我們做的料理.
這些餐點到底是誰買單的我並不清楚.
印象比較深刻的倒是小孩胃口不大,
老師規定便當一定要吃完的時候我們耍的小技兩.
譬如把飯到進大胃口的已經檢查完空便當的同學的便當盒裡,
又譬如把少之又少的辣椒剝到菜上面然後告訴老師很辣沒辦法吃.
現在想起來, 真是一群浪費的小孩.
---------------------------------------------------
國中的便當不是那麼重要,
反正草草吃完就要去做科展,去練合唱團比賽.
比較多回憶的倒是代表學校去參加比賽的時候吃的便當.
又或是跟老師同桌在餐廳吃的合菜.
還有還有, 週末留在學校練啦啦隊肚子餓的時候,
懶得走正門而直接翻牆跑到後門的便利商店買熱狗堡吃的那些個下午.
-------------------------------------------------
出國了之後, 便當由熱的變成冷的.
我們帶三明治, 壽司, 冷的義大利麵和飯團.
要不然就是在學校的Cafeteria裡面吃炸魚炸薯條.
再怎麼樣,都少了那便當盒蓋一打開,
什麼都有的,熱過的飯菜香.
直到認識老闆,
因為他帶便當的關係,
連帶的我也有便當..
並在公婆回台灣的時候,
我也開始準備起他的便當.
準備便當的時候,
就能體會當初媽媽們的心情.
菜色要齊全, 還要注重均衡.
在擺便當的時候還要擺得漂亮可口.
這樣,才能讓工作了一上午飢腸轆轆的人們,
在便當裡, 找到了那三十分鐘的慰藉.
現在的小朋友們都吃營養午餐.
反倒是大人們因為經濟的不景氣而紛紛的帶起便當來.
對於我來說,
再也沒有比冷天裡面吃家裡的熱便當,
那種熟悉而舒服的感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