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4/03 08:54:45瀏覽3733|回應2|推薦31 | |
我想,即使媽媽開口問我,我也會說:「媽媽,請別擔心我,在我需要沉澱時,我會躲到自己的『洞』裡,安安靜靜的想自己。小時候,我也是這樣,你忘記了嗎? 我會好好的,你要對你的女兒有信心。」
我心裡大大鬆了一口氣,感謝媽媽什麼都沒問。有時候,有些事真不知從何說起,也不知如何跟老人家解釋說明白。
媽媽畢竟是了解我的,她了解我骨子裡並不想說,而且也信任我有能力處理好自己,這是我最感謝媽媽的地方。她願意給孩子安靜的空間,知道甚麼時候該問,甚麼時候不該問,母親和孩子應該要保有這種親密信任的默契才對。 有個媽媽聽了我的分享,寫信給我:「淑文老師,每次看到唸國中的兒子在發呆時,我總會催促他。現在知道要給他一些時間獨處沈澱。老師的分享,讓我學習做一個對孩子有信心的母親。謝謝你!」也有媽媽覺得讓孩子學習獨處很重要:「要先和自己對話,和好了,才有辦法走出洞口,和別人溝通!」 只要是人,心情難免都會起伏波動。安靜沉澱獨處,其實應該被視為我們生命很重要的一部分,就像我們需要吃飯玩樂讀書上班一樣。
電影「總舖師」裡,女主角需要和自己對話時,總會找個紙箱蓋住自己轉換到另一個時空,童年的我每次心情不好,也一樣會想像自己,躲到某個「洞」裏面把自己藏起來。
那個「洞」,其實就像回到媽媽的子宮,重新回到內心原始單純的世界,和自己說話。只要我有辦法走進自己的深處,好好的把自己想清楚,然後再從「洞」裡面重新走出來面對生活,就沒有甚麼過不去的事。或許是母女連心,加上從小到大媽媽熟悉我解決問題的過程,自然而然就會給我空間,相信我,等待我。 因為有一個可以理解我的媽媽,等我自己當了媽媽,也會給出一個寧靜的空間,讓孩子有機會獨處,處理自己的難題。後來,我發現,從小能夠享受「一個人的寧靜」的孩子,比較懂得自得其樂,也比較能體諒媽媽也需要獨處休息,喘口氣。
愛,有時候不需要多說,一個溫柔的理解,讓孩子享有回到子宮的寧靜,也是另一種愛的支柱。
刊於《媽咪寶貝》雜誌2014年 4月號
★淑文最新演講訊息:
5/26(一) 19:30-21:00 淑文在天下文化「人文空間」演講: 【你越了解自己,就越了解孩子】 【親子互動有妙招】 親子互動需要學習,越了解自己,以自己的長處跟孩子互動,越能有好的結果。
本課程特邀廖玉蕙、李偉文、黃淑 文、王浩威,與學員分享獨到的親子互動妙招! 講師 / 廖玉蕙、李偉文、黃淑文、王浩威 時間 / 2014/5/12(一)、5/19(一)、5/26(一)、5/30(五)19:30-21:00共4堂課 地點 / 93巷人文空間 台北市松江路93巷2號2樓 費用 / 全程4堂課1,600元 報名網址:
http://cafe.bookzone.com.tw/speech/speech.php?speech_sn=902
報名專線:02-25095085轉753、754 (人文空間櫃檯)
★淑文最新發表文章:
康健雜誌《康健名家觀點》---黃淑文部落格 《善與惡,誰佔上風?》全文刊出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blog/blogTopic.action?id=325&nid=4582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